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教師們應該更新自己的觀念,形成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從尊重學生、贊賞學生入手,用社會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更新觀念,轉變教師角色,由專業型、家長型教師轉化成開放型教師。
【關鍵詞】觀念轉變 角色轉變 素質教育
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如何轉變教師角色,這是本次課改的一個重大變化,因為新課程的教育理念、結構、以及評價方法,對教師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教師只有敢于面對和迎接挑戰,才能在新課程的改革大潮中及時轉換自己的角色,找出適合學生的教育,適應新課程的要求。
一、教學觀念上的轉變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教師們應該更新自己的觀念,形成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從以往的以教為主,變為學生以學為主,教師只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以我多年教學的經驗,教師對學生不放心,死死的套住學生,害怕學生這不會,那不會,處處包辦代替。把學生的頭腦看成是簡單的,思想是落后的、陳舊的,是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怎樣看待學生,把學生看成什么樣的人,這也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改變的。現在的學生,視野廣闊,信息豐富,我們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對教學起著引導和統帥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產生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更新的結果。確立了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我在教學中,及時參加課程培訓,及是改變了教育觀念,教育思想觀念統一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上來,統一到新課程的方向上來,使教學的生命力真正煥發出來了。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得到真正的發展和提升。學生不僅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且成為生活的主人,成為獨立的,積極參與社會的、有責任感的人。
二、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以人為本,呼喚人的主體精神,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忽視了人的發展。過去,教師教學是以教為主,學生整天處于被動的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復,對于所學內容總是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們怎么能夠想象和指望他會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在他的一生中,讀書死,死讀書。如何能夠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能夠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設者。因此,被動和陳舊的學習方式,已經成為影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推進的一大障礙。我們必須轉變這種狀況,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學生被動性的學習狀態,教師首先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培養能力尤為重要,科學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信息傳遞,也促使教師不再是只傳授現成的教科書上的知識,而是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實際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因此,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是培養高素質學生的關鍵。
三、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為適應學生的教育,教師的教學行為也應產生相應的變化。
首先,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教師要尊重、贊賞學生。“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我多年教學經驗,對待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要循序漸進,注重引導;對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不要喪失信心;對孤立和拒絕的學生不冷落;對有過錯的學生要熱情幫助;對有嚴重缺點和生理缺陷的學生不羞辱、不嘲笑;對于與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不打擊挖苦。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贊賞每一位學生。多年的教學經驗,使我懂得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學生會發揮的更好;贊賞學生的每一點成績,學生學習會更進步;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學生會更努力做人;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越高。總之,關愛他人,善待自己是新課程改革中教師行為轉變的一個靚點。
其次,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要求教師對待學生要幫助、引導。
怎樣促進學生學呢?通過我多年的經驗及課改的要求,教師的職責在于幫助。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白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取什么,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學生學習勁頭大,積極性高,更好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思路更清晰,知識更豐富,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的記憶增強了,創新能力提高了;幫助學生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使學生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在化,學生真正認識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成功與不足,更加發奮讀書。通過這些幫助,也真正使學生認識到了自我,啟迪了學生的心靈。喚起了他內在的精神動力,更加努力的不斷向上攀登。
總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要按課改的要求,更新觀念,改變專業型、家長型教師的角色,把教師教色轉變為開放型的,用社會資源來豐富學校教育內容,就一定能夠找到適合學生的教育,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走進新課程.
(作者單位:山東萊蕪市羊里鎮北留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