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技術學校中的數學課作為一門工具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筆者就職校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注重初中與職高數學的銜接、巧用心理策略、加強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等手段以達到職高后進生數學學習的轉化。
【關鍵詞】數學教學 后進生 心理策略 科學性 藝術性
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在數學課教學中有很大的區別。數學課在普通高中作為一門主科,學生基礎較好,學習興趣濃。而職業高中數學課作為一門工具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大部分學生都畏懼學數學,感到難學,失去了學習信心,從怕學到不愿學,這是職高生在數學學習中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表現在:
(1)基礎知識薄弱。表現在概念模糊,基本公式、原理、性質不清,更談不上理解,各個知識點互相孤立,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加上語文底子差,感知能力差,基本上沒有掌握數學思維方法。
(2)認識能力差,思維呆板,缺乏聯想。表現在抓不住問題的實質與要害,思維難以展開,更不用說進行聯想,在問題面前往往茫無頭緒,無所適從。
(3)忽視雙基,靈活運用能力差。對概念、公式、原理、性質只能死記;解題方法只能模仿,生搬硬套,運算能力差,表達能力差。
(4)沒有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規范的解題格式。審題抓不住實質,解題步驟混亂,推理不嚴密,格式不完整,漏洞很多。
(5)情緒低落,缺乏學習數學的熱情、興趣和恒心。表現在上課不認真聽講,不積極主動思考,作業馬虎、抄襲,不懂的問題不鉆不問。
如何使這些基礎薄弱或學習困難的后進生走上正軌,并向好的勢頭發展。對這類學生的教學,首先要制定適合的教學措施,因材施教,認真備課。筆者深深體會到:關心、熱愛學生是解決這類教學問題的根本。心理學告訴我們:后進生更渴望、更需要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和鼓勵,他們的形成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只有在熱愛他們的前提下,才能真正關心、愛護、幫助他們,教師用自己的熱情和信心去鼓起后進生的勇氣和信心。下面是筆者教學中的體會。
一、注重初中與職高數學教學的銜接
數學知識是前后連貫性很強的一個知識系統,任何一個知識的漏缺,都會給后繼課的學習帶來影響。初中與職高數學教材內容有許多知識相關聯,而職高學生的數學基礎在初中就不扎實,若丟棄與初中相關知識直接進入職高知識,這樣他們根本就聽不懂,因此要做好初中與職高知識的銜接工作。在教學中不但要注意對初中有關知識的復習,而且更應注意講清新舊知識的區別與聯系,適時滲透轉化和類比數學思想和方法,幫助學生溫故知新。剛開始要適當放慢教學進度,使后進生能夠適應。
二、求心理策略,讓學生變“我怕學”為“我要學”
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中對后進生要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首先,教師要以良好的師德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以莊重大方的儀表、和藹可親的儀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彬彬有禮的語言給學生做出示范,不失時機地做好學生的轉化工作,讓學生從內心敬服。還要有良好的教態,即“三心”,對后進生要做到:關心、耐心和細心。教師的教態對后進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有直接或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自我評價低往往是從老師評價中得來的,教師的鼓勵對那些缺乏信心、自我評價低的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勵能產生很強的作用。
教師要講求心理策略,對學生實行“暗示法、戴高帽法”,因為精神獎勵比物質鼓勵更重要,教師通過語言、行動把精神傳給他們,自然地學生會敏感到 “有用”“無用”“有能”“無能”。例如,課堂上遇到比較基礎的問題時,大部分同學都會解答,但仍有同學不懂。如果教師用和藹、親切地說“不要急,這么容易,再想一想,你一定可以解決。”學生會感到:老師了解自己,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那么會繼續動腦筋思考,開展積極的思維,窮追不放,直到把問題解決為止。相反,如果老師輕率地說:“這么容易還不會。”學生會感到自己很愚蠢,更失去了學習信心。后進生的學習興趣、思維活動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又如,作業有進步,真聰明!等肯定性或贊賞性的語言,會使學生感到老師關心自己,注意自己,也自然地喜歡親近老師,老師上課也加倍認真。如果學生學習上少許的進步,老師都當眾表揚,學生就會更加努力,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例如,在平時的聊天中多鼓勵他們,使他們真正意識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認為自己其實很聰明的,只是沒有用有在學習上而已。以多層次激勵讓后進生找回一點感覺,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鼓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三、注重教學的科學性
要做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除了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外,教師還要注重教學的科學性,除了抓好常規教學方法外,還要根據后進生學習的特點,采用多種多樣適合后進生的教學方法。如果我們上課時只是簡單地照本宣科,把定義、把定理、公式、例題不加解釋地宣讀一遍,學生肯定是不滿意,他們最需要的是詳盡的解釋和指引。因此我們對后進生一定要多體驗他們學習上的困難,根據他們的情況采用分層次教學,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失,這樣既照顧到優等生,又帶動了后進生。在備課過程中要預先估計到學生在哪些地方最不好懂,那些地方最易出錯,精心設計出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力求以學生明白易懂的方式傳授知識,幫助他們理解問題、化解難點,清除害怕心理,事前提醒可能會出現的錯誤的理解或錯誤的演算,讓學生確確實實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習興趣。
1.備課中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把學生分為優等、中等、后進三個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作不同層次的要求:后進學生適當降低教學起點,力求學會最基礎最主要的知識,并逐步在掌握基礎知識前提下靈活應用。有了備課時不同目標的設置,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因材施教。
2.在授課過程提問時,基礎題要鼓勵后進生作答,這樣使后進生有“參與”的機會,可以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的積極性,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布置作業時,教師多在設計習題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嘗試中學會知識,發展能力。可以就一個問題,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要求的作業。
在教學中實施層次化教學,能夠使后進生“吃得了”,好學生“吃得飽”、中等學生“吃得好”,多考慮后進生,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隨時觀察全班學生學習情緒,而且更要特別注意觀察后進生的學習情緒。后進生課上往往精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他們對教師按部就班、枯燥無味的語言講課是聽不進耳的,對數學知識更是不感興趣。這時,教師應恰當運用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來激勵后進生,進行組際之間的評比,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總之,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改變思維科學教學,教師就能找到好的對后進生的轉化辦法。教師要常激勵學生,適當的給其語言鼓勵,少挖苦學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不會出現大量的后進生,也就不必勞神解決后進生問題了。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市一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