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分析了網絡教育的特點以及網絡教育對傳統教育的補充和作用。
關鍵詞:網絡教育;特點;作用
前言:我們已經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網絡時代。網絡已不僅僅是一種新技術的象征,它已成為一種推動革新的力量,網絡帶來的沖擊也是我們未曾遭遇過的。特別是網絡在教育中的爆炸性滲入和迅速發展,將全方位影響著教育實踐以及傳統意義上的教育體系,網絡教育將導致教育革命,對現存教育制度、教育理論、教育模式、課程內容、教師職能和學習方式等提出了嚴峻挑戰。
一、網絡教育的特點
1.虛擬性
虛擬性成為現代網絡的最大特點。用虛擬現實的技術,把真實世界的環境特征體現在學習環境中,它提供給學習者的是一個仿真世界,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虛擬技術不僅可以逼真、仿真,還可以超真,將一些現實中沒有的或極難仿真的情景模擬再現。
2.重復性
網絡的具有儲存功能和教育資源重復使用不會被消耗而無磨損等特點,使網絡教育資源成為一種取之不盡的資源,使網絡教育資源能夠保存和積累,帶來網絡教育資源的不斷增加和豐富。同時網絡教育資源使用者又成為網絡教育資源提供者。網絡儲存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為人們長時間反復使用信息資源提供了可能性。由于網絡資源使用的重復性,使整個上網的人們都可以無數次地使用網絡教育資源,實現學習資源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虛與實、局部與整體等的相互交替和轉換,更加充分地重現和揭示事物真實面貌,使得網絡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大大提高。
3.替代性
與傳統教育模式不同,網絡教學不僅強調教,更強調學,這是一個跨越時空的開放式教學空間,學生只要具備主動的學習愿望和基本的上網知識,就可以實現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章節開始學習任何課程。而且聽的課程全部出自最好的老師,聽不懂、沒看清的還可以反復聽,反復看。利用網絡租多媒體技術,可以進行形象、生動、直觀的教學,構建信息豐富、反思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既能見到原子、分子結構,細胞、基因等微觀世界,又能再現寧宙大爆炸等宏觀過程,有利于他們的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如學習者通過網絡可以自由地漫游于太空與海底、遠古與現在、自然與社會、異國與本土,使學習者獲得逼真的替代經驗。
4.隱蔽性
網絡技術提供給人的是三維空間、虛擬和虛擬化的現實。與人類所處的其他環境相比,互聯網是一個全新的領域。網絡的隱蔽性,使人們處于時空的隔離。只要有網絡設施,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在網上瀏覽自己想看的東西,且很難被人察覺。這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有利于個性的形成。網絡的隱蔽性特點,激發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的網絡世界。在一個隱蔽的、互動的網絡世界里,學習者可以自愿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使網絡成為學習者的“心靈之家”。在網絡中,沒有人知道你的真實姓名、性別、年齡、種族、社會地位……。如人們可以性別虛擬,可以“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肯定,得不到尊重,得不到自信,得不到自由,那么你通過網絡可以相對滿足。你完全可以不考慮對方的年齡的差別,性別、種族、膚色的不同,社會地位的懸殊,經濟條件的差異,文化的高低等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擺脫的矛盾的限制,與人平等自由地、非功利性地、開放深度地交流思想、交流感情。同時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也給人們帶來不利的一面,一系列五花八門的角色扮演、欺詐、半真半假,給網絡教育帶來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這是網絡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5.教育平等性
網絡時代使以往的交往模式發生了深刻、根本的變化,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已成為一種現實,交往方式也由單向性向交互式轉變。網絡時代是一個普遍交往、平等交往的時代。網絡時代的師生交往也將日益平等化、普遍化。在網絡教育中,沒有現實中的校園,那是真正沒有圍墻的學校,地理上的界限變得模糊和消失了,生活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們可以一同上學,甚至不同國家的人們可以一同上學。師生交往權威趨于模糊或消退,交往關系更趨于平等、寬容與和諧,教師不再是至高的權威,而是以自己的學識、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學習者,建立起自己的崇高成信,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奇特效果影響學習者,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關系。
二、網絡教育的功能
網絡教學是當前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和進行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它對傳統教育是非常好的補充。具體說來,它的作用如下:
1、網絡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網絡教學憑借計算機網絡巨大的信息容量、超強的信息處理能力及生動的人機交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它通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好地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可以利用Web網頁技術、Flash動畫、Word文字處理、PowerPoint幻燈制作、Excel電子圖表、Access數據庫等技術手段收集、整理、處理信息,并以多種媒介方式表達、展現自己的觀點和結論。在基于網絡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和教師、信息資源、學習材料、學習伙伴相互作用和交流互動時,學生便自覺進入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的狀態。
2.網絡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現代信息技術將文寧、圖片、聲音、影像等多種教學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豐富的感官刺激下,作為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特別是網絡強大的交互功能,讓學生通過參與網上討論、自我檢測、模擬實踐等,獲取知識、獲取方法、獲取體驗,并利用各種學習資源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實現學生自身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網絡教學能夠培養學牛學習的協作性
協作學習是符合現代教育觀念的先進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協作交流,對學習內容會理解得更深劃,學習思路更開闊,學習方法更多樣,智能培養更高效,學習效率也更高。剛絡教學,不僅可以建立起師生間、學生間的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聯系,還可以和國內外知名的々家教授等進行交流。學生通過web瀏覽器、E-mail電子郵件、BBS論壇等信息渠道,與同學或老師就課題、作業、任務和信息資源等進行交流、討論并解決問題,在協作交流中建市起更多的信息聯系渠道。
4.網絡教學能夠豐富傳統教育的教學內容
網絡教學的一大特色,就是將過去傳統的、靜態的書本教材轉變為具備圖、文、聲、像的動態多媒體教材,將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同時,通過互聯網絡和非線性鏈接、跳轉等功能,可以將教學內容從書本擴大到更大的范圍,大大豐富和拓展書本的知識,使學生存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
5.網絡教學能夠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
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室、教師和學生組成的是一個封閉式的教學環境。這種教育模式對人力、資金等的投入要求很高,也很受時空和規模的限制,學生與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很受制約。而網絡教學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教學系統,打破了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課堂學習、網上交流、協作學習并存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實現了課堂的對外開放,并以其豐富的教學手段、教學技術和良好的教學效率,向傳統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也推動著傳統教育模式的變革。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接受以網絡教育為主的繼續教育將成為一種無上的精神享受和有教養的標志,成為人們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