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紅酒雞蛋湯,我有一份難以割舍的感情。偏愛它不只是因為它能驅(qū)寒治感冒,更是因為它體現(xiàn)了一份真摯的友情。
那年深秋,我和幾個同學(xué)相約周末去爬山,可在爬山的前一天我受涼感冒,所以失約。第二天,一位同學(xué)來看我,一進門就鉆進廚房,不一會兒端著一碗湯出來讓我喝,說是她治療感冒的“獨門秘方”——紅酒雞蛋湯。我一口氣喝完后就昏天黑地睡了一天,出了一身汗,醒來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原本堵塞的鼻子通氣了,渾身酸痛減輕了一大半,精神也好了。從此,逢人患了重感冒,我也如法炮制,得到不少贊許。在寒冷的季節(jié),有時即使沒感冒,我也會自己煮上一碗,暖暖的感覺從頭貫穿到腳心,也不怕冷了。
原料:紅葡萄酒250毫升,雞蛋1個。
做法:將紅酒倒入干凈的鍋里,用文火煮沸后打入雞蛋,用筷子將雞蛋攪散成雞蛋花,加入適量冰糖(白糖也可)調(diào)味即可。
這款紅酒雞蛋湯味道可口,是既能治病,又能增強人體抵抗力、預(yù)防心血管疾病的良方。此方只適用于風(fēng)寒型感冒,且感冒癥狀初起時飲用效果特佳。
荸薺:生食是水果,
熟食成“涼”藥
□ 浙江紹興韓文梅
上火,是一年四季都時有發(fā)生的現(xiàn)象,常表現(xiàn)為口干、咽痛、牙痛、干咳、小便黃赤、大便秘結(jié)、煩躁等。應(yīng)對上火,我常用荸薺加竹葉煮湯食療,效果很好。
方法是取淡竹葉100克,荸薺500克,一同煮湯。放涼后棄竹葉,食荸薺,分次飲湯。
這個食療方取材容易,制作簡單,效果顯著。小時候我生長在農(nóng)村,那時的農(nóng)村缺醫(yī)少藥,遇到夏季上火不適,母親常常就地取材,在小竹林里摘一把嫩竹葉,煮一罐荸薺竹葉湯給我降火。耳濡目染,我從母親那里學(xué)來了這個食療方,一直沿用至今。
方中荸薺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濕化痰等功效,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病菌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荸薺生食是水果,熟食成“涼”藥,將荸薺再加清熱解毒的淡竹葉一起煮成荸薺湯食用,更增強了清熱瀉火的功效。而且湯喝起來有淡淡的竹葉清香,熟荸薺吃起來脆生生、甜津津,連不愿吃藥的孩子也喜歡當(dāng)零食吃,既清熱瀉火,又品嘗美味,可謂一舉兩得。
食療佳品
——川芎炒螺肉
□ 四川南充胡伯純
我雖家住四川,但卻愛上了一款海味,這就是海螺肉。海螺肉肉質(zhì)肥美、營養(yǎng)豐富,含較高的蛋白質(zhì)、無機鹽、多種維生素,其性味甘涼,清鮮適口,并具有清熱解毒、明目等功效。我吃海螺肉的時候,喜歡在“海味”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一款“山珍”——川芎。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fēng)止痛、開郁燥濕等功效,能擴張冠狀動脈,增進冠脈流量,緩解心絞痛,并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川芎與海螺搭配,正好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
原料:川芎10克,海螺肉300克,植物油35克,料酒、食鹽、味精、姜、蔥各適量。
制作:川芎浸軟、切片,海螺肉洗凈切片,姜切片,蔥切段。將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倒入植物油,燒六成熱。下入姜、蔥爆香,再下入海螺肉,炒至變色時再下料酒,炒熟,最后加入鹽、味精即成。
這道川芎炒螺肉營養(yǎng)豐富,具行氣活血之功,還有出人意料的減肥功效,是現(xiàn)代人不可多得的食療佳品。
紫菜雞蛋降壓
□ 四川成都何錦書
我今年71歲,患高血壓已經(jīng)十多年,血壓曾高達195/105毫米汞柱,心腦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今年以來,我開始用食療的方法輔助降壓,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近半年血壓逐漸回降,一直保持著良好狀態(tài)。而且我頭腦清醒,身心愉快,生活充滿活力。現(xiàn)在把我的兩道食療私房菜推薦給高血壓病友們。
紫菜蒸雞蛋
原料:紫菜10克左右,雞蛋1~2個,鹽、味精、調(diào)和油少許,溫開水(15℃左右)適量。
做法:將紫菜撕成絲,水中發(fā)透后瀝干水分,雞蛋打入碗中,與紫菜、鹽、味精、調(diào)和油攪勻,再摻入適量溫開水,放入鍋內(nèi)隔水蒸15分鐘左右(最好在上面放一不銹鋼蓋)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養(yǎng)血,降低血壓。
紫菜炒雞蛋
原料:紫菜20~30克,雞蛋2~3個,植物油50克(1兩),鹽、味精少許。
做法:先把紫菜發(fā)透后撕成絲,并瀝干水分。再將雞蛋打入碗中,與紫菜、鹽、味精調(diào)勻待用。鍋置于武火上燒熱,加入植物油至六成熱時把調(diào)好的材料倒入鍋內(nèi),隨后改小火,將雞蛋煎熟即可食用。
功效:補腎養(yǎng)血,降低血壓。
這兩道菜都是圍繞紫菜、雞蛋做文章,取材容易,制作簡單,而且價格也不貴。兩道菜交替食用,也可同時食用,每日1~2次。持之以恒即可見效。
(編者注:這兩道菜只起輔助治療作用,不能代替降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