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闡述了“聽、說、讀、寫”之間的關系,并對“聽、說、讀、寫”這四種技能的實踐培養進行了論述。這四種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心,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英語課程標準》 聽力 閱讀 口語 寫作
根據《英語課程標準》,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說是口語,讀和寫是書面語。口語是書面語的有聲形式,書面語是口頭語言的文字記錄。口語是第一性的,書面語是第二性的。口語與書面語在表達方式、途徑以及詞匯、句法和語言功能方面有明顯區別。聽和讀是話語理解和信息輸入能力,說和寫是表達思想的信息輸出技能。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這四種技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一、聽的技能及其培養
一般來說,聽力是識別和理解別人說話的能力。英語學習和人類交往中,聽是基本形式,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交際能力。在語言學習中,聽是吸收和鞏固語言及培養說、讀、寫能力的重要手段。
聽力是最難掌握的一項語言技能,它受六個因素的影響:(1)語音材料;(2)語境;(3)相關知識;(4)漢語知識;(5)語音、語法規則與詞匯量;(6)思維策略。六個因素中,前四個因素都是客觀的,不由聽者決定。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六級聽力要能從聽力材料中提取信息,能理解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因此,培養學生聽力可歸納為五點:(1)教給學生語音、語法的規則并讓他們記住一定規模的詞匯量;(2)培養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3)課堂上多用英語教學,讓學生注意聽;(4)多讓學生聽地道的英語,也就是英美人的語音、語調;(5)鼓勵學生課余收聽收看合適的英語廣播、電視節目。
二、說的技能及其培養
口語是有聲語言。說是在聽的基礎發展起來的。說的技能包括語音語調正確、詞匯運用合理貼切、語句結構符合表達習慣、言語應變能力敏捷及語言表達簡練等因素。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五級的學生能用英語表演短劇,能根據話題進行情景對話。為此,培養學生說話能力應從以下方面入手:(1)以聽帶說,以說促聽,聽說結合是提高口語水平的關鍵環節;(2)創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改善英語學習環境,結合課文學習的情景,啟發學生說的動機,使學生產生說的信心,從而敢于和樂于開口。同時,開辟英語活動周、英語角、英語廣播、英語夏令營等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3)善于引導,熱情鼓勵,緩解學生開口的焦慮。教師和藹可親的面容、信任期待的眼神、真誠的表揚,都是降低焦慮感的妙藥;(4)講究糾錯的藝術。對學生的錯誤要寬容和科學。教師發現學生錯誤不要立即打斷糾正,不然會使學生產生后怕心理。教師應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并用鼓勵、間接、禮貌、幽默等策略讓學生自己糾錯,避免挫傷學生的熱情和欲望。會話時不必在意學生語法結構的錯誤,重點應是交談的話題,提倡“重在參與”。
三、讀的技能及其培養
閱讀是教學的重頭戲,是學生使用英語的重要方面。閱讀是復雜的心理和智力活動,是假設、證實、想象、推理的認知過程。閱讀技能包括理解字面意義、對材料要旨進行重新組織、推理能力、評價和欣賞五個方面,最重要的應是理解能力。閱讀有朗讀和默讀、精讀和泛讀。閱讀能力主要是指精讀和泛讀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初中五級的學生能夠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能找出文章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發展和可能的結局。因此,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從以下方面入手:(1)理解課文詞句:整句閱讀,利用上下文把握新詞難句的意思;利用詞的構成,猜測詞的意思;用詞典查閱新詞意思;通過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理解句子意思。(2)分析文章結構:找各段主題句;說各段大意要點;指出文章的轉折及轉折詞;指出文章前后情節關系。(3)摘錄文章常用詞匯、詞組、警句或對自己有用的知識。(4)對讀過的材料作評價。讀過一篇文章都應寫出簡短評述,記下自己體會看法。(5)幫助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材
料,增加閱讀量,拓寬知識面。
四、寫的技能及其培養
英語教學中的寫是指書寫和寫作。書寫包括字母、單詞、句子、標點符號的正確書寫,書寫的好壞直接影響思想和情感的表達。而寫作則是學生用英文表達思想情感并用英文影響別人的過程,是一個復雜、有目的性的活動,包括構思、轉換和執行三個階段。
《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階段的寫作目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根據圖示寫簡單的文章、寫日記、寫信等。為此,寫作能力培養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首先豐富生活內容,使學生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有事可敘。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取有意義的英文寫作主題。(2)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英文寫作活動,應從形式和質量兩方面進行由易到難練習。這樣,既能夠豐富學生的英文寫作知識,又能培養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寫作藝術手法。(3)要求學生堅持用英文寫日記。這樣,有助于學生加強記憶、儲存所學信息,并能用所學知識激發聯想,表達自己的思想。(4)要求學生多練習寫看圖作文。動筆前,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中的人、物、時、地、景及細微之處,啟發學生概括畫的大意,并根據提示積極構思一個意思完整、表達正確、能達到交際目的的短文。(5)指導學生進行網上交互活動。網上英語交流互動的有效途徑是電子郵件。網上交互要與教學結合,讓學生在e-mail上提交書面作業或提問,教師在e-mail上解答問題、布置批改作業或發布信息。同學間可通過電子郵件分享學習資料和合作完成寫作練習。(6)同學互評法。做法如下:在完成初稿后,學生不必把初稿交給老師,教師把學生分組傳閱作文、提出意見,并討論修改方案。在相互評閱討論后,學生先修改初稿,然后提交給老師。通過互評促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使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達到提高英語寫作興趣,提高文學編輯能力。
綜上所述,聽、說、讀、寫要同步訓練并相互結合。結合的途徑有:聽與讀結合—把輸入信息經過加工變成輸出信息;聽與寫結合—將聽力理解與寫作技能結合,把寫作放在特定情景中,使寫作成為綜合型交際性語言練習;說與寫結合,提高學生口頭表達技能寫作準備;讀與寫結合—在閱讀過程中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模仿遣詞造句和篇章結構,讀多了,寫的能力自然會提高。總之,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密不可分,相輔相成,需要反復實踐練習才能提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19–139.
[3]林崇德.英語教育心理學.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49–152.
[4]李庭鄉.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95–98.
(作者單位:山東章丘市官莊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