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跟幾個朋友聚會,席間的談話總會在不知不覺中轉到他們各自的上級,小A抱怨自己懷才不遇,明明是名校的高材生卻得不到上級的重視與重用;小玲鄙視著公司的某某同事對上級的阿諛奉承,結果上級倒是照單全收,那位同事正在扶搖直上;還有一向脾氣火爆的小亮正為前些天頂撞了上級而后悔不已……最終,我們的聚會成了“上級批斗大會”,進而就聽到了大家異口同聲地感慨,跟上級相處怎么這么難呢?我怎么就遇不到個好點的上級呢?
誠然,對每一個身處職場的人來說,自己的上級往往是無從選擇的,既然你進了這家公司,從事了這份工作,那上級是誰,學識深淺,高矮胖瘦,你喜不喜歡都無法由你來決定。每個人都希望可以遇到一個能夠賞識自己、喜歡自己的上級,因為這意味著你將有一個比較輕松的工作環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有不少晉升、加薪和發展自己創造性的機會。相反,如果上級不喜歡你,而你又不懂得和上級相處的話,就只能無止境地抱怨著,像我的這些朋友一樣,甚至最終你只能離開現有的工作,去尋找別的工作崗位,并期望上天眷顧能讓你遇到一個喜歡你的上級。殊不知這種期望只能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愿望,遇到了算你的幸運,遇不到也是正常。與其在不斷的痛苦中等待和尋找一個喜歡自己的上級,倒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為什么上級不喜歡我?怎樣與上級相處才能讓上級喜歡、重用呢?
讓上級喜歡你,從了解上下級關系開始
上級與下屬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朋友?顯然不是,上級更多地代表的是公司的利益,而我們是勞動者,勞資雙方向來是對立的;而且你要知道,很多可以跟朋友講的話,對上級是不能講的。
敵人?雖說上級常常站在我們的對立面,但很多時候他也是給人打工的,我們跟著上級一塊干工作,為的也是我們共同的利益,而且上級也會關心我們,還會給我們指導工作,怎么可能是敵人呢?
非敵非友還是亦敵亦友?究竟上級與下屬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呢?
在當今的社會,上級與下屬可以說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而且他們之間的依存程度很高。下屬要依靠上級,因為只有上級對下屬工作的認可,才能令下屬得到自己需要的薪資、晉升或者個人發展;反過來,上級也依存于下屬,只有得到下屬的支持,依靠下屬的力量,上級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報酬以及在組織中的地位,并要通過下屬的勞動換來組織期望的目標。
下屬依存上級,他就必須要聽從和按照上級的指示來做,不斷貫徹上級的意圖,執行上級的政策;但是,下屬依存上級的同時,也要有一定的獨立性,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對問題的見解,如果上級的指令有錯誤時,下屬要能獨立思考,及時地為上級提供改進的建議,并由上級做出決斷。
下屬與上級之間的這種關系模式,一方面,決定了任何一個上級都會喜歡那些能夠忠于自己、愛戴自己、能夠服從自己指揮的下屬,只有下屬學會忠誠,才可能得到上級的重用和提拔;另一方面,好的上級也不會喜歡唯唯諾諾,凡事沒有自己主見的下屬,對一個好的上級來說,他希望可以聽到來自下屬的意見以幫助他改進決策。只要下屬能在適當的時機以委婉的方式提出合適的建議,就會受到上級的歡迎。
此外,從跨文化心理學的角度看,中國是一個權力距離非常大的國家,也即在工作中,上級與下屬之間的社會距離是很大的。這意味著在中國文化下,人們特別看重領導者的權威,任何時候領導者都要保持自己的權威,而做下屬的也要幫著自己的領導維護權威。因此,聰明的下屬在日常的工作中,絕不會做出任何有損上級權威的事情。
既然文化已經決定了下屬與上級之間的權力距離很大,那么,在與上級的交往中,必然不宜走的太近,即便有些上級會在生活中樂于放下身段,將下屬當朋友一樣看待,雖然做下屬的可能很感動,也會對上級示好,但是,自己心里一定要清醒,時刻注意與上級交往過程中保持適當的距離。一旦你與上級的關系太過密切,一方面可能會招來同事的嫉妒與排擠,另一方面,由于這種密切的關系,你很可能卷入上級的私人生活,知道了他很多私事和秘密,即便你沒有四處張揚,即便這些都是上級主動跟你講的,但一旦有一天他發現你的存在對他造成了威脅時,你的晉升、發展機會乃至你與上級所謂的友情也可能會成為泡影。
探究上級心理,學會相處之道
了解了上級與下屬之間的關系,我們還要思考一下,上級在與下屬交往中的心理需求是怎樣的,他在想什么,又想要什么。如果做下屬的總是能夠滿足上級的心理需求,那他自然會關注你、喜歡你了。
上級的心理需求是怎樣的呢?其實,無論怎樣,上級也是人,是人就會有需要,特別是高級需要,比如尊重需要、成就需要等,上級也不例外。而你是不是能夠適時地滿足他的這些需要,將會影響著上級是不是會關注到你,進而喜歡你。
當你鄙視那些喜歡“拍馬屁”的同事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為什么上級會買他的帳,難道上級都是昏了頭了?其實不然,事實是上級也需要贊美和尊重,就好比你希望經常獲得上司的表揚、贊美一樣。因為對任何人來說,表揚和贊美可以滿足他們被尊重的需要。

當然,與我的朋友小玲一樣,很多人都認為專門說奉承話是厚顏無恥,阿諛恭維地討好上司就是拍馬屁,因而恥于為之。事實上這都是粗淺的認識,真正的“拍馬屁”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贊美別人,恭維別人。比如,當上級在發表言論時,有意無意地露出佩服的樣子,微微點頭,再加上適當的反應,上級就會知道你很有誠意。記得不一定要當著上級的面直接給予夸贊,因為這很容易招致周圍同僚的輕蔑,倒不如在上級不在場時說,這些贊美終有一天還是會傳到上級耳中的。
成就感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孜孜以求的,我們工作希望取得成績,因為這不僅可以帶來薪資收入,更主要的是可以給你帶來成就感,讓你體會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對上級來說,其工作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下屬,而對下屬的管理效果如何則是其成就感的一個重要來源。那作為下屬,我們也可以在工作中通過與上級的積極互動來滿足其成就感的需要。
首先,作為下屬,要學會多請示多匯報,讓上級隨時知道你的工作進展。要知道,任何上級都希望自己時刻能把握下屬的動態,知道自己的下屬在忙些什么。因此,與其等著上級自己來問,不如主動一些,隨時將自己的工作進展向上級做匯報。一方面可以讓上級了解你的工作動態,另一方面可以讓上級知道你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及時地給予你指導和幫助。要知道,上級都是十分愿意解答員工的問題并給予指導的,因為這可以令他非常有成就感。特別是工作中遇到關鍵之處,多向上級請示不僅可以在上級面前主動爭取表現,也能保證你順利做好工作。聰明的下屬善于在關鍵問題上向上級請示,征求上級的意見和辦法,把上級的意見融入到工作中去。一來工作中不會出錯,二來上司也由此滿足了他的成就欲,你自己又做出了成績,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前面也提到,在中國文化背景下,領導者非常注重權威的樹立和保持;同時,中國人也非常強調面子文化,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既不能讓自己丟了面子,同時也要注意保全他人的面子,最好是能夠增加自己和他人的面子。
在上級與下屬的關系中,同樣要注意這個面子的問題,特別是上級,他要保持自己在工作上和下屬心目中的權威地位。而作為下屬,則要心領神會地幫助上級維護其權威和面子,絕不能損害了他的權威和面子。
像我之前提到的朋友小亮,就因為當眾頂撞了上級而陷入了悔恨之中,要知道,他的這種行為已經嚴重地損害了上級在人前的權威和面子,我們不要指望上級都能夠寬宏大量地忘記這樣的“小事”,要知道這樣的小事足以讓上司的自尊和權威地位受到巨大沖擊,即便你事后道歉,上級也能表示原諒,但這根刺已經扎在他心里,有可能你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葬送了自己在這家公司的前途。因此,作為下屬,要時刻銘記維護上司良好的形象。不要在公眾場合攻擊和對抗上司,不要讓他下不了臺。即便上司真的有錯,或者你認為有必要指出上司的不足,也要選擇一個適當的場合,委婉地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此外,作為下屬,可以為上司獻計獻策,但不要邀功。不管你的能力有多出眾,你都要學會合理展現。比如,在開會前向上級介紹新信息,使他掌握自己工作領域的動態和現狀,并讓他在會上談出來,而不是你自己在開會時炫耀本事;在更高一級的領導面前展示你的成果時,要謙虛地把功績歸于上級對你的指導。
做好你自己
當我們想方設法琢磨與上級的相處技巧、“投其所好”之時,也不要忘了:這些都是“標”,而做好你自己才是“本”。
也就是說,作為下屬不能只是虛有其表,做表面功夫。畢竟,上級在評價下屬的時候,依然要看他的真才實學和工作績效的,只有又有本事、又懂得這些相處之道的下屬才最能打動上級的心。因此,要想讓上級喜歡并重用,你還要拿出真才實學來。
作為下屬,要不斷學習工作領域內的新知識、新動態,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同時要學會思考,如思考現有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中的問題,看看能不能提供改進方案等。學習和思考的積累,可以讓你在關鍵時刻在上級面前展露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此外,光有能力和才華還不夠,你還要學會自我推銷,否則就會像小A一樣懷才不遇。想成功的自我推銷,你首先必須能認清自己的優缺點或強弱勢,并能多用心努力學習,取長補短,使自己成為本行的專家及做事能手;然后,要用心抓住適當時機,展現自己的才華與能耐,甚至在合適的時候根據自己的才能向上司爭取做事的機會,讓別人在很自然、無抗拒的情況下,樂于接納你,甚至肯定和支持你。要記住,自我推銷不等于在別人面前賣弄才華或吹噓自夸,因為后者很容易引起別人尤其是上級的反感或產生不好印象,最后反而自取其辱、不得人緣,在職場中難有發展的余地。
總之,上級是決定你晉升和未來職業發展的關鍵人物,與之相處的好壞,甚至能否讓他喜歡你,將決定著你未來的發展前途。作為下屬,可以學習一些相處的技巧來“取悅”上級,但更重要的是,要信任和尊重上級,在工作中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不斷學習,并發揮所長,成為上級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