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黑龍江省的會展經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并逐漸成為拉動黑龍江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新的產業引擎。但是,黑龍江會展經濟在全國及至東北地區還處于相對落后狀況,在管理方式、專業人才等許多方面都存在問題。若使黑龍江會展經濟能夠有序、健康地發展,我們必須對黑龍江會展經濟的發展現狀有全面、正確的認識,有發展會展經濟的正確思路,并實施有效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黑龍江省;會展經濟;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0-0173-03
作為一種新的經濟現象和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會展經濟已被我國許多省市列入重點發展的行業,并日益向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和品牌化方向邁進。會展經濟作為貿易、投資、技術交流與促進的重要手段和載體,其發展離不開經濟基礎的強勁支持。近幾年,隨著黑龍江省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和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黑龍江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并極大地促進了黑龍江會展經濟的發展。同時,由于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與農業大省,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計劃,又給黑龍江提供了稅收、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這些都為黑龍江會展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目前,黑龍江會展經濟已初步形成了以哈爾濱為中心,以“哈洽會”為龍頭,全社會密切關注,眾多展覽企業積極參與的良好發展局面。會展經濟為黑龍江吸聚了人氣,創造了效益,帶動了經貿、旅游、商業、交通、服務、物流、餐飲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發展黑龍江經濟的一個重要角色。
一、黑龍江會展經濟的發展現狀
黑龍江的會展經濟起步較晚,在20世紀90年代前,黑龍江省除哈爾濱市舉辦的哈夏音樂會、冰燈展會外,省內其他城市在會展方面幾乎空白。1990年,第一屆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舉辦,以此為起點,黑龍江省的會展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中,齊齊哈爾、牡丹江、黑河、綏芬河、大慶、伊春、鶴崗、佳木斯、大興安嶺、綏化等城市都相繼舉辦各類會展,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僅2005年,在哈爾濱市舉辦的全國性會議和各類展會就達100多個。2005年7月到2006年7月,黑龍江省共舉辦展會87個。其中,哈爾濱展會74個;齊齊哈爾展會3個;大慶展會3個;伊春展會1個;黑河展會1個;鶴崗展會2個;綏化展會3個。除了辦展,全省還舉辦國際會議和論壇6個,節慶16個。國家及省政府與哈爾濱市聯辦的展會有30多個。2003年可容納2 000個國際標準展位的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的建成更為黑龍江省會展經濟的發展奠定了非常堅實的物質基礎。
會展經濟的發展拉動了黑龍江經濟的增長。一屆哈洽會涌來十多萬中外客商,一屆醫博會帶來十多億元的利潤收入。黑龍江人已經見識了會展這個新興產業流金淌銀的力量。據有關部門統計,2003年黑龍江省展覽收入為0.5億元,2004年上升為0.7億元,到2005年又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哈洽會是黑龍江省辦展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展會,已經由一個地區級的展會發展成國際級展會。僅以第17屆哈洽會為例。據統計,第17屆哈洽會參加的國家和地區達到51個,共簽訂各類涉外合同88.3億美元,各類國內合同總額940.9億元人民幣,簽訂數量為歷屆最多。在這次洽談會上,與外商簽訂投資項目900項,總投資額20億美元;簽訂國內投資合同金額818.7億元;簽訂進出口貿易合同金額51.5億美元,共有25個貿易團與美國、俄羅斯、日本等4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簽約。特別是在國外經濟技術合作方面,本屆哈洽會共簽訂承包工程和勞務合同25項,金額達8.2億美元,簽約單位全部為黑龍江省交易團。
經過這些年的不斷發展,黑龍江會展經濟已經呈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一些展會和節慶活動已具有了相當的國際影響和知名度,如“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哈爾濱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哈爾濱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中國哈爾濱韓國周”活動,現場簽約高達7 725萬美元,前所未有;2006年“第三屆世界華商高峰會”,26個國家和地區、86個社團組織的410多個華商領袖和企業家聚首哈爾濱,這是世界華商聯首次在內陸省舉辦高峰會議,為“哈洽會”大增色彩;還有2006年的第五屆“哈爾濱國際啤酒文化節”吸引中外嘉賓601萬人,共消費啤酒17 000噸,為歷史之最。今年黑龍江的會展活動將更加豐富多彩。
黑龍江會展經濟雖然這些年有了快速的發展,但無論是從全國范圍還是僅從東北地區來看,都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僅與遼寧省和吉林省來比較,黑龍江省會展經濟在展會數量、品牌展會的擁有量、展會獲獎情況、展會的國際影響力等各個方面均排名在后。與我國會展一線省市相比,黑龍江更是落后很遠的一段距離。
可見,黑龍江會展經濟的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二、黑龍江會展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會展經濟具有產業關聯性強、成長快、利潤高等特點,其巨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已被世界各國普遍看好,并將其重點發展為支柱性的朝陽產業。對此,我們從政府到社會普遍存在著認識不足因而重視不夠的問題,沒有把會展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新興產業來抓。會展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是在初級階段,需要政府“扶上馬,送一程”,更多地依賴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黑龍江省會展經濟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積極培育。但是政府的政策扶持、資金扶持和名譽支持仍不到位,仍缺少對會展行業的重點扶持基金。比如,對會展企業舉辦的國際性交流技術展覽會缺乏優惠的稅收政策,對會展公司舉辦的有利于促進黑龍江地方經濟發展的展會也缺乏資金方面的支持與獎勵。由于政府扶持的不到位,會展主體培育不充分,導致黑龍江會展行業缺少有力的企業,缺乏名牌的展會。同時,對會展的漠視還表現在參展主體方面,許多企業參展意識不強,對會展的綜合功能認識不足,“寧花萬元宴請客戶,不舍千元參加展覽”。
2.管理落后,調控乏力。黑龍江會展經濟基本上還處于政府審批,企業辦展階段,政府對會展業還缺乏統一協調的組織領導,對會展市場缺乏有效的引導、管理和監督。會展業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上都落后于會展經濟的發展形勢,政策多門、調控乏力形成了對會展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目前,黑龍江的省級層面尚無專門的會展行業管理機構,政府對會展業的管理與規范缺乏力度,放任自由,導致不規范辦展、重復辦展,劣質展會也時有發生,展會的規模小、數量少、質量差,騙展、退展、罷展的情況時有出現也就不足為怪了。
3.缺乏調研,難以規劃。由于我國會展業目前仍游離于現行的統計體系之外,會展業的管理部門和研究人員對會展行業的發展概況、基本數據很難有一個準確的了解,所制定的行業規劃、法規制度的科學性很難評判,因而也很難闡明會展業的經濟地位的重要性,就自然不能引起政府和社會對會展經濟的高度重視。正是因為對會展業調查研究的缺乏,所以造成了黑龍江省一直沒有出臺一個發展會展經濟的科學合理的總體規劃,對會展活動的質量缺乏科學、系統的指標評估體系,在這種情況下,盲目辦展,隨機辦展的現象就不可避免。
4.人才匱乏,制約發展。現代會展業是一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產業,因而對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就很高。目前,我國會展從業人員的專業水平普遍較低,精通展覽設計,能夠組織策劃、熟練掌握外語、了解國際會展情況并具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從業人員非常缺乏。黑龍江的情況更不容樂觀。從對哈爾濱市的調查來看,各會展公司的從業人員學歷層次低,專業不對口,人員流動頻繁,有經驗的人員嚴重缺乏。目前,黑龍江省還沒有真正建立起會展人才的專門培訓體系,盡管2003年哈爾濱商業大學設立了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但是每屆三十幾名的招生數量難以滿足黑龍江會展市場對從業人員的大量需求。現在黑龍江會展從業人員中,會展專業的畢業生少之又少,經濟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比重也達不到30%。會展專業人才的嚴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黑龍江會展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三、加快發展黑龍江會展經濟的主要對策
發展會展經濟,黑龍江具備了一定的現實基礎、獨特的地方優勢和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的絕好時機,不乏實力與潛力。我們總的發展目標是:進一步鞏固“哈洽會”成果,逐步實現展會專業化,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展會,用心培育知名展覽公司,系統培養專業展會人才,力爭2015年前,使會展業成為黑龍江省服務業新的增長極。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們應采取的對策是:
1.加強對會展經濟的重視,從政府層面加大對會展業的扶持力度。政府是會展業強有力的支持者。政府應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設立會展業發展專項基金,對社會效益好、已具備一定規模、發展潛力較大的會展活動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財政支持,對推動黑龍江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會展企業應予以獎勵。
2.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會展管理。政府對會展行業的引導、規范和管理的宏觀職能是必須要履行的,在有效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前提下,政府進行宏觀干預,保證會展業快速、健康發展,進而避免會展行業發展的混亂無序。要理順會展的領導與促進機制,政府相關領導部門、工商局、貿發局、會展協會等也要各負其責,會展業的主管、監管、協調部門要加強合作,強化監督管理,維護會展市場秩序。第一,建立約束機制,控制重復辦展,避免無序競爭。第二,建立資質評定制度,建立會展業的評定認證體系,以資質取代資格。第三,建立行業運行機制,規范會展經營行為。第四,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提高行業整體素質。最后,建立會展業評估機制,以評估結果作為獎懲的重要依據。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夠使會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明確會展方向定位,塑造品牌展會。國內近年來較成功的展會,都是憑借其準確定位而名聲大震。依據黑龍江自身優勢,突出黑龍江地方特色,圍繞市場需求,重點培育黑龍江的品牌展會項目,將會使黑龍江會展在全國的會展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黑龍江會展業要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要圍繞對俄貿易、北藥開發和綠色食品三方面來定位,重點培育以“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為代表的節慶品牌,以“第三屆世界華商大會”為代表的會議品牌,以“哈洽會”為代表的展覽品牌,以“冬運會”為代表的比賽品牌和以 “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為代表的演出品牌。只有品牌展會才能吸引高質量的參展商,進而吸引高質量的貿易商,形成良性循環。擁有了有影響力的知名展會,也就在競爭中掌握了主動權,品牌意味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豐厚的利潤。
4.加快培育會展主體,打造大型會展企業。目前黑龍江有實力的專業會展公司比較少,我們要引導和組織各類實體組建或重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專業會展公司,還要充分調動民營、合營經濟創辦會展公司的積極性,也要積極鼓勵外商來黑龍江投資會展業,以多種渠道壯大會展企業的隊伍。
5.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協助政府規范會展市場。行業協會在會展業的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國際上市場化的展覽會更多的是由行業協會來操作。行業協會在自身行業中應該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和號召力。2006年初,黑龍江成立了“黑龍江會展業協會”,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更好地行使其功能。協會應強化其協調功能,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協助政府引導會展市場規范發展;應強化其業務指導和服務功能,科學設計業務流程,規范業務行為,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服務手段的現代化水平;還要加強與國際上各辦展機構的聯系,及時提供各類展會信息。
6.做好發展規劃,完善會展布局。為了使有限的會展資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應用,避免出現內部的惡性競爭,政府有責任對會展業進行總體的合理規劃和科學布局。省政府應該出臺全省會展行業的發展規劃,指導全省會展業的健康、有序、良性發展。
7.采取有效措施,拓寬人才培養渠道。人才匱乏是制約會展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我們要用多種渠道培養人才。依托高等院校開展專業化的會展教育,形成職業培訓、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等辦學層次,完善獨具特色的會展教育體系,進行會展人才培養目標的細化。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職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從業人員考評機制。還要用多種形式吸引人才和用多種方法借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