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合作學習 班級管理 新課程
學校的正規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占據重要地位。教育必須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學生生活在班集體中,教育者必須充分地把握好時機,使新課程下的合作學習對班級管理的作用發揮出最大的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關于新課程下的合作學習
所謂“合作”,換言之,指的是團體生活的相互作用。學生只有通過“課程”這一公共的安排,才能與團體有接觸,在多數場合,離不開團體生活。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就是合作學習帶給我們的效果。
1.體現合作的精彩, 讓合作煥發生機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討論、探究、各抒己見、相互尊重,最終達成共識。葉瀾教授的話說得很好:“合作學習讓課堂煥發了生命活力,合作學習讓班級充滿了成長氣息,合作學習讓教育充滿了智慧的挑戰。”合作之后的交流就是對是否有效合作的最好見證。與探究學習一樣,合作學習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社會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是新課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著力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生存。
2.落實具體的學習內容,讓合作充滿活力
合作學習是一個主動的、積極的、有意義的過程。要使小組合作具有價值,教師要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展開合作的學習目標,安排恰當的、具體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的活動
內容、學習材料和探究任務。
二、關于新課程下的班級管理
班級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單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教育者首先應該尊重孩子的心靈、把握學生的心靈,應該走進學生的心靈,給學生的心靈以歸宿感。而和諧的班級正是學生學習的樂土,心靈的憩園。
新課程下的班級管理要樹立正確的班級集體輿論。良好的班風學風的形成,需要科學的班級管理模式。而合作學習、合作管理的手段的參與,可以使學生的參與程度大大增加,培養了全體學生的責任感,人人受尊重。在學生的理解范圍中,更加積極地參與班集體的建設,提高主人翁意識,提高個人的能力,促進整個秩序的良性循環發展。
三、新課程下的合作學習對班級管理的積極作用
無以規矩,不成方園。利用《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法則》、《班級常規管理》等對學生進行硬性的制度管理,但在新課程下的合作學習、合作教育的手段,對班級實行管理,它是一種柔性的管理手段。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要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當中去。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良好班風的形成過程,體會共同合作生活的過程。合作學習對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
總之,合作學習的班級管理模式作為一種柔性的管理手段,應該成為我們現代教育的班級管理的一種重要方式,它符合現代的新課標下的班級管理理念。合作學習,拓寬了學生之間交流的信息空間,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了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學生在交流合作過程中取長補短,在相互交流中啟發,情感和認識水乳交融,大大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青州市東夏鎮東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