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欠發達地區的典型特征就是工業化程度低,工業發展落后。欠發達地區工業化發展戰略就成為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欠發達地區應該充分認識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化意義,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加快農村城鎮建設。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使之成為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的主力軍。轉變政府職能,使之為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保駕護航。
[關鍵詞] 欠發達地區 工業化 舉措
黨的十六大確定了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就需要解決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發展道路,探索欠發達地區工業化戰略。因為大力發展工業,積極推進工業化是加快欠發達地區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欠發達地區必須深刻認識加快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意義,制定出既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又符合本地實際的戰略舉措。我在此對欠發達地區工業化發展戰略進行探索。
一、充分認識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的戰略化意義
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業、農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但為了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現有的農業和工業還需要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農業需要做如下的努力:
第一,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支撐。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點所在。欠發達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從當今發達國家和地區來看,無一例外地工業占主導地位。工業化會大大地推動農業向現代化發展。工業的大發展,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可以轉移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使農業集約化規?;洜I得以實現,再加上工業的反哺作用,工業化后財政支農力度加大以及農業裝備技術水平的提高,促使農業龍頭企業大大增加,農產品加工流通業極大發展,農業生產設施顯著改善,農業產業化水平也隨之提高,傳統農業最終轉變為現代農業。美國是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國家,它的農業勞動力不足4%,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不足10%,但它的農業總產值并不低,還是世界上農業最發達的國家。由此可見,不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農村現代化將成為一句空話。
第二,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途徑。從世界經濟發展實踐看,勞動力轉移梯度和順序表明,隨著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提高,第一產業所釋放出來的勞動力首先向第二產業轉移,然后隨著工業化的進程會釋放出更多的勞動力向第三產業轉移。工業化過程使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入工廠接受社會大生產的洗禮過程,也是非農就業人口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能極大地推動農民現代市場經濟意識和素質的提高,推動農村人口等生產要素向城鎮的聚集,從而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二、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使之作為工業化進程的主體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在黨和政策引領下,異軍突起,成為了市場經濟中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它對于國有企業改革、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市場經濟的良性運行都做出了無法估計的作用,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支生力軍,更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亮點。為實施欠發達地區工業化發展戰略,還需進一步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使之成為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的主體力量。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措施,下決心掃除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努力為民營工業創業人員營造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的良好發展氛圍,促進民營工業大發展、大提高。放寬市場主體準入條件,凡法律不禁止的投資領域,都對民營企業開放。通過建立和完善社會擔保體系解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通過培養引進人才、提供科技成果,并以優惠稅收政策重點扶持發展科技型、外向型、吸納下崗職工就業型和農產品加工型四類民營企業。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財產和權益。鼓勵支持優勢民營工業企業運用品牌經營、資本擴張和業務合作等手段迅速做大做強,形成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并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工業企業或工業企業集團。
三、轉變政府職能,營造工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欠發達地區要加快工業化進程,必須在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信心,形成合力,堅定不移的貫徹實施“以工強區”戰略的前提下,采取如下有力措施:
第一,各級政府要把工作重點放到為經濟發展和市民生活提供良好環境和優質服務上來,把生產經營權交給企業,把資源配置權交給市場,形成科學的市場運轉機制。政府以良好文化品位和整體形象,增強對企業、人才、資金的吸引力和對經濟持續發展的支撐力。
第二,多輪驅動,共同推動工業化進程。欠發達地區不僅要以較強的區域、環境資源、人文優勢,接受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能力,為招商引資構筑良好的平臺,同時還要加快城市化發展為工業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另外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住全球范圍產業結構大調整、國際資本尋求投資新出路和發達地區投資轉移的有利時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國內外大企業來本地區投資辦工業項目。
第三,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一方面要下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必須要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產品結構的更新升級。構筑信息化基礎設施平臺,開展網上采購、網上招標、網上招商、網上銷售等。另一方面,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產業,篩選一批重點企業從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利用引進和自己培養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多層次的信息技術人員,使信息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上是本人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工業化戰略的思索,希望能給社會尤其是欠發達地區帶來些許啟發,能給欠發達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帶來有益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