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類上市公司遭遇大幅跳水的“陣痛”后,后市依然陰云密布,但整體上市的熱潮又令人充滿期待與希望。
今年以來,在美國次貸危機愈演愈烈、我國宏觀調控不斷深入、接二連三的突發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大盤持續走低,2008年7月1日,深滬大盤再度大幅下挫,滬市再創新低2644.78點。在股指的傾瀉中,眾多上市公司股價大幅跳水,慘遭“腰斬”,而汽車類股票的跌勢更是強于大盤,簡直慘不忍睹,2008年下半年汽車類上市公司將會沿著什么軌跡行進呢?
汽車股普跌五成以上
2007年資本市場如過山車般“刺激”。汽車類上市公司也隨大勢起起伏伏,整個年度汽車股票收獲頗豐:一汽轎車從去年初的5元上漲到10月的最高點近25元,上海汽車從不到10元最高上漲到最高點32.95元,中國重汽從24元上漲到最高點87元,當時,翻三番左右的汽車類股票屢見不鮮。
不料,天有不測風云,股市從去年10月開始急劇下挫,一下子使國內汽車資本市場遭遇自2004年以來第二回類似“雙逆轉”的態勢。據wind資訊統計顯示,在11家汽車重點上市公司中,今年前6個月股價平均跌幅達59.8%,高于大盤跌幅一成,其中在4月之前汽車股仍強于大盤,但到6月份以后汽車股跌幅加劇,從而在上半年整體跑輸大盤。
如上海汽車(600104),2007年收盤價26.29元,今年6月收盤價7.85元,跌幅高達70.14%;一汽轎車(000800),2007年收盤價19.30元,今年6月收盤價,7.94元,跌幅達58.43%;福田汽車(600366),2007年收盤價13.12元,今年6月收盤價6.44元,跌幅達50.9 1%。
而Wind資訊的統計也表明,以上11家車企的實值已經比半年前縮小了1870億元,平均每家蒸發170億元。分析指出,年內汽車的產銷仍有望增加15%達到1000萬輛,但受宏觀經濟和油價、成本增加影響,汽車股短期內提升無望。

進入7月以來,汽車企業的中報快報普遍“難產”,截至目前,只有一汽轎車、宇通客車分別預測凈利潤將增加超過200%和5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上半年乘用車共銷售360.90萬輛,同比增長17%,增速比上年同期的22%明顯回落。
不過,在一片慘綠的汽車股中也并非鐵板一塊,其中客車股的走勢異軍突起,在上半年跑贏或與大盤持平。客車上半年銷量達92588輛,同比增幅高出乘用車24%。原因是,一方面是7月1日執行的國Ⅲ排放標準讓客車企業透支了下半年的銷量,另一方面是國際經濟形勢并未如預期影響國內出口,故全年增速仍能維持在15%左右。
后市依然“陰云密布”
今年以來,央行年內已連續5次上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目前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升至17.5%,從緊的貨幣政策,使得經濟增速可能將高位趨穩并適度放緩。而物價高漲、股市低迷等也導致居民收入、企業效益等增速減慢,影響了消費信心和消費能力,對汽車需求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體現,車市開始隨著宏觀經濟的調整而放緩發展速度。汽車類上市公司2008年下半年的情況會跟隨大勢而動,不同的細分行業和公司的情況又各有差異。
對于下半年乘用車市場的行情,業內普遍認為仍“陰云密布”,隨著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繼續走高,國Ⅲ排放法規的全面實施,以及油價上漲加大用車的使用成本及其他不確定因素,國內乘用車市場形勢將更加嚴峻。預計下半年汽車產銷總量可能會與上半年持平或略低,行業景氣下降,因此投資策略應較為謹慎。投資者應在短期關注3大變數,包括新的消費稅、燃油稅是否出臺,油價啊是否將再次上調,依據企業業的基本面狀況來進行操作,不可草率行事。
今年下半年,商用車市場發展勢頭將放緩,全年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趨勢。證券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今年重卡需求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銷量增速將回落至10%左右,受國Ⅲ標準執行影響,下半年大中客行業表現將弱于上半年,預計國Ⅲ標準的推行,將對這一季節性特征產生扭曲,由于滾裝船運力緊張,客車出門增幅將下降至9.2%,但整體而言,大中客行業僅表現出較弱的周期性特征,但長期依然看好,可以考慮長期投資。
今年三季度行業需求將進入傳統淡季,預料四季度也僅能同比取得輕微增長。業內人士較為看淡轎車的機會,而零部件、客車表現中性,而重卡在悲觀情緒下仍孕育著反彈。在高油價下,不妨關注整車企業在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技術是否能取得突破,從而形成新的投資價值。
雖然目前汽車行業的利潤增長沒有出現負增長,但如果消費環境進一步惡化,對汽車消費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今后汽車行業的利潤可能會出現負增長。另外,自主品牌企業目前將大量資本投入新的產品研發,基本都進入高投資期。在這個時期都是低效的,因此對行業的貢獻不僅很小,甚至可能是負數。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前兩年機構對汽車行業的評級都高于滬深300,但由于諸多因素影響,實際上汽車車行業的成本轉嫁能力低,成本上升卻是剛性的。因此目前滬深兩市相關汽車上市公司的平評估值已經接近歷史底部,但短期內仍然缺少催化劑。
亮點在于整體上市
股價的大幅跳水一邊讓人心驚膽戰,一邊又令人意欲“抄底”。對于汽車企業而言,上市后股票價格并不是最重要的。汽車企業更多的是出于一種長遠的考慮,上市能給企業帶來一個較好的融資平臺,出于汽車企業目前對于資金饑渴的強烈需要,證券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的亮點之一是車企加速整體上市。因為下半年汽車類股業績出現高增長的可能性已相當小,而汽車類上市公司目前具備另外一個投資熱點,在于汽車類股的大股東有很大的空間向上市公司中注入資產,其中G上汽整體上市就是一例。另外,從市場情況來看,汽車行業雖然不具備內生性的業績高速增長機會,但是卻存在外延型的資產大幅擴張機會,加上汽車股的估值合理,其投資價值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還是值得注意的。因此,下半年看點在于整體上市。
在汽車股中已經實現整體上市的公司主要包括濰柴動力(000338)、上海汽車(600104)和中國重汽(000951)。在2008年底前有可能實現A股市場整體上市的公司包括一汽集團、北汽集團、東風集團、華晨汽車集團、南方汽車集團、廣汽集團以及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萬向錢潮。
此前,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奇瑞汽車也已經加入了密謀整體上市的行列。此外,中航科工旗下東安動力、昌河資產整合的努力也從未放棄過。這給幾大汽車集團旗下A股上市公司增添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如果這些資產實現真正的整體上市之后,那么汽車行業的資產基本都可以在上市公司中找到。
總之,向資本市場尋求資金已經成為車企的必然選擇,通過整體上市,打通融資渠道、依靠資本市場加速企業發展,無疑是當前汽車行業一大投資亮點。而從長遠來看,汽車行業“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強強聯合等重組方式或將呈現,汽車產業版圖的重新劃分將帶來投資價值的重估。
幾大汽車集團整體上市猜想
1 一汽集團
旗下上市公司:一汽轎車[000800],一汽夏利(000927),一汽四環[600742]、海馬股份(000572)。可能并入的資產:一汽-大眾,一汽解放、一汽豐田剩余20%股權、一汽豐田下屬發動機和銷售公司股權。
整體上市方式猜想:以一汽轎車為平臺,實現大眾,解放資產的整體上市;整體吸收合并;解放、大眾資產單獨上市,未來在合適的時機吸收旗下子公司。由于整體上市的預期,一汽集團旗下的四大上市公司尤其是一汽轎車成為去年A股市場最為活躍的汽車個股之一。
2 北汽集團
旗下上市公司:福田汽車(600166)。可能并入的資產:北汽現代、北京奔馳、北汽控股和零部件資產。
整體上市方式猜想:北汽單獨上市或者吸收合并,事實上,這一過程已經在悄悄的進行了,北京汽車摩托車聯合制造有限公司已經于去年12月7日將其持有2.6361億股股份劃轉給北汽控股,北汽控股已經持有福田汽車總股本的36.43%,成為第一大股東,為整體上市掃清了障礙。
3 廣汽集團
旗下上市公司:駿威汽車[0203.HK)。可能并入的資產:廣州本田、廣州豐田及其發動機項目,廣汽日野及廣汽集團零部件有限公司等實業。
整體上市方式猜想:廣汽單獨上市或者紅籌回歸,吸收合并,也不排除海外上市的可能。廣汽股份總經理已經放言,要將廣汽股份打造成國內盈利能力最強的汽車股,
4 東風集團
旗下上市公司:東風汽車(600006)、東風科技(600081)H股東風集團(0489.HK)。可能并入的資產:東風汽車整車資產,包括東風日產、神龍汽車、東風本田,東風本田發動機、東風康明斯發動機等。
整體上市方式猜想:整體吸收合并。
5 萬向錢潮
旗下A股上市公司:萬向錢潮[000559)。可能并入的資產:萬向通達、萬向電動車,萬向美國公司。
整體上市方式猜想:收購集團下屬資產。
6 華晨集團
旗下上市公司:ST金杯(000559)、申華控股(600653)、香港上市的華晨中國(1114.HK)。可能并入的資產:金杯汽車的其余49%股份,華晨寶馬和零部件等資產。
整體上市方式猜想:注入寶馬資產或香港上市的華晨中國回歸八股。
7 南方汽車集團
旗下上市公司:長安汽車(000625)。可能并入的資產:長安汽車在內的旗下汽車整車企業以及一些零配件企業的資產、兵裝集團旗下的北方奔馳汽車公司,煙臺的大客生產基地,重慶鐵馬等。
整體上市方式猜想:北汽單獨上市或者吸收合并。中國南方汽車工業股份公司已經持有長安汽車45.55%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