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會助新能源車破局
7悅耳11日,中國本土汽車企業向北京市相關部門交付使用了近500輛奧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其中包括奇瑞A5混合動力車,長安杰勛混合動力轎車,一輛集團奔騰混合動力轎車和混合動力公交車。上汽集團燃料電池轎車等。這意味著北京奧組委“綠色奧運”的承諾進一步得到了踐行,新能源車也開始借助北京奧運會會展出現其強大的市場前景。
在北京奧運會后,將有更多的混合動力車型進入中國,同時自主品牌的混合動力車型也將走向市場。而北京奧運會對新能源車的大規模采用,有望成為自主品牌反敗為勝的良機,將成為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破局的一個關鍵。
俄羅斯超越德國成歐洲第一車市
統計數字表明,俄羅斯汽車市場今年上中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41%。達到164.5萬倆,而同期德國汽車市場銷量為163萬輛,顯然俄羅斯已經超越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大汽車市場。事實上,俄羅斯超過德國,比此前有關機構預計提前了三年,之前的預測是:俄羅斯將在2011年成為歐洲第一大汽車市場,同時指出俄羅斯國內潛在的信用危機,道路建設投入不足等使用環境的問題,將會制約俄羅斯汽車市場的發展。
俄羅斯之所以成為目前“金磚四國”中光彩最為奪目的一塊,源于俄羅斯是個能源大國,其儲存有非常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近年來國際石油價格的大幅度攀升使得俄羅斯的腰包迅速鼓了起來,對汽車的需求也相應迅速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外國品牌汽車銷量占據俄羅斯市場的64%,但中國乘用車2008年上半年在俄羅斯的銷售大幅滑坡,在俄羅斯市場的占有率僅為1.3%。缺乏競爭力是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銷暈下降的主要原因。
保時捷成功收購德國大眾
7月23日,歐盟委員會正式做出決定,批準德國保時捷汽車控股份公司收購德國大眾汽車集團。
這顯然又是一個“蛇吞象”的典型案例。從規模來看,保時捷與大眾無法相比,但是保時捷能夠收購大眾汽車,其根本原因就是“近年來大眾集團的”經營不力為保時捷的收購行動創造了條件。保時捷與大眾合并后的公司取代大眾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企業。
新公司的成立對保時捷有一層特別的意義。實際上,保時捷收購大眾更為根本的挑戰在于如何避免收購一家量產車公司破壞了保時捷豪華車的高端品牌形象,后者正是之前保時捷大獲成功的根本,計市場定位而言,保時捷的高端定位與大眾的低端定位互補性很強,而且大眾公司計是老保時捷一手創建的。難怪很多人都懷疑保時捷的最終目標是獨自控股50%以上的大眾股份。
力帆變身合資企業
近日獲悉,去年未力帆集團與世界500強——美國國際集團(AIG)的《股份認購協議》已得到商務部批準。根據該協議。AIG以約9000萬美元認購力帆集團13.5%的股份,正式成為力帆集團第二大股東。此前,力帆集團已順利由民營有限公司成功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AIG是群球首屈一指的國際性保險服務機構,此次AIG入股的資金將用于力帆汽車、發動機、摩托車以及海外事業的發展等。
眾所周知,尹明善一直力挺自主,他的這次合資也自有其合理之處。一方面是因為尹明善選擇的合作對象AIG并非汽車企業。而且出讓的股份也不多,合資力帆仍可以發展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力帆在公司治理。資本多元化,國際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品牌經營和維護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AIG可以在這些方面提供豐富的經驗和強有力的支持。當然’力帆還可以借AIG的良好聲譽為其海外業務做鋪墊。
長安或將收購中興
近日,一條有關長安集團欲收編中興汽車的消息不脛而走,起因是長安集團副總裁一行訪問了中興,這是繼前年尹家緒造訪中興之后近兩年來雙方高層的首次接觸,據稱雙方主要是商討攜手進入美國市場的合作事宜。
按照有關人士的說法,長安的打算是先與中興合作,再圖謀收編,為自己增加一個皮卡和SUV生產基地。長安集團拓展海外市場的計劃由來已久,容量巨大的美國市場尤其對其有吸引力。而中興自三年前實施進入美國市場的計劃,雖然已經夭折,但該計劃一直沒有放棄。此外。長安還看中的是中興在細分領域的優勢,自]999年成立以來,中興汽車已成為國內皮卡前三強企業,已擁有三個整車制造工廠和一個產品研發中心,年產能達10萬輛。
實際上,對中興感興趣的不只是長安一家,據悉最近已有美國通用、一汽等諸多國內外汽車巨頭紛紛來訪。而另據消息稱,中興汽車內部財務狀況一直不好也是其“招蜂引蝶”的原因。
WTO裁決中國零部件政策違規
7月18日,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專家組公布了關于中國與美國、歐盟和加拿大三方汽車零部件爭端的裁決報告,報告認定中國對超過整車6。%以上的進口零部件按整車征稅的做法違反相關貿易規則。這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首次在貿易爭端中敗訴。中國商務部隨后表示,中國政府保留上訴權利。
實際上,由于大多數合資汽車公司的國產化率早已超過40%,較早進入中國的廣州本田及大眾汽車國產化率已超過80%,因此這份不利的裁決僅僅會對寶馬,奔馳等國產豪華車型產生影響。
針對此消息業內分析認為,這其實是個過時的裁決,最終裁決結果如何都已沒有什么實際意義,對中國汽車產業和汽車零部件的進口也不會產生什么影響。因為這個管理辦法起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它用法律手段給跨國公司妄圖通過CKD組裝瞞天過海偷逃關稅的行為以毀滅性打擊;二是它為促進外國車企向中國的技術輸出與技術轉移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也保護了國內的民族汽車工業,給國內零部件企業的發展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目前大部分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產品競爭能力不強,行業整體效益差,一旦最終裁決中國敗訴,會對國內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產生不小的影響。
豐田下調全球銷售目標
據日本媒體的報道,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擬將其2008年的全球銷售目標從去年12月宣布的985萬輛下調至950萬輛,該數字仍然包括日野公司和大發公司的銷量。
豐田下調其全球銷量目標,部分原因在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問題帶來的經濟疲軟以及油價飆升打壓市場需求,因此豐田將下調在美國市場的銷售目標,降低的幅度已由原來預測的1%變為降低2%。
與美國市場相比,中國汽車市場對豐田來說是個有力的支撐,豐田在2008年中國地區的銷售目標已經提升至70萬輛。一汽豐田今年的銷量將突破40萬輛,其中卡羅拉為主力車型,銷量目標為18萬輛,而廣州豐田在推出了熱銷全球市場的小型車雅力士后,還確定了第二工廠將于2009年建設的消息,廣州豐田在未來的生產能力也將達到44萬輛,作為全球汽車企業新貴的豐田,2008年與通用的較量就在于誰能將銷量下滑的幅度減小再減小。
青年與伊朗IKCO合作項目擱淺
據了解,目前青年汽車集團與伊朗工業集團(IKCO集團)合作生產轎車的項目已經擱淺,而原本已建設好計劃用來生產伊朗轎車的泰安工廠,將用作生產青年后續引進的蓮花車型。
2006年,青年汽車和IKCO公司在山東泰安成立了合資公司——山東青年意可汽車有限公司,建設規模為3萬輛中高檔汽車類項目。合資公司計劃引進IKCO集團的自有品牌薩曼德來進行生產,但青年方面認為薩曼德車型過于老化,IKCO集團的合作方法國標致又不允許青年生產標致車型,因此青年放棄了這個項目。
對于青年來說,放棄也許并不是壞事,可以更專注于蓮花的合作項目,如果加上泰安工廠,青年在國內為蓮花乘用車準備的生產基地已經達到4個,年產能至少達到55萬輛。
春蘭正式退出汽車制造業
7月9日晚,徐工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受讓非關聯方南京春蘭汽車制造有限公司60%的股權,并已于7月7日與江蘇春蘭自動車有限公司簽署購買其持有的春蘭汽車60%股權的《股權轉讓意向書》。
這意味著已進入汽車業近11年之久的春蘭集團將退出汽車制造業,這也是繼奧克斯之后第二個“外行造車”的家電企業黯然退出。不過這次退出與奧克斯不同,有了徐工集團這個還算對口的“接盤手”。
1997年11月,春蘭集團以7.2億元收購了南京東風汽車公司,組建春蘭汽車有限公司,由于政策限制,起初準備進入家轎市場的春蘭汽車轉向生產重卡車。2002年至2004年前后,春蘭汽車曾一度在卡車市場排名第三,位列一汽、二汽之后,所提供的利潤接近集團總利潤的50%。2004年初,春蘭擬攜手日野組建一家年產6萬輛重卡的合資企業,但因缺乏政策支持而擱淺。數據顯示,春蘭汽車去年虧損5513.63萬元,截至2008年6月30日,春蘭汽車資產總額2.9億元,負債總額1.33億元,今年1-6月份,再度虧損2324.10萬元。退出成為不得不做的選擇,
分析人士表示,春蘭汽車長期虧損,徐工科技重組春蘭汽車之后,能否在重型汽車市場分得一杯羹也面臨一定的風險。
寶馬X5告贏雙環CEO
6月26日,在起訴9個月后,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判決,德國經銷商銷售的中國雙環CEO汽車外形設計與寶馬X5車型“相似”,屬于“侵權行為”。按照該判決,雙環汽車必須立即停止在德銷售,如果4周內德國經銷商不提起上訴,雙環就必須銷毀在德所有涉案車型,并向寶馬公司賠償損失,但雙環對此表示不服,認為雙環CEO已經獲得歐盟EEC認證,而且此次做出的判決來自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不具權威而且與歐盟相關法規相違背,并具有明顯的地方保護傾向。
據了解,雙環CEO在德國的標價約25000歐元,類似的寶馬X5標價則高達38146歐元,已有90家汽車經銷商要求經銷雙環CEO,其中不乏奧迪和寶馬的經銷商。業內人士指出,德國汽車工業連續多年在高成本下度過,銷售出現下滑,雙環汽車低價進入無疑加快德國本地企業市場萎靡。而不得不承認的是,車型本身的硬傷正在成為自主品牌汽車進入海外市場的最大羈絆。
美車商向奇瑞索賠11億美元
美國夢幻汽車(VisionaryVehicles)7月22日宣布,夢幻汽車控告中國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違約和非法竊取汽車技術及商業計劃,并索賠11億美元。
據了解,美國夢幻汽車公司2005年和奇瑞公司簽署北美獨家代理銷售合同,原計劃從2007年起在北美市場銷售奇瑞汽車。不過,2006年年中雙方因無法就車型改造達成共識而中止了合作關系。而夢幻汽車則認為,自己作為獨家銷售代理,已為奇瑞進入北美市場投入2600萬美元的公關費用,而雙方合作失敗使夢幻蒙受140億美元的潛在利潤損失。
“東邊日出西邊雨”,我們相信奇瑞進軍美國市場的步伐就此停止,畢竟奇瑞與美國量子公司的合作至今運行良好,與克萊斯勒的合作也將開花結果。只是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及合作中應該更加謹慎。并具備更為先進的國際化戰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