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國際直接投資對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從引入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入手,分析我國目前國際直接投資的現狀及其存在的風險;進而從不同角度提出了防范風險的一些對策。
[關鍵詞] 國際直接投資
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迅猛發展,國際直接投資在世界經濟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使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但國際直接投資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宏觀經濟運行的不穩定性和風險性等。因此,如何利用好國際直接投資、減少國際直接投資風險、提高國際直接投資的成功率,就成了一個值得重視和研究的課題。在這一背景下研究我國國際直接投資風險及防范對策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國際直接投資概述
國際直接投資,是現代的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方式之一。又稱外國直接投資或對外直接投資,是指一國或地區的居民和經濟實體作為投資人在另一國家或地區直接投資企業進行經營,以對該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有效的發言權為核心、以擁有持續利益為目的,實現最終目標和直接目標高度統一的一種長期投資活動。
按照國際直接投資的定義,國際直接投資直接參與經營管理,目標是獲得被投資企業的控制權,以獲得持續利益。
從子公司與母公司的生產經營方向是否一致看,國際直接投資可分為:(1)橫向型投資;(2)垂直型投資;(3)混合型投資三種類型。從投資者是否新投資創辦企業的角度即投資方式的不同,可分為:(1)創辦新企業;(2)控制外國企業股權。從投資者對外投資的參與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合資企業、合作企業、獨資企業三種形式。
二、中國國際直接投資風險分析
國際直接投資風險是指在一定環境和期限內客觀存在的,導致投資企業在海外市場上生產經營管理等一系列過程中發生損失的不確定性。我國國際直接投資主要面臨以下風險:
1.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指因突發性政治事件的發生和政府行為直接引起東道國投資環境的變動,對投資者的利潤和戰略目標的實現所帶來的不得影響。主要包括:政治政策風險、經濟政策風險、國有化風險和戰爭風險。
2.匯率風險
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如國際收支、相對通貨膨脹率、利率、外匯儲備等。在國際直接投資中遇到的匯率風險主要有三種:交易上的匯率風險、折算上的匯率風險和經濟上的匯率風險。
3.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是指由東道國政府經濟政策的變化或者經濟環境如市場、價格和經營條件等因素的變化,以及投資者自身對市場環境的把握和預計不足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可能。經營風險一般由價格風險、銷售風險、財務風險、人事風險和技術風險組成。
三、中國國際直接投資風險防范的必要性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對外直接投資總量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今后較長時期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將呈現出以下主要趨勢:第一,投資規模將繼續快速擴大。有學者預計2006年~2010年五年間,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累計600億美元,2010年將達到176億美元,年均增長22%。第二,制造業對外投資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第三,民營企業成為生力軍。
國際直接投資方式的多元化使其承受的風險日趨多樣化。目前我國外匯資金不很充足,企業集團化不很完善,內部諸多權利關系還沒理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以小規模為主,在風險防范方面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并且我國缺乏權威性對外投資的評估機構,評估流于形式,致使對外投資中風險投資成份增多,危險隨之增大。因此我國國際直接投資風險防范勢在必行。
四、中國國際直接投資風險防范對策
1.政治風險防范對策
國際直接投資中的政治風險影響極大,如何有效的采取措施防范和規避政治風險,最大程度的降低損失,對我國國際直接投資者來說至為重要。
從國家方面來講,政府要采取積極措施保護我國企業的利益。比如,積極與他國簽訂雙邊投資促進與保護協定;成立專門的官方擔保機構給海外投資企業辦理海外投資風險保險;積極推動多邊投資保護協定的最后達成一致,積極推動多邊投資保證機構的建立,將我國的對外投資保護工作納入國際保護體系中等。
從企業角度來說,政治風險的防范更主要的是企業的自我防范。首先要對東道國的投資環境進行分析,與東道國政府進行談判盡量減少政治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其次采取積極有效的海外投資策略.比如投資分散化;投資主體分散化;適時調整融資方式;運用撤資戰略以減少我國企業的損失等。
2.匯率風險防范對策
匯率風險防范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由于匯率變動而給跨國企業的國際經營造成的負面影響。
(1)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的防范
①利用套期保值法。把匯率變動使企業蒙受的交易風險用套期交易成本的方式固定下來,全額沖銷交易風險和部分折算風險。而能否完全抵消折算損失,主要取決于對匯率的預期是否正確。
②選擇有利的進出口計價貨幣。在對匯率進行預測的基礎上,合理選擇軟硬幣。硬幣是指匯率堅挺且有升值趨勢的貨幣,軟幣是指匯率疲軟且有貶值趨勢的貨幣。一般的說,當從對方國家進口商品時對方國家貨幣是軟幣則盡量爭取用對方貨幣結算,當對方國家貨幣是硬幣時,盡量爭取用本國貨幣或第三國軟幣進行結算。
③平行貸款。兩個不同母國的跨國企業彼此向另一方的子公司貸款。這種交易繞過了外匯市場,所以不會引發匯率風險。
(2)經濟風險的防范
調整銷售收入及投入資金的幣種組合,使得未來銷售收入的變化與投入資金成本的變化兩者能夠抵消??鐕緫攲⒔洜I業務深入到多個國家并實行多樣化經營戰略,將其生產、銷售、原材料和零部件來源地分散于不同國家和地區,使一種貨幣升值帶來的收益可以部分彌補另一種貨幣貶值帶來的損失。
3.經營風險防范對策
(1)風險規避
風險規避是指事先預料風險產生的可能性程度,判斷導致其產生的條件和因素以及對之進行控制的可能性,在投資中盡可能的避免它或設法以其他因素抵消它造成的損失,必要時改變投資流向。常用的風險規避手段有:①改變生產流程或產品;②改變生產經營地點;③放棄風險較大項目的投資。對中國企業來說必須對東道國的環境進行全面的評估分析,重點對東道國的經濟政策、制度的穩定性等因素進行評估。這些工作對后來的風險規避策略選擇很重要。
(2)風險抑制
風險抑制是指采取各種措施減少風險發生的概率及經濟損失的程度。風險抑制在防范技術風險時能更好的發揮作用。目前我國企業投資多選擇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高新技術領域非常少,因而技術風險一旦發生影響較大。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趨勢會越來越傾向于高新技術產業,在技術風險的防范上也急需加強。
(3)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是投資者對一些無法避免和轉移的風險采取現實的態度,在不影響投資利益的前提下自行承擔下來。這種風險防范措施會使投資者為了降低風險而事先做好充分準備工作并修正自己的行為方式。
(4)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投資者采取各種經濟手段把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風險轉移適用于公司經營風險中的大部分風險,如財務風險、技術風險、銷售價格風險等。
參考文獻:
[1]張艷艷:國際資本流動研究[M].天津:天津財經大學學位論文.2006.13-17
[2]孔淑紅 曾 錚:國際投資學[MJ.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305-310
[3]張曉虹 郭 波 施小蕾:新編國際投資學[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295-306
[4]盧進勇 杜奇華 閆實強: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案例庫[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45-49
[5]黃友軍:我國企業跨國并購風險研究[M].河海大學學位論文.2006.52-60
[6]聯合國貿發會議.2005年世界投資報告—跨國公司與研發活動的國際化[R].2005.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