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林路上,在中國的最北端,在曾經發生過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的地方舉行拉力賽比賽,這些都是我未曾想過的事情。而今天,跟著慶洋車隊,我來到這因河水如墨而得名的城市——漠河,參加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漠河站的比賽,從這個歷經20年建造的新城市里,開始了CRC的又一站旅程。
剛剛奪得漠河站國家組比賽冠軍的劉斌和亞軍秦法偉,同其他車手一樣,捧著獎杯回到車隊一起去慶祝。這時的他像個血氣方剛的年輕小伙,完全沒有了數天前高手備戰的氣勢。推杯換盞,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而我們似乎都回到了比賽中,秦法偉如同還狂奔在沙石路上,他心有不甘的看著獎杯,說:“原本慶洋車隊的計劃很好,計劃車隊在2008年領跑國家杯(2.0L排量)組別的比賽,結果我們跑得比去年還辛苦,愣是讓1.6L排量的小車在后面追著我們跑,甚至在幾個賽段比我們還快,我們跑得太辛苦了。”
的確,漠河的賽道大直道太多、道路太窄、開起來速度太快,那幾乎就是中國這些賽車場地里最快的一條賽道。所有的賽車手在這里都認同一句話,那就是一個賽車手的“膽兒有多大,車就有多快”。
出于安全考慮,中汽聯在比賽中限制了車速,很多高速賽道被取消,而多數車手都在由大直道進入彎道的賽段選擇了快進快出的戰術過彎。可惜慶洋車身偏重,盡管在賽道中盡量少踩剎車,老秦依然覺得很難控制賽車、比賽間隙他經常看著手機里雙胞胎女兒的照片,這個在賽道上馳騁的鋼鐵男人也有一絲柔情,身為父親的他曾偷偷問過我,是不是他和劉斌這幫車手都老了?
畢竟中國賽車界新生力量上升速度較慢,這一點上我們還沒有能力同世界接軌,而國外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賽車手基本上都已退役,也難怪老秦會有此疑問。但是我不認為老秦真的“老”了,從他1998年踏進海駕參加拉力培訓開始,他的人生就像一顆被點燃導火索的火箭,經歷10年賽車風雨之后,他捧回的是無數的獎杯,而在未來,我依然相信他會給自己和慶洋車隊帶來更多的獎杯和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