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日,公安部發布了新《機動車登記規定》,該規定對汽車改裝外觀、內飾和發動機方面作出了一些較明確的規范,這對國內喜好汽車改裝的車迷和從業者來說,不亞于一次歷史性的“登月行動”。
近年來,汽車改裝行業一直是在灰色的邊緣地帶緩慢發展。很多時候,原有的交通法規制約了車主的改裝需求,限制了改裝行業的發展。無論是改裝車迷還是改裝從業者,無不對原有法規的滯后頗有微詞,對各地政府指導市場的差異性左右為難。新《機動車登記規定》增加了許多人性化的革新之處,此次在全國范圍內的正式實行,可以說一下子刺激了改裝行業的發展。
革新一:放寬改裝范圍
新規定的第十條明確規定:“辦理變更機動車車身顏色、更換發動機、車身或車架無須事前申請。變更后,應在10日內到車管所辦理變更登記。發動機只能更換同型號或國家《車輛產品目錄》公告選裝的型號。機動車噴涂、粘貼標識或者車身廣告,不得影響安全駕駛”。
新規定中還規定:“在不影響安全和識別號牌的情況下,機動車下列情形的變更,可以不到車管所辦理變更登記:1.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加裝前后防撞裝置……3.增加機動車車內裝飾。”
這些規定是大膽和創新的,這意味著在安全的前提下,只要車主喜歡,愛車的車身可以噴成任何顏色(不得噴涂警車、救火車等特種車輛顏色),全車換上彩繪圖案都沒有問題。原先敏感的改裝發動機方面,也被解開了一部分限制,車主可以更換《車輛產品目錄》中的任一型號發動機,也就是說,可以將寶來1.6L的發動機換成1.8T的發動機。
過去不允許更換發動機或車身、車架,現在終于得到許可,并且在不關乎安全的車內內飾部件上也完全放開了管制,這也說明我國的汽車相關行業的發展進一步與國際上改裝行業發達的國家接軌。
革新二:簡化改裝登記手續
在舊規定中,假如車主想改變車身顏色,那么必須要在改裝前填寫《機動車變更登記申請表》,并向所在地車管所遞交申請,并在審批通過后方可進行改裝。改裝完成后再需去車管所重新登記相關改動信息,重新拍照、打印新行駛證。
但是在新規定中,我們看到了政府“以人為本”的改進,10月1日后車主如需改變車身顏色、更換發動機、更換車身或車架,可于變更后10天內直接向車輛管理所辦理變更登記。車管所須在受理當天內為車主辦理相關手續,包括在機動車登記證書上簽注變更事項,收回行駛證,核發新行駛證。這些改進無疑加快了車管所的辦事效率,減少了車主的“跑腿”次數,愿意改裝的車主也不再因為“怕審批不通過”、“來回跑腿麻煩”而懼怕改裝了。
革新三:改裝需提交安全證明
雖然內容放寬,手續簡化,但對改裝車的規范仍有嚴格要求,新規定的第十一條標明:“申請變更登記的,機動車所有人應當填寫申請表,交驗機動車,并提交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行駛證”。特別對于改裝車輛發動機、車身或者車架的,還應當提交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
這項規定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汽車改裝后的安全要求,并且新規定通過實際檢測鑒定的方式來限制改裝更令人信服,遠遠比“簡單粗暴”的“一切禁止”要人性化和合理化得多。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知名改裝店,發現所有的改裝圈內資深人士早就期盼,并非常支持新規定的實施,他們紛紛表示:所有參與者都能在規范下進行,這對改裝行業和改裝車迷都是有益處的,有資質的從業者能夠更好的經營,剔除一些不負責任的人,而車迷也能放心地去改裝,并獲得完善的服務。這就像世界頂級的F1賽車,所有參與者都在FIA的規定下研發改造車輛,在同一個游戲規則下競爭才能令整個賽事更加令人著迷。
雖然與4年前的舊規定相比,新規定放寬了對汽車改裝的限制,更加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精神。但是針對汽車改裝,這項新規定還有很多不足和模糊之處,有不少車迷和從業者認為,這項新規定還只是停留在“政策指向”的層面,跟目前實際的改裝方式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對外觀方面的包圍、輪圈、輪胎改裝;操控方面的減振、剎車改裝;以及動力方面的渦輪改裝等方面還沒有更加細化的規定。
我個人覺得大家都不要失去對汽車改裝立法完善的信心,我們的鄰居——汽車行業發達的日本,也是經過大約10年的時間才推出了一套比較完備的法律規定的。事實上,政府也不“傻”,假如汽車改裝發展安全、迅速,那么誰會對每年大約百億元成交額的汽車改裝坐視不理或“一棒子打死”呢?這一次新法律給汽車改裝松綁,相信不會太久,汽車改裝的盛世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