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色彩是構成服裝的重要因索之一。色彩在創造服飾整體藝術氛圍和審美感受中是體現著裝個性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服裝色彩設計更能使服裝新穎脫俗,可以獲得最佳的設計效果,服裝藝術得到充分表達。
[關鍵詞] 服裝 色彩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衣”排在了第一位,即服裝。在形成服裝狀態的過程中,最能夠創造藝術氛圍的因索是服裝的色彩。因此,色彩是構成服裝的重要因索之一。服裝色彩是人和人見面的第一感觀刺激,還沒有看到人的膚色、面貌時,先看到了他服裝的色彩。色彩在創造服飾整體藝術氛圍和審美感受中是體現著裝個性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服裝色彩設計更能使服裝新穎脫俗,可以獲得最佳的設計效果。
一、服裝色彩的特性
服裝色彩有著自己的特殊性。服裝色彩裝飾的是人,而且他們具有千差萬別的個性,因此除色彩的純度、明度、色相的差別以外,色彩還應以人為依據,根據款式、穿著的場合、流行等因素來進行設計。
二、服裝色彩的構成
服裝色彩要通過構思,進行分析、推理、概括、歸納與抽象等方法進行新的色彩形象的創造,不斷以新的色彩形象和新的色彩組合形式體現服裝總體美。
服裝色彩體現了人類的審美理想、審美情趣以及審美水平的時代性,并代了服裝美的價值,同時影響著服裝的價格。它的設計依據來自多個社會領域,對于服裝色彩的需求不同,可以設計出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文化索養以及不同個性心理等各層面的需求。
服裝色彩設計靈感來源廣泛,可以依據著裝對象的自身特點如:膚色、年齡、性格等因素進行設計,也可以根據流行作為參考因素進行設計,還可以在大自然的色彩中受到啟迪,同樣在其他相關藝術領域也可以受到啟迪。
三、服裝色彩的應用
1.同一色相的色調配色
色相不變,色調變化這種配色方法有柔和、統一的配色效果。如湖藍、藍、深藍進行組合。這種配色有很高的協調性,使服裝的穿著著有親切感,易于讓大家接受。
2.同色調的色相配色
取向同色調,充分運用色相變化的配色。根據對不同色調的選擇,可以表現出強烈、薄弱、輕、重、等多種多樣的表情,給人一種由色調支配形成的同一調和感。這種配色比起同一色相的色調配色要顯得豐富,層次感更強。
3.不同色相、不同色調的類似配色
這種配色是色調相似,色相也相近的色之間的組合,能夠創造非常柔和的配色效果。選擇強色調配色效果強烈,因為單色是表現柔軟表情的,也是這種原因這種配色選擇柔軟色調。
4.對比調和配色
可分為明度對比調和、純度對比調和、色相對比調和、色調對比調和。
明度對比調和使命色與暗色的搭配。明度差異大時,能夠創造出明快、儲滿青春活力、躍動的效果。近年來流行的條格運動裝就是利用明度對比,在投入市場后,因其充滿青春動感而大受歡迎。
純度對比調和是高純度與低純度色的搭配。純度差異大時,形成華麗與素雅兩種極端的感覺并存的復雜印象。
色相對比調和的色彩搭配是充分運用了補色和對立的關系,因此表現力極強,吸引視覺,使青春活力的代名詞。
色調對比調和是充分利用大色調差的配色因為明度純度都是對立,所以形成具有緊張感的復雜表情。
5.復雜調和配色
指的是人為創造的與自然形成的融洽配色相對抗的有意外性的配色。
在服裝中充分利用這些配色原理,還可以輔助各種圖案花色進行表現。形式豐富多彩。當然選用無彩色系也是永遠的流行。通常是指黑、白、灰的配色體系。無彩色系的組配有很廣的色域。黑與白既矛盾又統一,相互包圍,相互補充,單純而洗練,節奏明確。同時,無彩色系與有彩色搭配的效果尤佳。在無彩色的配色中,單的色彩是很常見的。這種配色通常要借助于材質的多樣變化,巧妙的利用衣料以及其外貌特征,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如紗、絲、絨、皮革、裘皮等材料,把這些材質搭配組合,效果非常獨特。這是無彩色搭配的常用手法之一。
服裝的色彩設計的表達要結合服裝的特點,掌握配色原理,抓住時代的脈搏,使色彩在服裝設計中更富有時代的審美情趣,成為時代的特色表象。
參考文獻:
[1](日)文化服裝學院.文化服裝講座,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
[2]川黃元慶主編:服裝色彩學(第三版)[M].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0年
[3]卞向陽主編:國際服裝名牌備忘錄.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