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非客觀因素的定義進行了一定層次上的闡述,針對非客觀因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地位,提出了培養非智力因素的方法及注意點,包括: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運用良好的提問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善于發現個人的閃光點,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關鍵詞】學習心理 學習環境 學習自信心
近年來初中英語教材的內容進行了一次大的改革,新的教材更符合現代教學要求,突出了語言的交際應用功能,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的非客觀因素與教學的成效之間有了更大的關系。
非客觀因素是影響人的認識活動的因素之一,是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包括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它雖然不直接參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具體操作,但對客觀因素起著動力協調作用。其中良好的興趣、積極的態度、堅定的自信和美好的情感尤為重要。
一、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
師生關系直接制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效率。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在:教師尊重、熱愛學生;對學生持肯定、接納態度;學生尊敬、信任教師,積極配合教學。因此平等、尊重、理解、關心、寬容、信任是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
長期以來“師道尊嚴”壓制了學生學習語言的欲望,妨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初中英語教師由于學科的特殊性,更具有教學上的絕對權威,更容易讓學生變成機械的“接收器”。因此老師必須從俯視的位置上走下來,平等、民主地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親近感,能用敏銳的眼光去捕捉孩子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讓他們在肯定中得到激勵,在尊重中獲得信心。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安排師生用英語互相問候、交流。通過雙邊互動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增進了解,加深了友誼。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他們中的一員,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了平等關系。教學中,對學生給予形成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從而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初中英語教師要善于創造和利用情景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營造交際氛圍,引發學生參與交際的興趣,培養他們使用英語的能力。教師應盡可能地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選用既有知識又富有趣味性的圖片、音像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來創設一個接近真實或半真實的交際場景。這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其境,感受真實輕松的教學氛圍,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不僅使課堂氣氛輕松、活躍,而且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感受到愉快與興奮的成功體驗。
課堂內為了培養學生腦、眼、耳、口、手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可采用視、聽、說、寫相合的方法來教學單詞、句型。這種視、聽、說、寫相結合的方法,強烈地刺激了學生的感覺器官,使他們自始至終都保持亢奮的情緒參與到初中英語教學中來,從而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運用良好的提問技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一種積極探索的認識傾向,表現出對學習的一種喜好情緒和專注的態度。最成功的學習者是那些既有天賦,又有極大學習興趣的人。皮亞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把興趣因素引入初中英語教學無疑給其改革帶來勃勃生機。對于學生來講,只有令他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使其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而富有藝術的提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四、善于發現個人的閃光點,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贊可夫指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特長是各不相同的。根據學生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問題與學生對號入座,使好的學生感到英語大有學頭,差一點的學生也覺得有信心學好英語。決不能一刀切,使得一部分學生“吃不飽”另一部分學生“化不了”。例如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自由編對活,而差一點的學生則提供材料表演等,做到使他們各盡其材。找到學生英語學習的某個突破口,因勢利導,將會帶來初中英語學習的全面突破。
善于用表揚、鼓勵之詞的教師往往深得學生的愛戴,學生的積極性就高。常常有這種情況:當學生尤其是差生答對問題受到表揚時,他們會激動不已,整堂課都會昂著頭,目不轉睛地盯著教師,聚精會神地認真聽課。因此,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用信任的目光對待學生。當學生回答不出時,教師要耐心地鋪路搭橋,盡可能引導學生自己找出答案,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產生愉悅的心情。在課堂上,應多用“Good”、“Very good”、“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Never mind,just think over.”“Please”等,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時也達到了英語口語的利用要求。批改作業時亦然,在學生的作業本上批上“Good,better,best.”等。讓學生知道你對他的重視,對他的希望。一旦他的內在價值得到外界的承認,學業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滿足,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就相應地得到了增強。這對學生既是一種肯定,又是一種鞭策。任何時候,作為英語教師都應多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激勵他們向上,培養自信心。
五、結語
非客觀因素與初中英語教學有著很重要的聯系,是初中英語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每一位英語教師要努力做到與學生平等相處,使教學變得妙趣橫生,讓學生精神振奮,耳目一新,從而使學生始終保持高漲的熱情和積極性,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保持穩定并不斷發展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2]吳國華.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干擾問題[J].外語學刊,1990,(3).
[3]許力生.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問題探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
(作者單位:山東章丘市圣井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