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企業的諸多方面,企業應當剛柔結合、動態地培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 核心競爭力 價值 創新
C.K.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爾在1990年出版的《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概括了核心競爭力的三個基本特點:(1)能夠提供進入多樣化市場的潛在路徑;(2)能夠傳遞給顧客更多的感知價值;(3)競爭對手難以模仿。2004年陳春花教授等人在《領先之道》中對核心競爭力的概念給予了清晰的表述,認為從長期看來,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它立足于企業在追求客戶價值實現的過程中,向客戶提供優于競爭對手并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的,同時為客戶所看重的消費者剩余價值的能力。從廣義上講,凡是符合其基本概念的能力都能稱之為核心競爭力,根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表現形式,將其分為有形的硬性核心競爭力和無形的軟性核心競爭力。
一、硬性核心競爭力
1.給顧客傳遞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產出的直接成果,這種成果的意義需要建立在以下三點之上,第一,產品和服務必須是顧客導向的,洞察顧客需要和創造顧客需求是企業必須的能力;第二,在判定了顧客的需求以后,從進產銷的角度講,企業還要有能力傳遞給顧客所期望的產品和服務;第三,產品和服務的成本和品質是基于顧客而不是基于自己短期利益的考慮,只有當企業把顧客需要的價值成功地傳遞給顧客時,企業維持生存和發展的利益才能隨之而來。
2.基于渠道建設的供應鏈優勢。傳統的競爭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個體的競爭,而現代的競爭則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個體企業必須將自己融入到整個供應鏈之中才可能利用供應鏈的整體優勢獲勝,對于一般制造企業而言,要想辦法利用通暢的供應鏈來貼近顧客,加速鏈條的反應能力,從而更好的向顧客傳遞價值,這就要求生產企業要做到渠道為先。TCL的李東生首先是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的營銷渠道網絡,然后才找工廠合作生產產品,此外,波導的營銷渠道網絡也是其成功之路的起點。
3.對于新技術的獲得、理解和應用能力。技術的日新月異是當今的時待特征,特別是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的發展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企業更好地獲得、理解并應用合適的技術的能力將成為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4.與企業發展目標吻合的人力資源優勢。人才是企業寶貴的資源毋庸置疑,但是人才本身并不能給企業帶來績效。企業應當關注如何利用人才,做到激勵人才自發朝企業目標努力才能發揮人才的作用,如果利用不好可能會背道而馳,因此,智慧的用人之道也是企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二、軟性核心競爭力
1.恒定的核心價值觀。美國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吉姆.柯林斯教授的研究團隊通過對美國18家高瞻遠矚公司和18家對照公司的深入調研,以“保存核心,刺激進步”為主線總結了高瞻遠矚公司的成功習慣,其中保存核心即持續百年發展的企業都始終不渝地堅持著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即企業存在的使命和意義,這一價值觀不因企業主管的改變而改變,而且這種價值觀從本質上講是一種道德上的責任,既是企業長期努力的理想,又是一種企業行為的道德底線。默克公司的核心價值觀是“治病救人”,所以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地去做藥品科研,甚至自行負擔費用免費贈送藥品給需要的人,從而做到長久的發展。強生公司總裁說:“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去做善事,我相信市場最終會回報我們?!敝詫⒑愣ǖ暮诵膬r值觀定位為一種核心競爭力,是因為這是極少企業能夠堅持下來的一種能力,而一旦有少數的企業做到了,則這些企業就又具備了一種能夠基業常青的必要能力。
2.包容性的企業文化。企業參與供應鏈就意味這企業要不斷地同供應商和客戶進行合作,這種合作除了直接的共同利益為基礎外,更深層次上對企業的要求是要有一種包容性的企業文化,企業要有主動開放的合作意識,彼此信任并相互支持,在合作過程中不拘小節以大局為重才能保證供應鏈的通暢。從這個角度講,企業同供應商和客戶兩方面的良好關系是企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3.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營銷和創新是企業的兩個基本職能。企業要做到持續不斷地創新,首先必須要營造一個支持創新的環境,這是前提;其次在創新的內容上,一是要創造新市場,這是企業尋求生存的根本能力,另外還要注重流程的不斷創新,這是企業尋求發展的重要手段。
4.堅信“沒有永久的核心競爭力,只有不斷更新的核心競爭力”的理念。即要時刻反思現在的核心競爭力,明確此時的核心競爭力只是在時間坐標軸上某一時段具有真正的競爭力,超出這個時段,核心競爭力也必須與時俱進,要求企業不能沉迷和糾纏于企業過去的核心競爭力,面對新的時段,要理性地做到回歸為零,重新確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行。
懂得以上核心競爭能力的企業不再少數,但真正能做到并不斷去做這些核心能力的企業并不多,這種稀有更加證明了核心競爭力的價值。行動導向是卓越公司的首要品質。往同一核心競爭力方向努力的不同企業也會有強度不同的核心競爭力。此外上述眾多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并不一定全部去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是取決于業務的多少,少不一定意味著精,多也未必意味著強,問題不在于量,關鍵要看質,企業培養何種核心競爭力關鍵看這種能力是否有利于最終顧客,以及企業自身資源能否支撐起這種能力。企業培養核心競爭力還應當避免模仿的誤區,核心競爭力模仿不來也不能模仿,模仿不來是因為企業本身的情況都有所不同,而核心競爭力是建立在企業自身的情況之上的,而且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于自己,不能模仿是因為企業的行動應當是全神貫注于顧客的變化而不是競爭對手的變化。硬性核心競爭力和軟性核心競爭力剛柔并濟,硬性核心競爭力剛中帶柔,突出表現在不斷適應顧客的需求變化上,軟性核心競爭力則柔中有剛,在不斷創新的同時必須要堅持企業恒定的核心價值理念。企業應當剛柔結合,動態地培養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促進自身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0): 83-84,
[2]陳春花 趙曙明 趙海然:領先之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P210
[3](美)吉姆.柯林斯 杰里.波斯勒著,真如譯:基業常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P95,P50
[4](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著,郭國慶 錢明輝 陳 棟 袁宏福譯:市場營銷原理(第11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P11
[5](美)道格拉斯.M.蘭伯特著,王平譯:供應鏈管理:流程、伙伴、業績.(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P11
[6](美)彼得.德魯克著,齊若蘭譯:管理的實踐(雙語典藏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P329,P29
[7](美)湯姆.彼得斯,羅伯特.沃特曼著,胡瑋珊譯:追求卓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P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