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08年奧運來臨之際,我國田徑市場化已刻不容緩,抓住機遇,加快我國田徑市場化速度,使我國田徑賽事市場向國際化靠攏。
[關鍵詞] 奧運 體育產業 田徑賽事市場化
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開創了體育賽事市場化運作的先河之后, 世界各國對賽事的運作都以此為借鑒。我國在 90 年代也提出了體育事業要“面向市場、走向市場、以產業化為方向”的基本思路。為使我國田徑賽事適應市場經濟規律和國際大環境的變化, 以及 2008 年北京奧運會, 田徑賽事市場化運作已刻不容緩。促使田徑賽事逐步與市場經濟體制接軌, 實現田徑賽事的市場化, 使其具有自我造血功能, 將對田徑賽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也是我國田徑賽事改革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我國田徑賽事市場化的必要性
1995年為提高我國田徑運動水平,縮小與世界田徑運動水平的差距,提高運動員的比賽能力,與國際賽制接軌等問題,對我國的田徑競賽制度進行了改革,田管中心和企業合辦一些比賽,開創了我國競賽模式的創新,還有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廈門國際馬拉松賽都與國際賽事的舉辦模式相接軌。這一類型的比賽提高了運動員的參賽積極性,激發了田徑運動員創造好成績的欲望。比較成功地進行一些田徑單項賽事的市場化商業運作,這一系列競賽管理制度改革的嘗試和運行機制的轉變符合國際慣例,順應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社會大環境,也給開拓田徑競賽表演市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拓寬了資金來源渠道,為田徑運動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金基礎。
但是我們也看到,在體育競賽全面走向社會、走向市場的趨勢不可阻擋時,我國田徑運動的改革步伐卻邁得太小。以全運會為龍頭的競賽制度使田徑的三級訓練網絡名存實亡,競賽制度無法與國際賽制接軌,田徑競賽市場疲軟,田徑無法實行自我造血功能,因此田徑運動發展緩慢。
二、奧運對我國田徑賽事市場化帶來的機遇
1.提高認識改革競賽制度
田徑賽事市場化就是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應用市場經濟法則來優化賽事的結構和資源配置,以消費者為核心,從市場中吸取資金,使賽事保持良好的持續性發展。因此,賽事要引進市場機制, 形成賽事的市場化運作,不要只停留在以錦標為一的辦賽觀念上,要在轉換運行機制上下功夫。
2.加強合作,建立市場機制
我國的田徑賽事在加強與其他方面合作上有很大的缺陷,尤其是與中介機構和媒體的合作。中介機構一般起著策劃宣傳提供咨詢等市場推廣作用。因此在作賽事的市場運作時,應利用中介機構較強的市場營銷能力和推廣能力,有力地推動田徑賽事的市場化進程,并且要加強與媒體合作,用他們的傳播工具對賽事進行大力宣傳,制造影響, 使人們了解賽事,達到積極參與的目的,賽事得到良性的發展和循環。
3.奧運經濟給我國田徑運動發展提供了保障
有人說,當今天下,最大的生意是體育,其次才是電腦,而奧運會,則是這塊蛋糕中最為誘人的一塊。自從洛杉磯奧運會成為“第一次賺錢的奧運會”以來,奧運經濟日益成為帶動一國體育產業乃至經濟發展的“秘密武器”。按照國際著名的投資集團高盛亞洲的推測,在今后七年中,奧運會將每年令中國GDP增長加快0.3個百分點,奧運經濟對中國的貢獻將達到接近1.4萬億元?!皧W運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田徑運動各種形式的開展,需要經濟作為基礎,由于多種原因,中國田徑運動轉人職業化的進程較慢,目前得益于企業的隊伍只是鳳毛麟角,社會對田徑運動的關注不夠、投人少,田徑運動的競技水平和普及程度的提高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申奧成功,奧運經濟將推動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將帶動與田徑運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中國田徑運動的發展提供經濟保障。例如,田徑運動場館建筑業、器材設備、運動服裝鞋帽、營養保健品生產業、廣告業等產業都會以較快速度發展,田徑隊伍或運動員將得到廠商更多的直接贊助和支持。另外,奧運經濟帶動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國家有經濟實力給作為“奧運主體項目”的田徑運動加大經費投入,重點扶持。
還有,田徑作為奧運“金牌大戶”肯定會受到媒體更多的關注和宣傳,從而引起社會各界更多的投人,田徑界應把握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盡可能在北京奧運的“大蛋糕”上多切一點,為田徑戰車注人強大的動力,推動中國田徑運動快速發展。
三、結論
1.實施賽事的市場化運作利用奧運契機更好地宣傳、普及和發展田徑運動,必須盡快轉變辦賽觀念,大力推進田徑賽事市場運作的進程,提高我國田徑賽市場化速度。
2.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擴寬渠道,并與中介和媒體緊密合作,爭取社會資金,使賽事組織者與企業產生雙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漢超:中國奧運“金牌增長點”困區的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44~48
[2]李春雷:從世界三大田徑賽事和全運會田徑比賽看我國田徑實力及今后努力方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5):688~691
[3]詹建國:我國田徑運動社會化、市場化、職業化發展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4):445~448
[4]楊鐵黎 張建華:職業體育市場運作模式的理論探討[J].體育與科學,2000(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