摘要:文章提出了住宅小區環境建設的必要性。提高住宅小區環境質量應從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提高文化環境質量,提高公共服務方面的建設以及住宅建設的選址、采光、通風等幾方面入手來解決。
關鍵詞:生存空間;空間環境質量;文化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國近10年內仍將處在以新建住宅為主的增量型發展時期。但數量增長的同時3也應注意質量的提高(即居住環境質量的提高)。居住環境的質量標準主要表現在:居住要充分實現居住行為的內涵,追求舒適、安全、健康、優雅的生活。當前住宅市場正從單純的數量型需求轉向數量與質量并重的需求,群眾對住房的需求除了要求繼續擴大“生存空間”之外,還要求提高空間質量,即數量與質量并重的需求。居住水平的提高必須從一定的居住空間為基礎,同時又應以居住環境質量的改善為標志,這里的居住環境,即有戶內環境,又有戶外環境,還包括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因此,我們在加快住宅建設的同時,必須重視住宅質量的提高,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和精神的多方面需要。
提高空間環境質量,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務勞動開始社會化,同時人口老齡化和周5工作制,使生活閑暇時間增多,健身娛樂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充足和良好的空間環境是一個現代住宅小區的首要必備條件。它應具備教育、購物、文體活動、醫療、居民交往休閑、老人、兒童的活動場所,及市政等設施用地。小汽車數量會逐漸增加,經濟活動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居住區內。因此,居住區應當留些后備公建用地,以滿足日益提高的生活及文化設施的要求。
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生態環境是供人們生活的自然環境。在選址階段就必需考慮生態環境,良好的日照空氣和通風條件,遠離釋放有害氣體的工廠,遠離鐵路等有強烈、噪聲源地段。其次在進行生態環境設計的時候,要避免公建噪聲對住宅的干擾,居住區必須具有足夠的公共綠化用地,但用地綠化,不是簡單地裁一些樹鋪些草地就算完事,而是在綠化設施中,把生態綠化和景觀綠化結合起來,多裁一些可以釋放有益氣體或可以減少塵埃的樹種,利用吸塵、減塵的作用提高大氣透明度。小區內還應避免外部交通穿過,防止廢氣的排放,塵土的飛揚,安全的隱患?影響小區生態環境的質量。
提高文化環境的質量:文化環境決定住宅小區的品位,在公建、綠化乃至小品雕塑方面均要具有高層次的文化特征,通過一系列不同文化環境的設計,使人們在教育、文化休閑、購物、飲食場所,都感到一種高雅的文化環境氛圍。從環境的內涵上使人們在心靈深處感受到濃郁的文化氣息,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公共服務方面的建設:公共服務的水平是評價住宅小區整體環境的重要方面,也是其他項目得以維持的基礎。近年來,住宅小區開始重視公共服務方面的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已成為組成小區公共活動中心的主要內容,并集中代表了居住環境的形象特征。在商品房開發中應落實住宅小區各級服務設施,并與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系統建立良好的關聯,把握經營項目,樹立全面服務的思維,形成完善的物業管理體系。現階段住宅建設應解決的幾個問題:
1、選址不當:住宅建設位置應該方便、安全、優美和舒適。目前一些地區把住宅建設地點瞄準了市中心繁華鬧市區,見縫插針,相繼建起了高層住宅樓群。這些地方離商業、交通、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近,方便但存在著交通擁擠、嘈雜、綠地面積嚴重不足,室外、休閑活動空間小,環境污染嚴重等方面的問題,給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同時市中心住宅密度過大,也給城市基礎設施帶來巨大壓大,影響城市中心區功能的發展,對此建議,規劃部門應對市中心區新建住宅進行控制,才安城市功能要求,對已建成的住宅進行補償,性的規劃調整。重新調動城市中心區的活力。
2、采光不是:一些住宅為了避免出現面積大于10平方米暗廳,采取了中部暗廳開口,形成狹長的大房間的交換設計,不僅房間使用不方便,也不能滿足起居廳采光標準中規定的側窗采光要求一窗地面積比大于1:7。有的設計把居住房間放在不利朝向,不符合住宅設計規范規定的每套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房間能獲得直接日照規定。還有的住宅至少應有一個居住房間外部全部做成陽臺,使得居住宅間均為間接采光,造成采光日照不足。上述現象在嚴寒的北方城市尤為嚴重。對此建議:應盡早確定室內日照深度標準住宅起居室的生活陽臺,應拆除封閉玻璃,加大陽光直射室內的機會。對既有住宅有好朝向房間的用戶,應在其頂部或側部增設陽光反射裝置,以增加日照。
3、通風小暢:一些地區室內空氣污染嚴重,尤其是在冬季、室內空氣污染嚴重超標,威脅著居住者健康,原因是戶內通風設施配置不足和不暢所致。對此建議,廢除磚砌風道。因為傳統的磚砌煙道、通風斷面小,施工中難保證質量,使用中串味嚴重,建議使用逆止閥式,變壓豎直通風道。北方地區住宅起居室、主臥室應設置通風設施,開發適用于北方地域氣候特征的專用水平式,垂直式通風道和排煙道,以解決與熱損失的矛盾。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近幾年我國不同地區均出現夏季高溫,用戶裝空調的也在增多安裝空調要求空間封閉,應研制夏季通風裝置,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依照住宅套內空間系統組織,合理布置戶內各使用空間,并配置有利于通風的設施。
住宅環境的建設涉及每一用戶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從長途和發展的角度,創造有時代氣息,有地方特色的小區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