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變法
從最初“要個報表都要不來”的尷尬起步,魏新是如何帶領方正集團在“賣PC如賣大白菜般”的時代里,取得那些令人艷羨的利潤數字的?
時光回溯到5年前。
當“魏新版”的方正在兩年間先后收購了浙江證券(方正證券前身)、蘇鋼、西南合成、珠海多層(PCB)……之后,旁觀者會越來越迷惑:“方正到底要變成什么?”于是,“方正的真相”變成了坊間熱議的話題。而在之后的近5年時間里,方正集團,特別是這一切變革的決策者——魏新的刻意低調,更使這一切都變得撲朔迷離,而方正集團也似乎變成了一艘潛入水下的新造航母,離開了媒體的視野,鮮有人知道其航行軌道。
在這近5年的時間里,方正的公開信息,僅有幾篇“演義味道”(魏新語)的商業報道。
然而,攜帶2007年440億的營業收入,以及2008年的幾個重要戰略的實質性推進,魏新似乎正帶領著成熟版的方正“浮上水面”,“搭上改革開放三十年之風”,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之中,以另一種姿態在高歌中猛進。

成熟版方正
既沒有進入暴利行業,又沒有跟隨聯想,方正憑借什么成功?
10月10日,魏新收到了珠海PCB負責人的郵件:9月,珠海PCB完成銷售收入1.29個億,利潤2400萬。
18.6%的利潤率,在這個“賣PC如賣大白菜般”的時代里,是一個令人艷羨的數字。珠海方正科技多層電路板有限公司(簡稱PCB或珠海多層)是方正集團于2003年并購的高科技企業,在魏新“方正變法”早期即提出的IT硬件發展“三步走”戰略中,PCB屬于方正IT主業硬件領域發展的第二階段主力企業。在彼時初創的“三步走”戰略中,方正在“變法”初期仍以PC及相關業務為主,中期以PCB業務為主,遠期以芯片等高新技術業務為主。方正在并購珠海PCB之后,位于深圳的芯片企業也在2006年10月投產。
不久前的7月28日,中國本土首款TD數字電視手機——酷派6168問世,而方正PCB正是此款手機的唯一主板供應商。
這在2003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實際上,在魏新接手方正之時,方正的科技研發已經鮮有作為,方正激光照排一統天下的時代已成明日黃花,彼時,尚睡在壟斷迷夢中的方正集團,感興趣的正是盲目的多元化投資。集團市場管理混亂,科技研發滯后,人事地震頻繁。
而經過魏新內部“變法”與外部的“合縱連橫”,中間加上一些戰略的微調和適當的戰線調整,2004年的方正已經基本具備今天的雛形——以IT和醫療醫藥為主業,橫跨鋼鐵、證券,產業和資本兩個輪子一起轉。
進入2008年之后,在重慶建設醫藥制造基地、收購武漢國藥進入流通領域,北大國際醫院的建設也在按計劃推進,終于使得方正的醫療醫藥產業戰略有了落腳點——更確切地說是浮現出了獨立、完整的產業鏈。這在魏新看來,是“實質性進展”。
至此,人們可以看到,實際上,方正既沒有像部分企業一樣,將主戰場轉型房地產等暴利行業,也沒有如外界之前猜測的那樣,采取跟隨聯想的戰略,押寶于“紅?!?,做規模效應的PC銷售。
如今,以中上游高附加值為主的IT制造業,占據了方正60%的營收規模,而魏新煞費苦心醞釀多年、即將完整現身的醫療醫藥產業,則將會是方正新的盈利引擎。
加之證券產業的推進——全國第一例成功的,政府沒有出錢、由企業出資、采取非破產方式的市場化重組案例——方正證券、泰陽證券的重組合并;以及自2005年券商引進外資暫停后重新開閘第一例——今年6月剛剛獲批的與全球金融領先機構瑞士信貸集團的合作運營。
一個成熟版的方正呼之欲出。
內外“變法”
魏新接手的方正,是一個糟糕的攤子,“我當時要個報表都要不來?!?/p>
在水下潛行、厲兵秣馬的近5年時間里,方正走過的歷程可以作為商學院的經典案例。
“中國第一校企”、“中國第二大PC制造企業”是方正在中國商業生態中的現實描述。然而,微薄的行業利潤以及與“第一大”的巨大差距,使得這個名頭并無與市場規模相稱的實際意義。魏新在2001年上任伊始便謀求突圍。
2001年10月,在魏新正式擔任集團董事長前夕,他向董事會提交了一份報告——《關于方正集團發展戰略的思考和企業文化重塑的報告》。魏新對《英才》記者坦誠,如今的方正產業架構早已在《報告》中提出了設想。當時,“空降兵”魏新一個個說服了方正高管,在獲得正在病重期間的王選的書面肯定答復后,魏新開始了內外“變法”。
魏新領導的這場企業變革,或許會使你想到杰克#8226;韋爾奇上任后給通用電器帶來的巨大變化。1981年12月8日,已經上任CEO 9個月的韋爾奇飛赴紐約,第一次與華爾街的分析家們見面。在紐約第五大道皮埃爾大酒店新裝飾的大廳里,他第一次向公眾闡述了自己將把通用帶向何處?!拔彝读艘幻墩◤棥保f爾奇在其自傳中寫道。
當時,整個通用公司“內外沒有一個人能感覺到危機的到來。無論是資產規模還是股票市值,GE都是美國排名前十位的大公司,它是美國人心目中的偶像?!敝蟮臄的陼r間里,杰克#8226;韋爾奇便強力推進他著名的“數一數二”商業戰略,縱橫捭闔,成就了通用90年代的奇跡。
實際上,正當魏新于2001年拉開“方正變法”的大幕之時,大洋彼岸的韋爾奇發動了自己離任前“最后的戰役”——收購化工、飛機制造企業霍尼韋爾440億美元的資產——這是當時世界工業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并購。
杰克#8226;韋爾奇是魏新最欣賞的企業家之一。然而,魏新“破舊”遇到的阻力比韋爾奇要大得多。他接手的方正,是一個糟糕的局面——內部管理混亂,財務各自為政,盲目投資,人事更換頻繁?!拔耶敃r要個報表都要不來。”魏新說。
于是,魏新抓住主要矛盾,在全集團推行“五個統一”——品牌、財務、投資、人事、內控。
魏新的大刀闊斧自然導致了高層的分歧,人事變動引起了外界對方正的改革前景以及魏新與北大校方的信任關系的猜測,比如在2004年魏新辭去方正科技總裁時,就流傳著“明升暗降”的說法。
人們猜測的事情并沒有發生。在魏新的強力改革下,方正的破與立幾乎同時進行。方正集團現在除激光照排、PC以外的主要業務,幾乎都是在魏新上臺后的頭三年布局的。然而,經過三年擴張后,方正開始審時度勢收縮戰線。2004年初,方正還開始從金融領域收縮戰線,逐步撤出城市商業銀行領域。
“盲目不好,方正要有所不為”。魏新說。
談到正在建設中的北大國際醫院,對魏新而言,那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建成后的北大國際醫院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單體醫院。
魏新告訴《英才》記者,雖然醫藥(醫療尚未開始)部分營收目前只有“二三十億”,但是,這并不影響它未來成為方正集團的兩大主業之一。在魏新看來,幾年前收購西南合成之時,有關“打造西南醫藥航母”的說法屬于“演義”,但是,依托未來的北大國際醫院,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必將是方正的另一個盈利引擎。
當最后被問到管理經驗時,魏新坦言,第一是要對人真誠;第二是有專業知識作為基礎,第三要能團結人,現在集團取得的成績應該歸功于整個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