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王俠的預言在這一年實現(xiàn)。
在11月凜冽的寒風中,第九屆北京國際車展開始了其史上最盛大的演出。
“陣容強大”、“盛況空前”、“萬眾矚目”,這些都是媒體當時對此次車展的形容,但是一點也不過分。下面這組數(shù)字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00家中外企業(yè),參展車型共572個,其中10款全球首發(fā),93款中國首發(fā),采訪記者大概有6300名,觀眾達到60萬人次。眾多外國企業(yè)都把北京車展視為國際第五大車展。

面對如此空前的規(guī)模和觀眾的“爆棚”,王俠感慨萬千,“一個專業(yè)性的展會,能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和熱情,在這11月的寒冷中,我真的很感激,也很感動。”
事實上,規(guī)??涨暗拇舜伪本┸囌挂步o車展相關機構帶來了豐厚的收入,曾有媒體算過這么一筆賬:場地租金約合2.5億人民幣、門票收入約為3000萬元,展場廣告收入至少100萬元,綜合以上,本屆北京車展將至少收入2.82億元。而與車展相關的邊緣產業(yè)還不算在內,例如一個身價不菲的車模7天時間可賺8萬元,展館周邊的餐飲、停車收入至少也有100萬元,而為參展汽車企業(yè)提供場地搭建、公關、文藝演出、代言等等的費用更是無法計算了。
但這次北京車展也讓王俠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zhàn)。由于要求參展的企業(yè)太多,老國展的面積已遠遠不夠,僧多粥少,組委會成了天下第一難人。王俠要不斷應付來自參展企業(yè)對面積不夠的種種抱怨。
實際上,新國展的籌建計劃已經在規(guī)劃之中了。
2006年車展也是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不僅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北汽等5大汽車集團以強勢陣容參展,自主品牌的主力軍奇瑞、華晨、吉利、長城等也現(xiàn)身,占據(jù)了本屆車展的半壁江山。其中奇瑞展出的ACTECO系列發(fā)動機,創(chuàng)自主品牌四個“第一”:第一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fā)動機;第一款自主品牌V8發(fā)動機;自主品牌發(fā)動機產品線最長;自主品牌發(fā)動機出口第一。
不過,在本次媒體云集的展會上,中國門上品牌汽車第一次遭到了國外媒體關于設計抄襲的指責。
為自主品牌汽車進行設計是陸群的一項重要業(yè)務。一方面,這項業(yè)務為他帶來了客觀的利潤,另一方面,他的工作也推動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進步。自主品牌遭遇國外抄襲指責讓陸群非常不以為然:“2006年的北京車展上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少有的看點之一。”
的確,盡管設計上略顯粗糙,斧鑿的痕跡較重,但中國汽車設計已開始邁出了自己的腳步。
當年,擺在陸群他們面前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來自國外設計公司的壓力。從2005年開始,意大利四大汽車設計公司——喬治亞羅、賓尼法利納、意迪亞、博通全面進軍中國汽車市場。國內自主品牌企業(yè)紛紛以其設計的車型為賣點進行宣傳和銷售。
“我堅信,好的設計背后一定有一個設計團隊,意大利設計公司以著名設計師為名號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種宣傳包裝的手段。應該肯定的一點,汽車本身是一個文化的載體。全世界的汽車在制造業(yè)比較發(fā)達的國家,已經形成了非常鮮明的風格特征,這些特征一定是跟各民族本質的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中國現(xiàn)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汽車消費國,隨著中國汽車從一個汽車大國發(fā)展成為汽車強國,這種文化特征會更鮮明。這種文化特征決不是把某些中國的元素強硬地植入汽車設計上那么簡單?!标懭旱难韵轮馐牵谥袊幕尘跋鲁砷L起來的中國設計師或許最能夠讓中國的汽車更適合中國消費者的胃口。
不過,強大對手的沖擊也讓陸群們在管理、開發(fā)中更加成熟,在成功的融資之后,隨著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成長,中國設計師們的的確確沒有錯過這場盛宴。
此時,商用車3年的爆發(fā)式增長開始減緩,愈發(fā)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際市場突破的強烈愿望讓重卡企業(yè)將樹立品牌放在了至關重要的位置。對于已經成功將全國卡車大賽作為重卡產品展示舞臺的李上雄而言,如何擴大傳播力度,在同一平臺上進行品牌升值,并與企業(yè)國際化訴求緊密結合,成為挑戰(zhàn)。
在此之前,全國卡車大賽已經開始了與國際接軌的步伐,2005年實現(xiàn)與歐洲卡車大賽的互訪,2006年,李上雄通過運作更將中國的卡車賽車開上了德國霍根海姆賽場。全年6場比賽增加中歐國際對抗賽,增加了歐洲冠軍駕駛中國賽車的賣點,并成立了第一支中國赴歐夢之隊,中國賽手第一次有機會參加歐洲卡車大賽。
同年,一場浩大的選秀活動隨即展開,在賽事之外,為卡賽注入更多時尚元素,并打出“超越夢想,快樂體驗”的口號。
“適合中國人、中國企業(yè)的賽事應該將國際化、娛樂化深度融合,讓全國卡車大賽成為更多百姓的嘉年華?!?/p>
這一明確定位讓2006年的卡賽贏得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