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具體分析了影響鄉村旅游格局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通過GIS技術實現鄉村旅游格局分析的方案,以期為區域鄉村旅游的總體規劃發展、階段性發展提供先進的、科學的分析統計手段和基礎數據資源。
[關鍵詞] 鄉村旅游格局 影響因子GIS 分析
近幾年,我國鄉村旅游發展迅速。從2006年開始,由于國家政策的支持,鄉村旅游更呈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各省、市樹立了一披鄉村旅游示范點或龍頭,如河北省實施了“百村示范、千村創建”工程,在全省11個地市扶植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已成為我國旅游業一種重要組成成分,也成為廣大市民喜愛的一種出游方式。
任何一種旅游形式的出現,都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鄉村旅游也是如此。但從我國目前鄉村經濟發展水平和農民認識水平來看,發展鄉村旅游必須有科學的宏觀指導和合理的總體規劃,以便形成資源互補,市場共建的優化格局,避免重復建設及區域內部的惡性競爭。
一、鄉村旅游格局影響因子體系
一般來講,資源特色是規劃區域旅游格局應考慮的首要因素,但格局是否能夠形成,格局形成到什么階段,區域格局內鄉村旅游點發展分析、統計等,需要考慮多種要素,占有多種數據,并要有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持,才能得到直觀、科學的結果。
鄉村旅游具有其獨特屬性,如客源市場的單一性、集體經濟的薄弱性、環境治理的艱巨性、從業人員意識的滯后性等,這些,都是鄉村旅游旅游格局分析必須依據的數據因素。表中以河北省部分鄉村旅游試點為例,分別列出了影響鄉村旅游格局的主要因子及試點旅游發展情況。
鄉村旅游格局的形成是一個由點及面的過程,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形成表現為區域內各子區域旅游資源、旅游文化特色鮮明,鄉村旅游點接待設施完備,資源互補,市場共營。從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區域鄉村旅游景區的發展成熟程度、鄉村旅游格局的形成是各級影響因子(如圖)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般來講,旅游資源特色是一般景區、也是鄉村旅游生存發展的基礎;由于市場條件決定區域鄉村旅游的經濟發展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對鄉村旅游的發展及其格局的形成起到關鍵性作用;鄉村旅游發展基礎條件是區域鄉村旅游格局能否形成的關鍵保障;其他外圍條件會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形成起到推動作用。
二、基于GIS技術的鄉村旅游格局分析方案
影響鄉村旅游格局形成的要素綜合而復雜,對其分析需要占有大量基礎數據,并且要充分考慮要素的時代特征和基礎數據的變化更新,這就要借助現代化信息手段,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從而能得出全面、正確、直觀的結果,以便對區域鄉村旅游進行科學的宏觀調控。
GIS是目前發展較為成熟、應用較為普遍得信息技術。GIS的數據圖形化顯示功能、專題電子地圖功能、拓撲關系和圖層疊加分析功能、空間分析功能等,對于鄉村旅游格局形成的階段性分析,具有具有強大的支持能力。利用GIS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有機結合的特點,可以把鄉村旅游格局根據歷史數據和預測數據圖形化展現出來,從而能夠得到形象直觀的分析結果。下面我們介紹基于GIS技術的鄉村旅游格局分析設計方案。
1.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是實現分析統計和其他一切功能的基礎,可依靠GIS軟件平臺提供的數據庫技術(如ArcGIS、MapInfo、SuperMap平臺等),同時結合Oracle、SQL Serve等大型網絡數據構建。
(1)影響因子數據庫。根據圖構建的鄉村旅游影響因子指標體系,建立影響因子數據庫,隨著指標體系的不斷完善,數據庫結構應適時做出調整。
鄉村旅游資源數據庫。旅游資源數據庫數據庫包括特色資源和一般資源兩部分,其中特色資源數據庫是分析鄉村旅游格局的主要依據,一般旅游資源數據庫作為鄉村旅游格局后期完善和調整的參考依據。各種旅游資源不僅要進行點、線、面類型劃分,還要對其相關屬性信息做出具體描述,描述可以是文本、圖片或視頻。
市場條件數據庫。在市場條件數據庫中,區位、交通、客源消費水平都需建立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空間數據庫存儲各子要素的空間坐標信息,屬性數據庫存儲子要素關鍵性描述。
鄉村基礎條件數據庫。基礎條件數據庫中,鄉村經濟發展水平、村民發展旅游意識是以鄉村行政范圍為單位的描述信息,可作為鄉村行政區面狀信息的屬性數據存儲;接待條件(包括基礎設施、服務設施等)需要建立空間和屬性兩種數據庫。
外圍條件數據庫。外圍條件作為鄉村行政區面狀信息的屬性數據存儲。
(2)基礎圖形信息數據庫。由于圖形是鄉村旅游格局影響因子及各種分析統計結果展示的主要載體,所以,基礎圖形信息數據庫是各項功能得以實現的基礎,應包括各級行政區、交通干線、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劃分、區域旅游資源總體分布等圖形信息。
(3)鄉村旅游景區信息數據庫。本數據庫的建立針對區域內已具備基本接待條件的鄉村旅游景區,具體內容應包括景區內景點分布信息、基礎設施信息、服務設施信息、游客接待情況、經濟收入狀況、管理措施等。本數據庫的不僅是分析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形成階段的重要的數據源,而且為區域內部其它景區的建設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參考。
2.功能設計
(1)數據錄入和編輯。包括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錄入和編輯。由于鄉村旅游格局分析需要的數據量大,一些數據(如旅游收入、旅游產品更新、接待設施改善等)處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錄入和編輯功能應設計擁有適當權限的客戶端應用程序,以增加工作的效率,保證數據的實效性。
(2)專題圖形展示及疊加。分析統計結果不僅需要總體展示,也需要單項顯示,即專題圖形功能。根據影響因子分析,一般應設計特色資源專題、市場等級專題、鄉村基礎條件專題等展示功能,也可設計更詳細的影響因子專題圖形,如特色文化資源專題、區位等級專題、服務設施專題等。各專題圖層應具有疊加分析功能。
(3)格局形成模擬。根據鄉村旅游格局基礎信息數據,以年為單位動態展示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形成的過程、各影響因子的動態發展變化過程。區域格局形成動態可以色彩變化、面積變化、曲線變化等多種形式展示。
(4)空間查詢、分析、統計。空間查詢、分析、統計是核心功能,為區域鄉村旅游發展決策服務。以地圖為載體,設計鄉村旅游點資源狀況、旅游接待情況、設施建設情況、旅游產品開發狀況等查詢、統計功能,設計區域旅游格局形成階段分析功能等。
3.模型和方法設計
模型和方法是一切功能實現的理論支持。依靠GIS軟件自帶的地圖投影、拓撲分析、圖層疊加、專題地圖、屬性查詢等功能和方法,可解決鄉村旅游格局分析的絕大多數問題,動態模擬展示等功能可以通過程序語言代碼設計市場等級劃分、影響因子權重分析等,可以通過引用或數學方法構建。
三、結束語
鄉村旅游雖然是我國旅游業的生力軍,但在我國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成型的發展模式,其發展還需要有宏觀的調空和指導,以便形成區域旅游格局合理、競爭有序、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構建區域鄉村旅游格局影響因子體系,利用先進、成熟的GIS技術對其進行分析,是合理而可行的方案,能實現對區域鄉村旅游的全面管理、實時監控,從而服務于區域整體旅游經濟。
參考文獻:
[1]肖根如 帥 菲:GIS技術在區域經濟分析中的應用.地理空間信息,2007/01
[2]張立明 趙黎明:城郊旅游開發的影響因素與空間格局.商業研究,2006/06
[3]高衛國:關于旅游空間格局與旅游區位的思考.思想戰線,2001/03
[4]地理信息系統_GIS_組成原理其發展的趨勢
[5]吳 焱 惠 軍 趙 直 荊耀棟:強化空間格局突出資源特色_以石羊古鎮旅游總體規劃為例.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3
[6]呂 君 劉麗梅:草原旅游發展的實踐及空間格局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6/04
[7]楊新軍 劉軍民:城市旅游開發中的產品類型與空間格局.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02
[8]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河北省旅游政務網,2006~09~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