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的平民化就是以平民的視覺發現和報道觀眾喜聞樂見的新聞,以百姓的角度來確定新聞的價值標準,以百姓的認知興趣、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作為傳播內容和中心,力求把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學習及喜怒哀樂等作為報道的主題,使觀眾在樂于接受所傳播的新聞信息的同時,了解和認同報道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這種百姓本位意識的強調,以市民百姓的生活為新聞采編點的做法,在一定范圍內建立了欄目與民生對象之間的貼身定位,消除了媒體與民生對象之間的傳統距離,使電視作為一種大眾化的商品,能夠較深地、較廣泛地贏得民心、占據市場,從而成為傳媒市場的主流,因此,如何以人為本,聽民聲、達民意、近民情、贏民心,彰顯新聞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就成為武漢市電視新聞媒體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2005年9月10日,全國第一個以“百姓”命名的電視民生新聞直播欄目《百姓連線》亮相武漢廣電新聞綜合頻道,《百姓連線》始終以“連線為民、為民連線、連線連心”為宗旨,致力于搭建黨和政府與百姓溝通的橋梁,以建設和諧社會為己任,打造解決百姓生活難題的平臺,成為武漢市電視新聞平民化的標志。該欄目不僅開通熱線電話85761111,與觀眾24小時保持聯系,還牽手“12345市長專線”和市糾風辦,共同搭建溝通和解決問題的平臺,將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反饋到相關職能部門,促進問題和矛盾在溝通、交流中得到解決。《百姓連線》還與《行風連線》建立互動機制,50多家職能部門和公用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陸續走進《百姓連線》直播室,直接受理百姓的咨詢和投訴,接受市民對行業風氣的評議。2007年5月12日,推出了長達兩個小時的《百姓連線》特別節目《行風面對面》,15個職能部門的負責人集體走進直播室現場辦公,900多個熱線投訴件件有回音,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百姓連線》還對武漢561路公交車司機被打事件進行全程關注,將新聞播報、場外連線采訪、嘉賓現場訪談、傾聽觀眾意見等多種直播形式有機銜接,由事實到評論,由反響到深思,由感性到理性,在傳播和互動中,給受眾以啟迪,給社會以警示,彰顯了《百姓連線》欄目的百姓視角和百姓情懷。
《百姓連線》欄目的火熱,主要原因在于將鏡頭對準百姓和弱勢群體,以最具平民化的視角提取故事元素,內容更加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更多體現民生、民情、民意。因此,今后武漢市電視新聞應繼續堅持平民化發展方向,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平民化色彩。那么,要實現武漢市電視新聞的平民化,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題材平民化。電視新聞題材平民化,自然就會得到百姓的關注。從目前來看,平民關注的題材很多,從經濟生活到社會事件都已融入了市民的生活中。但是,最受關注的無疑還是生活中的身邊事。《百姓連線》從創建之初就深受老百姓的歡迎。究其原因,首先便是該欄目報道的內容全部離不開百姓身邊的吃、喝、住、玩、行,并服務于百姓,幫助解決生活難題,使得這個欄目熱線電話不斷,領導支持,群眾信任。其次,該欄目對批評性或焦點性事件的報道,也備受社會各界和市民的關注,從而使收視率大大提高。
心中要有百姓。記者心中要裝著老百姓,就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擷取素材,以平等交流的姿態,講生活中真實的故事,像春雨般消解觀眾的疑難,滋潤觀眾的心田。杜絕口號式的說教,將政治、道理、行為規范、道德準則化解為日常生活的平常事、平常行為和平常話語,讓觀眾從觀察、體驗和思考中得到啟迪和教育,讓觀眾能從一個人的生存狀態、思想觀念、心理活動等多個層次上去產生感悟,從一件普通的小事上去體驗深刻的哲理。《百姓連線》成為第一個以“百姓”命名的電視民生新聞直播欄目,體現了電視新聞節目采編人員的創作思維和價值取向。電視新聞節目要贏得受眾,播出形式也十分重要。《百姓連線》的節目形式多種多樣,有飛字、節目抽獎、短信評獎等,而且同期聲較多。這樣的播出形式使該欄目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贏得了較高的收視率。
尊重被采訪者。記者的平民意識還應體現在與民平等的采訪視角,與被采訪對象的平等交流上。我們有時候在電視新聞中看到這樣的場面:記者在和被采訪對象面對面時,有意無意地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架勢提問題,有時感覺像“審問”。在實際工作中,采訪記者要放下架子,甩掉包袱,以一個普通平民的視角,報道大眾在尋找生活的意義與目的,從普通百姓平凡的生活中尋找不平凡。從電視記者的角度講,要實施新聞的人文關懷,首先就要以平民化的價值取向和平視生活的視角來觀察社會,思考問題,組織報道。要做到與民平等,還要求記者在訪問時的情感、動作、語言、身體姿態隨著被采訪者的情緒波動而變化,或表示鼓勵,或表示同情,這樣才能使被采訪者感覺到記者是關心自己的,從而獲得鼓勵與安慰,這樣的采訪也容易達到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文君、成建華:《論平民化新聞的生命力所在》,《新聞采編》,2007(3)。
2.舒聯眾:《電視民生新聞應堅持平民化避免媚俗化——兼評湖北武漢地區民生新聞的發展現狀》,湖北經濟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2)。
3.王革生:《平民化:21世紀電視新聞記者的采訪理路》,《運城學院學報》,2004(8)。
4.武漢電視臺網站,http://www.whbc.com.cn.
(作者單位:武漢市廣播電視局江漢管理處)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