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人們對高等學校教學方法的研究重視不夠。本文對傳統教學方法優缺點進行了對比分析,對“教學策略”賦予了更新的內容與含義,明確解釋了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關系。并以實例分析了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選擇使用方法。
【關鍵詞】高等教育 教學方法 教學策略
一、引言
長期以來,人們對高等學校教學方法的研究重視不夠。高校普遍存在著“高校無教法”思想,大學教師重學術輕教學研究,用想當然的教學方法應付教學,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研究教學方法與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學方法
1.高等學校教學方法的基本概念
高等學校教學方法既有教學方法的共性,又有高校教學特點的個性。它是教師和學生為達到教學目的而共同進行認識和實踐活動的途徑和手段,即主要研究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的問題。教學方法的構成因素包括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信息傳輸載體。當代的信息傳輸的載體主要有傳統的語言、文字和現代化的音響系統、投影設備、電視與計算機系統等。
2.傳統教學方法對比分析
教學方法與教學組織形式具有內在統一性,教學方法的優缺點對比分析如表1所示:

當代高校教學方法的弊端是教學方法的單一化,大部分大學教師局限于采用單一課堂教學形式的講授法,帶來了課堂教學中的“滿堂灌現象”,使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
由表1可知,傳統的主要教學方法各有利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結合使用。根據具體課程的實際情況,可以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穿插參觀實習法、社會調查法、實驗法等教學方法。例如,《交通工程學》這門課,在講述完“交通調查”這一章的理論后可以安排幾個課時的調查實習,便于學生深刻的掌握交通參數的具體調查方法。
三、教學策略
1.教學策略基本概念
直到目前,教學策略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概念,2003年和2004年,周軍與袁振國分別對教學策略進行了定義:
教學策略是指根據一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水平與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組合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與技術等因素,從而形成可行性教學方案的過程。它具有綜合性、可操作性和靈活性等特點。
教學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為實現教學目標而制定教學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適、優化教學行為,以使教學效果趨于最佳的系統決策與調控機制。
在分析和借鑒上述定義的基礎上,本文提出的教學策略的定義如下:
教學策略是指根據一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個性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等因素,從而形成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案,并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優化教學行為,以使教學效果趨于最佳的過程。
2.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關系
不講策略的教學,是不成熟的教學,也是很難取得成功的。關于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關系的不同觀點:
西南財經大學教學訓練與評估中心的李克建傾向于把教學方法看作是教學策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決策中需要考慮和加以選擇與組合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主張使用“教學方法與策略”這一術語,對它們不作特別的區分,他認為名稱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對它們內涵的理解和把握。
本文的觀點是: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是兩個概念,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沒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也就形不成好的教學策略,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只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沒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也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實例
本文以《交通工程學》為例分析該課程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
該課程是本科交通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必修課。該課程的授課對象是本科三年級學生,經過兩年高等數學、統計學的學習,該年級的學生具備了學習該課程的數學理論基礎,一定的組織能力和獨立性。該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際聯系比較密切的課程。根據學生具備的基本素質及知識水平,結合該課程的特點,確定該課程采用講授法、社會調查法和實驗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指定出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案如下:
“緒論、交通特性分析”這部分內容采用講授法和試驗法,讓學生分組進行模擬駕駛試驗,感受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的反應特性。交通調查這部分內容采用講授法和社會調查法,便于學生更深入的學習掌握這部分內容,安排學生在理論學習完之后進行一周的調查實習。交通流理論和道路通行能力這部分內容,采用講授法和討論法,在講授完課本上的內容之后,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例如,用格林希爾治密度—速度模型對交通波模型進行進一步推導得出停車波與起動波模型,討論推導得出的停車波與起動波模型的適用條件,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密度—速度模型對交通波模型進行推導嗎?適用于什么條件?交通管理與控制這部分內容采用講授法和實習法,實習期間讓學生參與交通管理,最后形成實習報告,總結實習經驗。道路交通環境保護和智能交通系統這部分內容采用自學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案實施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對教學行為進行調整,以期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小結
高等教育擔負著為國家民族培養人才的重任,高等教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研究是高校教師必須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內容。本文對傳統教學方法優缺點進行了對比分析,對“教學策略”賦予了更新的內容與含義,明確解釋了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關系,并以實例分析了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的選擇使用方法。
參考文獻:
[1]戚萬學.高等教育學.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2]于美方.大學教學方法.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
[3]周軍.教學策略.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4]袁振國.當代教育(試用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
[5]徐吉謙.交通工程學.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山東交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