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環境十分嚴峻的情況下,IMF才支持以公共資金來維護金融系統。這不僅限于美國,也是其他負責任的政府的一個選擇
·我們最近從美國得到的教訓是,金融穩定要求中央銀行向投行提供現金流支持。兩個月前,我們還不是這樣想的
·我特別想強調將人民幣升值和某種程度上收緊的貨幣政策結合起來。這個結合將有利于緩解中國的通脹壓力
由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問題引發的一場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美國經濟增長,它給人們最重要的教訓是什么?對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又該如何面對金融全球化的大潮?
“需要深入地重新評價私人部門的風險管理方式?!边@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部主管西蒙·約翰遜(Simon Johnson)作出的回答。4月10日,在IMF-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西蒙·約翰遜接受了《財經·金融實務》記者專訪。他提出,在風險預期和風險控制方面,私人部門存在著失誤。犯錯誤的是那些受過很好教育、很好培訓、操作熟練,并且以大量個人財富作賭注的人。
他提出,新興市場國家需要在金融全球化帶來的機會和風險間作出權衡,通過宏觀經濟政策來實現明智的風險監管,并管理全球化的過程。
在就任IMF研究部主管之前,西蒙·約翰遜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是金融和經濟危機方面的專家。在過去的20年里,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危機防范和緩解、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
《財經·金融實務》:金融市場的信用危機會持續多久?危機將僅限于房價高、金融產品復雜的發達國家,還是會蔓延到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影響將在哪些地方體現?
西蒙·約翰遜:當前,金融危機的定義有狹義的也有廣義的。狹義的危機指銀行因美國次貸或其他按揭貸款而遭受損失。這類損失主要局限在發達國家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我們知道,新興市場受到些微損失,中國的損失非常少。但金融危機正在更廣泛地影響全球增長,包括中國。它會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并連帶影響其金融市場?,F在美國經濟要走下坡路,歐洲經濟也將放緩,而中國超過一半的出口都是面向發達國家的。在這些國家經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的出口產品賣到哪兒去?除非中國能找到新市場,在其他地區為這些出口找到相應的需求增長,否則中國的出口增長將會放慢。
《財經·金融實務》:IMF總裁卡恩呼吁要加強政府干預,如何理解這一干預的實質和內容?
西蒙·約翰遜:在當前的情況下,政府有很多可為的空間。IMF提到三道防御線。第一是貨幣政策。這是政府,通常是中央銀行的職責。美國政府已經非常積極地使用了這一政策。我們認為今年它也可以被其他國家采用。第二是財政政策,譬如通過財政刺激政策來增加政府開支。這個美國也采用了,而且其方式是IMF所支持的。但我們不主張將財政刺激政策作為主要手段。第三道防線就是卡恩所說的,使用公共資金來支持金融系統。這一方法,在貝爾斯登瀕于破產、投資銀行系統陷入現金流困境的時候,美聯儲也采用了。只有在環境十分嚴峻的情況下,IMF才支持以公共資金來維護金融系統。這不僅限于美國,也是其他負責任的政府的一個選擇。
《財經·金融實務》:你認為美國政府使用納稅人的錢來解救貝爾斯登這樣的私人公司是正當的?
西蒙·約翰遜:從更廣的層面看,無論在哪種金融系統中,私人部門犯了錯誤都會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這個時候,公共部門不得不介入。當然,公共部門歷來對這種情況都感覺不太舒暢。如果時鐘可以倒撥,你可能會要求私人部門更為穩妥地操作。但時刻保衛金融系統的穩定是公共部門的責任。我們知道,金融系統的崩潰會對經濟增長、就業和其他方面造成很大的困難,所以,公共部門有時不可避免地要提供這種幫助。我們認為,人們應當有周全的規劃,而且要找到一個低成本、低副作用的最佳方式。但這個愿望并不總可以實現。
《財經·金融實務》:貝爾斯登出事后,美國無論是政界還是學界都在討論現行金融系統在法規和監管方面的漏洞。紐約大學的Nouriel Roubini教授總結出十點教訓,第一點是“金融系統中銀行家和操作者的薪酬補償機制存在缺陷”,鼓勵冒險,第二點是證券化模型未能有效激勵放貸方去監察借貸方的信用。這幾個問題都沒有在財長保爾森的金融監管系統整改方案中體現,你是怎么看的?
西蒙·約翰遜:現在是反省美國、其他發達國家及非常廣泛的金融系統運行的好時機。在IMF,我們不認為人們應該急急忙忙去規范,但我們的確認為現在是審視系統的不同部分如何整合在一起的好機會。這是一個由不同的動機、所有者和資金可得性組合在一起的系統,所以必須從整體上做考慮。在最近公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我們提了一些具體的建議。那里面列出了我們優先考慮的問題,以及我們認為應當立刻采取的具體步驟。但這還不夠,我們得更為仔細地考察各個方面,想想如何才能繪出全景,了解今后還需要做些什么。
《財經·金融實務》:你認為政府有權、有必要規范華爾街的游戲法則嗎?你認為金融系統中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西蒙·約翰遜:政府一直在某種程度上規范華爾街,問題是誰在制定規則,又是誰在執法?舉個例子,可能因為美聯儲進一步涉入面向投行的直接貸款,它就理所當然地希望對投行加強監管。這并不離背我們在其他國家看到的情況。在歐洲,商業銀行和投行之間的界限沒有那么明顯,它們的整合度更高,成為所謂的全能銀行,所以中央銀行借貸的對象,是那些同時具有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功能的銀行。在美國,雖然廢除了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分業監管的法規,但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商業銀行和投行的界線還是比較清晰的。所以,美聯儲一視同仁提供現金流,一視同仁地監管,這是可行的。
《財經·金融實務》:你認為美聯儲到底該不該做投行的最終借款人?
西蒙·約翰遜:我覺得所有國家的中央銀行都有維護金融穩定的根本任務,問題是,如何才能實現金融穩定呢?我們最近從美國得到的教訓是,金融穩定要求中央銀行向投行提供現金流支持。兩個月前,我們還不是這樣想的。這是一個重要信息。在美國金融系統如何運作、繼續發展需要哪些改進這些問題上,人們觀點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財經·金融實務》:對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能從這場金融危機中學到什么教訓?
西蒙·約翰遜:管理好金融全球化對于所有的國家都十分重要。金融全球化固然帶來了重大的機會,但也帶來了風險,各個國家要在機會和風險間做出權衡。譬如,通過宏觀經濟政策來實現明智的風險監管,并對全球化過程進行管理。
《財經·金融實務》:你在最近發表的文章中,流露出對主權財富基金投資其他杠桿基金的擔心。如果問題的確存在,后果會如何?
西蒙·約翰遜:杠桿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這通過規范銀行,以及限制對沖基金和其他不受規范的機構的杠桿提供來解決。我們已經認識到,銀行向對沖基金提供資本和借貸的規范是有問題的。這個模式正被重新評估。此外,人們對主權財富基金的擔心還包括:它們是否會向任何人提供流動性和杠桿?這將如何與商業銀行的規范相結合?
《財經·金融實務》:IMF正在籌劃制訂管理主權財富基金的最佳操作標準?,F在進行得如何?有什么阻力嗎?
西蒙·約翰遜:不少主權財富基金都告訴我們,制定一個指導方針是很有建設性的。我認為,總的來講,主權財富基金在全球資本流動和金融穩定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這正如我們之前九個月所看到的,有必要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一點。我聽說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高西慶最近在CBS的60分鐘節目中就中投善意的投資意圖做了闡述。(記者插問:但高西慶也指出,這個規定既不經濟也不實惠,而且在政治上很愚蠢。你怎么看?)在資本輸入國和輸出國之間建立起共識和信任感,是很有必要的。實際上,也正是IMF之所想。IMF就是一個由185個成員組成的俱樂部。這個俱樂部努力讓各方都相信,俱樂部里的每個人都會采取對其他成員和這個系統有益的、負責任的行為。
《財經·金融實務》:包括美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已經設置了外國投資委員會,對有可能威脅國土安全的投資進行審查,為什么還需要IMF的這個規則?
西蒙·約翰遜:每個國家都有資格就國土安全事務進行審查,這個IMF并不參與。IMF關心的是,牽涉的各方和各國國民是否了解發生了什么,以及為何這是合理的。就我們所了解,主權財富基金是完全合情合理、符合商業原則的。既然這樣,為什么不讓那些接受投資的國家的人們放心呢?比如,好幾家著名的公共退休金基金,包括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他們的投資目標和投資依據都很開放。
《財經·金融實務》:如果這樣,為什么會有抵制情緒呢?為什么一些主權財富基金不愿意公布他們的信息呢?
西蒙·約翰遜:我不認為有很多抵制情緒。我們還處在磋商階段。我們得等到最后,看看誰在最佳操作守則上簽了字。我想,總的來講,很多投資者都希望能秘密操作,因為他們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在做什么,尤其當他們是大型投資者的時候,因為透露信息很可能會讓外人得利。在商業操作中,人們合理地要求一些保密權,這是正當的。但他們須求得一些平衡,須向監管機構,或政府部門,或其他人們披露一些信息。
《財經·金融實務》:關于人民幣升值,多快才是足夠快?中國政府擔心金融系統無法承擔人民幣過快升值帶來的壓力。您有什么建議嗎?
西蒙·約翰遜:如果從中期均衡匯率看,我們認為人民幣是嚴重低估的。在今后五年或更長的時間里,我們預期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有效匯率升值會加快。這不意味著中國馬上就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能體會到中國需要避免破壞,需要時間來做調整。我們的確認可中國在這個方向上所做的一些努力,但還需要更進一步。我們認為中國政府可能通過升值途徑來緩和通貨膨脹壓力。此外,它(人民幣升值)有助于以可持續的方式實施緊縮貨幣政策。它還有助于減少目前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這將發生在重新平衡的背景下。中國政府常常說,他們不僅要擴大外需,也要擴大內需。這是很有道理的。
《財經·金融實務》:是什么導致了全球食品價格的上漲?
西蒙·約翰遜:一些長期存在的因素導致了食品價格的上漲,譬如一些國家的生物能源政策,又如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收入的上升。糧食供給方面也存在干擾。此外,我們認為金融動蕩——特別是此前幾個月的動蕩——導致商品作為資本的需求的上升,從而提高了以名義美元計算的油價和部分食品價格。還有,一些國家對大米等糧食采取了出口限制,這也推高了世界市場價格。這些影響很不幸地匯集到了一起。
《財經·金融實務》:美國經濟的衰退會有助于緩解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通脹壓力嗎?
西蒙·約翰遜:我認為美國經濟的衰退有利于降低商品價格。它會減少其他地區的通脹壓力,這點對中國也是有幫助的。我認為,在通脹方面,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會更果斷。我特別想強調將人民幣升值和某種程度上收緊的貨幣政策結合起來。這個結合將有利于緩解中國的通脹壓力。
《財經·金融實務》:你認為中國向其他亞洲國家輸出了通脹嗎?
西蒙·約翰遜:我認為中國通過出口高品質、低價位的商品,降低了世界商品的價格水平。在過去的十多年里存在批判中國輸出通貨緊縮的聲音?,F在,這個作用似乎已經不存在了。所以,我寧愿稱之為來自中國的通貨膨脹制約作用的解除,而非其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