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許多大學生紛紛走出象牙塔,來到社會做兼職。除了家教、餐館服務員等“傳統”崗位上繼續活躍著他們的身影,一種新興的職業——“網絡短工”,因為更能體現年輕人的智慧和創意,而成為大學生暑期打工的新選擇。
“網絡短工”是一種新興的工作方式,由用人方在互聯網上發布工作任務,求職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專長承攬相應的任務,如果工作完成得出色,就有機會領取到懸賞工資。與全職的工作相比,“網絡短工”有三大特征:第一,按工作任務計算收入,個人可以靈活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不喜歡白天工作的人也可以“黑白顛倒”,利用晚上的時間來完成工作。第二,可以身兼數職,能夠在不同的工作和生活場所轉換職業角色。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也可以使收入得到提高。第三,個人興趣和賺錢可以“完美結合”。在賺錢的同時可以經營一份興趣,或者鍛煉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長。
然而,雖然“網絡短工”可以使求職者免去參加現場招聘會之苦,但是網絡求職,尤其是通過網絡尋找兼職,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大學生在選擇“打網絡短工”的時候要慎重。
首先,應該以發揮專業特長為主。不同于做家教,或者去麥當勞、肯德基做服務員,幫人制作網頁、翻譯資料、撰寫文案等方式的“網絡短工”不需要去公司或者客戶的家里上班,甚至不需要與人面對面地接觸,這樣也就少了些積累社會經驗的機會。所以,如果選擇“網絡短工”來度過假期,大學生更應該注意選擇那些與自己所學專業相關的工作,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并以學習經驗為主,這樣有利于畢業后的迅速就業。
其次,要積極主動、量力而行。利用假期時間尋找兼職的大學生具有年輕、文化程度高和適應能力強的優勢,但同時也存在經驗少、時間短的弱點。因此,在求職時,應根據自身的特點揚長避短。大學生們選擇“網絡短工”時要抓緊時間、抓住機遇。因為假期有限,開學后還要投入繁忙的學習生活中,大學生求職時應該給自己準確定位,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從而錯失工作機會。同時,大學生假期求職時應主動避開那些技術要求高、看重經驗的工作,因為大學生的技術和經驗相對缺乏,承攬這樣的工作可能會力不從心,最后可能導致工作完成質量差,這樣不僅拿不到報酬,對自己的信心也是不小的打擊。此外,最好不要選擇那些工作量相對較大的工作,否則可能會因為自己的精力不夠而影響工作進度。
最后,要謹防受騙。由于我國還沒有針對網絡職介相關的法律法規,而網絡求職難免有虛假信息,因而這種求職方式風險很大,一旦受騙很難維權。有的大學生通過網絡找到一份工作,但是用人方卻以工作完成質量差等理由并不按照事先約定付給相應的工作報酬;有的用人方會臨時加大工作量,如果大學生不能按時完成也會被克扣工資。這些情況就給那些準備“打網絡短工”的大學生敲響了警鐘:一定要擦亮雙眼,提高警惕,盡可能選擇那些互聯網上網友評價高的企業或個人發布的“打工訂單”,最好還要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實對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