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擇60名痛經(女學生)病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觀察兩組病人三個月的變化。結果表明:實驗組病人經過三個月的自我腹部按摩運動,痛經消失,而對照組沒有任何變化。結論:自我腹部按摩運動是女性痛經的有效運動保健方法。
[關鍵詞]腹部 自我按摩運動 痛經
痛經是指月經來潮前或月經期間下腹陣發性脹痛。中醫認為痛經是因寒凝淤血,氣血不足等原因引起。實際上痛經的發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器質因素、內分泌因素和精神因素。在未婚少女中,原發性痛經較多見,多數女子在月經初潮或初潮后數月即發生痛經,每次月經來潮小腹疼痛,經血紫黯或有血塊,痛經輕者一般用熱水袋熱敷一會兒可緩解。重者腹痛如刀絞,冷汗淋漓,唇青肢涼,頭暈,甚至發生昏厥。因此,痛經較嚴重的女子每次來月經,精神都極度恐懼,緊張焦慮。加上月月遭受痛經折磨,耗血失血,則會引起貧血、面色蒼白、形體消瘦乏力、頭暈眼花、心慌氣短,并易引起其它疾病,影響健康。
實踐證明,中國傳統保健養生法的自我腹部按摩運動對治療痛經有很好的效果,且無副作用。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福建中醫學院03、04、05、級有痛經病史的女學生60人,分成兩組,其中實驗組女生30人,對照組女生30人。痛經病史的女學生臨床表現月經期下腹陣發絞痛,有時放射至陰部和腰部,可伴有惡心、嘔吐、尿頻等癥狀輕重不一,少數患者伴有面色蒼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等,均有腹部壓痛或伴有腰背部酸脹癥狀。
1.2方法
1.2.1 自我腹部按摩運動方法
每天在夜間入睡前和早上起床前進行,排空大小便,洗凈雙手,取仰臥位,全身放松,用左(右)手掌以肚臍為中心。先順時針方向,繞臍按摩腹部50次,再逆時針方向按揉50次,按摩時,用力要適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
1.2.2療效調查
凡有痛經堅持腹部自我按摩運動的病人,都有好轉或病癥消失。
1.2.3統計分析
調查訪問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
1.2.3.1問卷調查法。實驗組發放問卷30份,對照組發放問卷30份,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有效率100% 。(實驗前進行一次,三個月后再進行一次。)
1.2.2.3實驗法。實驗組在不改變生活方式的情況下要求進行自我腹部按摩運動。對照組不要求做自我腹部按摩運動,生活習慣照舊。時間為三個月。
1.2.3.4數理統計法。對調查獲得的數據,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處理。
表格:

注:痛經沒變就是和沒實驗前癥狀相同。痛經完全康復就是和沒實驗前比痛經癥狀完全好消失。痛經好轉就是和沒實驗前比癥狀緩解或沒以前嚴重。
1.3實驗過程
在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問卷調查,作為前測指標,在為期三月后,再對實驗組進行問卷調查,作為后測指標。分別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指標和實驗后指標是否有差異,實驗組和對照組之問在前測和后測是否有差異。
1.3.3實驗監控
對全程實驗進行嚴格監控,要求實驗組和對照組不改變以前的生活方式,其余運動照常,實驗組每天由體育委員提醒并監督,老師定期檢查進行自我腹部按摩運動的情況。
2 結果
從表格統計,問卷調查顯示,其中實驗組3人痛經沒有改善的原因是練習沒完成或完成得不好。實驗組學生有堅持自我腹部按摩運動的20%的人得到改善,70%完全康復,10%的人因堅持情況不好,癥狀無變化。對照組沒有任何變化和好轉。
3 結論與分析
自我腹部按摩運動是一種自我按摩養生法,主要是對腹部進行有規律的特定按摩。中醫認為,人體的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中醫學對腹部十分重視,認為五臟除心肺兩臟外,皆藏于腹部。腹部對臟腑有保護作用,《靈樞》曾載:“有胸腹,藏府之郭也。”如果腹部的這種保護功能失調,也必然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日本醫學家吉亦車洞說過:“腹為有生之本,百病根于此。”在臨床實踐中,人們發現,不淪內臟還是四肢、皮膚、五官的病變,都可用按摩腹部來治療。長期堅持腹部按摩,不僅能增強腸胃消化功能,而且有助于醫治各種腸胃病。其所以如此,中醫學認為,腹部與全身經絡的關系密切,比如手太陰肺經“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足陽明胃經“屬胃絡脾……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等等;從現代醫學來看,按摩腹部時,內臟和腹、膈肌受到外界的壓力,遂起伏升降,引起腸胃蠕動增快,同時也可促進胃液、膽汁、胰液和小腸液的分泌,使各器官系統活動加強,新陳代謝功能旺盛,從而使臟腑功能增強,逐漸消除病灶,起到防病治病、健體養生的功效。
3.1按摩,是中醫治病的傳統手法,能強身祛疾、延緩衰老,其中腹部按摩更能保健養生。早在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一書中就有記載:“腹部按揉,養生一訣”。我國唐代名醫、百歲老人孫思邈也曾經寫道:“腹宜常摩,可去百病。”
3.2現代醫學認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腸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腸內壁肌肉的張力及淋巴系統功能,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顯地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防止和消除便秘,對老年人尤其必要。
3.3經常巧妙地按摩腹部,還可以使胃腸道黏膜產生足量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防止胃酸分泌過多,并能預防消化性潰瘍的發生。揉腹可以促進脂肪的吸收和運走,防止人體大腹便便,收到滿意的減肥效果。
3.4經常自我按摩腹部,有利于人體保持精神愉悅。睡覺前按摩腹部,有助于入睡,防止失眠。對于患有動脈硬化、高血壓、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按摩腹部能平息肝火,心平氣和,血脈流通,可起到輔助治療的良好作用。
3.5按摩療法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生物學特點進行診療的,能充分體現辯證施護的優勢。
參考文獻:
[1]王祥.腹部按摩的機理及技巧.常州工學院學報,2007,2(20).
[2]昊桂芝.按摩手法治療痛經30例護理體會.護理園地,2007,(6).
[3]蔡子聯,章小飛,王玉燕等.腹部按摩解除化療患者便秘的臨床表現及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2):160.
(作者單位:福建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