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與腎臟病密切相關。血壓控制不好會造成腎臟損害,而腎臟損害又反過來加重高血壓。因此,高血壓患者在關注自己血壓的同時,也應該注意自己的腎臟是否健康。
高老師今年54歲,患高血壓已經10年了。由于工作的原因,高老師平時沒有注意規范治療,特別是當臨近考試,指導學生復習時,經常忘記吃降壓藥,有時頭暈了,就用冷水洗洗臉又繼續工作。一天晚上,高老師在夢中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
尊敬的主人:
您好!
我是您的腎臟,請原諒我在您百忙之中還要求您讀完這封信。最近,您經常熬夜批改學生們的作業,我也在不停地工作。由于您長期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壓,我體內的腎小動脈已經開始出現損傷了。而由于長期的球內壓升高,血液循環中的炎癥性細胞已經開始向我發起進攻,情況十分危急。
我的親戚們說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聽說高血壓可引起心、腦、腎等多臟器的嚴重損害,有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42%出現腎臟損害,其中有10%死于腎功能衰竭。我現在十分虛弱而且害怕,因此,我才想著給您寫這封信,希望您能幫助我。
您的腎臟
看完信后,高老師驚醒了,久久不能入睡,于是在網上查了許多資料。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自己的腎臟面臨如此大的危險,必須盡快采取措施,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第二天,正好是周末,高老師趕緊來到醫院進行檢查。接診的陳醫生先給他測血壓,結果是161/95毫米汞柱。陳醫生說:“你這么高的血壓,如果不趕快控制下來,是非常容易出現腎臟損害的。”陳醫生建議高老師服既能降壓、又不影響腎臟功能的藥物,如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而且一定要按時服,不能漏服、少服。
血壓不降 腎臟很受傷
臨床數據表明,高血壓病史時間越長,年齡越大,并發腎病的幾率越大。長期血壓升高對腎臟的損傷呈進行性進展;年齡大的高血壓患者會經常出現輕度的腎小動脈玻璃樣變。很多資料認為,衰老是腎小動脈硬化的因素之一。
長期高血壓可導致全身血管損傷,腎小動脈也不例外。當腎小球入球動脈結構與功能障礙時,就不能通過本身的調節來阻止球內壓升高,而球內壓升高可出現高濾過狀態。腎小球的高壓、高濾過狀態會進一步損害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引起炎癥性細胞浸潤,產生炎性反應,腎臟纖維化啟動。而炎癥性反應加重,最終會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小管間質纖維化、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癥的發生。
因此,腎功能不全和腎功能衰竭早已被列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防止腎功能惡化的要點,一是嚴格控制血壓,使之降至130/80 毫米汞柱以下(如果蛋白尿>1克/天,則目標血壓更低,這通常需要幾種藥物聯合應用);二是盡量將蛋白尿水平降至正常,應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賴諾普利、福辛普利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氯沙坦、纈沙坦、厄貝沙坦等)或二者聯合治療。
◆應選擇不影響腎臟功能的降壓藥物。尼卡地平、硝苯地平等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主要在肝臟代謝,同時對保持腎血流量,維持腎功能都有良好作用。因此,伴有腎功能障礙的高血壓患者,使用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可按正常劑量使用,不必減量。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對有嚴重的腎功能障礙者,應減量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腎臟有一定保護作用,也可減少蛋白尿,但肌酸酐廓清試驗每分鐘在10毫升以下的腎功能障礙者,應酌情減量。α-受體阻滯劑(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在腎功能下降時,也應減量使用。
◆將舒張壓控制在80毫米汞柱左右,有助于延緩高血壓患者腎功能的惡化。
◆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噻,通常不作為首選藥物。保鉀利尿劑如氨苯喋啶、安體舒通等,由于有引起高血壓的危險,腎功能不全的人應格外小心。速尿、利尿酸在患者腎功能有嚴重損害伴有尿毒癥、少尿、無尿時可以試用。
高血壓治療的基本目標是盡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長期總體危險性,這就需要在實現血壓達標的同時,減少相關的可逆性危險因素。并且為了使血壓更快達標,從而延緩疾病發展及減少心血管并發癥的出現,抗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應早期、合理應用,以及時遏制亞臨床器官損害的進展。
飲食不當,腎臟不爽
接著,陳醫生告誡高老師,在嚴格控制好血壓的同時,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合理、有規律的飲食,特別當工作忙起來的時候,不能忘記吃飯,而且更要做到合理飲食。
限制脂肪的攝入烹調時,選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魚。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較多的亞油酸,能使膽固醇氧化,從而降低血漿膽固醇,延長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對增加微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壓并發癥有一定的作用。
適量攝入蛋白質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但如果蛋白質攝入過高,就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重腎臟損害;如果攝入不足,就會影響人體的營養供給。因此,患者應根據腎功能狀況決定蛋白質攝入量:無明顯腎功能損害時,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每日50克左右;如果出現血肌酐、尿素氮等明顯異常,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減少為每日20~40克,這樣可改善血管彈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鈉排出,從而降低血壓。
如高血壓已經合并腎功能不全,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高血壓腎病患者應選用含生物效價較高的動物蛋白為主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
多吃含鉀食物鉀在體內能緩沖鈉的作用。含鉀多的食物有黃豆、小豆、番茄、西葫蘆、芹菜、鮮蘑菇、各種綠葉蔬菜、橘子、蘋果、香蕉、梨、獼猴桃、柿子、菠蘿、核桃、西瓜等,不過,這項措施只適用腎功能正常的高血壓患者。
限制鹽的攝入量適當減少鈉鹽攝入有助于降低血壓,減少體內的鈉水潴留。每日食鹽量應逐漸減至6克以下(普通啤酒蓋去掉膠墊后,一平蓋的量約為6克)。食鹽量不止包括烹調用鹽,其他食物中所含鈉也應折合成食鹽納入總量。值得一提的是,鈉與氯廣泛存在于肉、魚、蛋、奶、菜等多種食物和飲水中,僅從天然食物中攝入鈉量就足以維持體內鈉的代謝。若血壓很高,浮腫明顯,可給予無鹽飲食。
控制含糖飲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容易促進動脈硬化。
定期檢查,早期發現腎臟損傷
看到高老師已經明白腎臟受傷的原因,陳醫生提醒他,控制好血壓和注意飲食調節,以減少乃至避免腎臟受傷。類似高老師這樣的高血壓患者,應定期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為及時調整藥物治療和飲食治療提供依據。高血壓引起腎臟的損害是有跡可循的,那就是夜尿和蛋白尿。
高血壓腎病早期是血管性損害,表現為小動脈性腎硬化和腎動脈粥樣硬化。由于腎小管對腎小動脈硬化的缺血性損傷的反應較腎小球更為敏感,所以,小動脈性腎硬化的臨床表現主要由腎小管損害和腎小球損害的癥狀組成。腎小管功能障礙出現較早,如夜尿增多、尿滲透壓(尿比重)下降等。而腎小球損傷的標志是微量蛋白尿的出現,進而發展為尿常規蛋白尿陽性,最終發展到終末期腎衰竭。
◆一般來說,男性較女性更易發生腎損害。高血壓引起腎臟損害出現臨床癥狀的年齡一般在40~50歲以上,高血壓病史5~10年。
◆最早的癥狀可能為夜尿增多,患者或家屬只要稍加留心就不難判斷。
◆如果出現夜尿增多,就要觀察尿的性狀。比如尿是否泡沫居多,是否有渾濁,是否顯肉紅色。如果有這些情況,就要速到醫院就診。
◆到醫院后,要做普通尿常規檢查,通過鏡檢紅細胞、白細胞、透明管型,可發現有無血尿、蛋白尿。
◆抽血查腎功能,看是否有血尿酸、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酶)、β2-微球蛋白(β2-MG)、血尿素氮、肌酐增高。
◆關注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一般來說,高血壓腎病患者如果出現蛋白尿,多為輕中度蛋白尿,24小時定量多在1.5~2.0克。在關注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尿沉渣紅細胞計數。
另外,要特別注意內生肌酐清除率(Ccr)的改變,因為內生肌酐清除率(Ccr)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提示腎臟功能的情況。
根據以上實驗室檢查,再結合臨床表現,就能很快地早期發現高血壓患者腎臟是否有損傷,損傷情況是否嚴重,為及時給予早期治療提供依據。
面對病魔,處之泰然
拿到化驗單,高老師看著自己的檢查結果,心中不免又喜又憂,喜的是還好發現得早,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憂的是自己已經有輕度蛋白尿。
看著高老師憂心忡忡的樣子,陳醫生安慰說:“其實您也不必太擔心,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有助于長期和病魔作斗爭。”
在治療疾病過程中,病魔就像一個極其狡猾多變的對手,每時每刻都變化出各種手段使患者走向錯誤道路,使正確的治療毀于一旦。
因此,對于高血壓腎病患者來說,良好的心態、樂觀的情緒,對于腎臟疾病的發生、發展與治療有很大的影響。不良的情緒變化,可導致腎臟功能失調而加重腎臟疾病的病情。
中醫將精神因素列為致病因素之一,認為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人的情緒與內臟功能活動有密切的關系。高血壓腎臟疾病在病變過程中,同樣與精神情緒密切相關。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利于氣機調暢,有利于各臟腑功能活動正常進行,水液代謝和排泄功能正常,就有利于高血壓腎臟疾病患者的康復;反之,不良的情緒可使氣機升降失調,氣血運行紊亂,臟腑功能失常而導致疾病的發生或加重。另外,如果精神過分緊張,也會引起精神性夜尿增多,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
高血壓腎病患者常表現為反復的蛋白尿,病情纏綿難愈或加重,使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意志低落,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這樣,患者一方面受病魔折磨,正氣日漸耗傷,另一方面又因意志消沉、憂思傷脾、脾失健運、水濕不化導致水腫加重。所以,高血壓患者受到腎臟疾病的威脅,家人應該給予勸慰、啟發開導,給予精神上的鼓勵,激發其與病魔斗爭的勇氣,心情舒暢地配合治療,這樣才有利于早日康復。
快樂出游,勿忘禁忌
聽了陳醫生的話,高老師進行規范的治療,并注意合理飲食,很好地控制了血壓,身體有了明顯好轉。暑假要到了,本來計劃帶孩子出去旅游的他,擔心外出對身體有影響,一時難以定奪……
相當一部分高血壓腎病患者害怕病情反復,不敢外出旅游。其實,只要注意以下事項,到了假期仍然可以選擇出游。
◆出游前應帶上適量的衣物,并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加減,以防止感冒。因為感冒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危險。
◆保證旅行中每日正常飲水。尤其是高血壓型的腎炎患者,長時間坐著和不喝水都會加重病情。
◆出游最好選擇到空氣質量好的地方去,盡量選擇登山、到海邊、到森林等活動。這些活動本身就能積極減少呼吸道疾病,防止感染。
◆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防止腸道傳染病。打噴嚏、咳嗽后要洗手,洗后用清潔的毛巾或紙巾擦干凈。外出客居賓館、旅店時,使用自己攜帶的洗漱用具。
◆旅游時,盡量避免接近動物,特別是鳥類。
◆晚上睡覺要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清新。
◆注意均衡膳食,增強自身免疫力。飲食盡量清淡,遵循腎病患者的飲食原則,不能因為出游在外而麻痹大意。
◆如果出游期間自己或旅伴有發燒、腹瀉、咳嗽、氣短或高燒不退的癥狀,或有腎病病情加重的癥狀,要果斷中止旅行,就地就醫。一定要服醫護人員的安排。
◆出游時的常見病主要是感冒、咳嗽、腹瀉等,應備有必要的藥物。如果自己用藥,一定要有充足的把握,不能濫用抗生素及腎毒性藥物。
◆出游時可以隨身攜帶一些旅行須知之類的小冊子,里面有關出行衛生方面的知識,可供在不能及時聯系到醫療單位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