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以羨慕的口吻稱贊過日本人、韓國人,說他們人人都在忙,忙得連走路都是步履匆匆,一溜小跑,所以他們的經濟、社會發展令世界矚目。
終于,時不過數年,在我們的馬路上,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人也多起來了。兩人見面,互問“吃了嗎?”早已被“忙不忙?”“忙嘛?”所替代。面對這個變化我們當然有理由興奮和驕傲,因為一個“忙”字,顯示出我們國人當前在某種意義上的生存狀況。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是真的還是假的,似乎不好一概而論。文人雅士們論起社會精英們的忙,可以口吐蓮花一般:鞠躬盡瘁、廢寢忘食、日理萬機、馬不停蹄、通宵達旦、應接不暇、食不暇飽、晝夜兼行、饑餐渴飲、疲于奔命、焚膏繼晷、分秒必爭……,而升斗小民、平頭百姓們的忙,則是忙得“腿肚子轉筋”、忙得“腳丫子朝上”、忙得“嘰里咕嚕”、忙得“頭昏腦脹”、忙得如同磨房里的磨——連軸兒轉……。
有外國人說:如果在影劇院、音樂廳、會議室里有人起來出去或接聽手機,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那肯定是中國人,因為中國人實在太忙了。這是褒是貶?是說中國人終于懂得效率的重要了,還是在嘲笑中國人的粗俗、不懂禮貌?這得國人自己去體會。當然我們確實有忙得一本正經的人:上午還在廣東參加峰會、論壇,下午就坐在北京某家電視臺縱論古今;今天還在沿海的城市調研,轉天就到了西部內地考察。但也有忙得既可憐可嘆又可笑可恨的人:公交車上,常見有人對著手機大喊,“嘛玩兒?兩百八十萬,沒門兒,少了三百萬不談,如果同意先把款打過來!”這邊聲音剛落,那邊又喊上了,“多少?一千噸,不行不行,起碼一千五百噸,有誠意先把貨發過來!”遇到這樣的忙人,是喜是憂?是為全民皆商而興奮,還是為騙子增多而嘆息,真是值得思考。
說到忙,我以為最忙的職業該是警察。電視上的警察都忙得以方便面為主打食品,他們無一例外地都記不住老婆的生日,即使父母都病入膏肓,警察們也不能侍奉床前。看到如此之忙的警官,是肅然起敬,還是鄙夷不屑?是憂于治安狀況惡化致警察之忙,還是宣傳手段的黔驢技窮?隨你怎么想吧!
我們中國人一向以勤勞驕傲于世界。“拼命三郎”不但是我們常以褒揚的精神,而且還是英模們典型的業績,有關部門也經常性地號召人們忙起來。所以你看吧,街上不但有匆忙的人流,即使閑在家里,也能感覺到連空氣中都彌散著忙的味道。隨便拿一張報紙,密密麻麻,丫丫叉叉,連中縫都是擠得嚴嚴實實的廣告;打開電視,左上角是某電視臺臺標,右上角是導視信函,左下角是劇名,右下角是贊助商商標,最下邊還有滾動字幕。手機上更是忙得昏天黑地,有賣槍賣炮的,賣證賣照的,賣貓賣狗的,還有賣迷魂藥的。上網看看,有“忙什么”網。聽聽歌曲,有周杰倫唱的“牛仔很忙”……。
我們現在就是忙,不忙不行。官員們不忙就沒有政績,工人們不忙就無法生計,學生們不忙就沒有成績,民工們不忙就會餓肚皮。所以誰要反對忙,那無異于漠視中國人的勤勞。然而倘若體會一下我們這種中國式的忙,就可以感受到隱含其中的逼迫成分。如果說窮人的忙是受了貧寒和苦難的逼迫,那么官員與富人們的忙則是受了名利與責任的逼迫。人一旦處于受逼迫之中,那也就沒了時間來享受人生本該享受的快樂與自由自在。從某種意義上講,所謂忙人,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充實,但實際在心靈上很有可能是個窮人。尤其是心中無數,既沒有計劃,也沒有方案,更沒有章法的忙,其結果只能是瞎忙、亂忙。心都亂了,這生活還有意思么?所以忙并不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科學技術的發展不就是讓人們從忙中解脫出來么?因而如果讓人們知道家庭、休閑、朋友比金錢更重要并不是一件壞事;進而還讓人們知道,靠簡單的勤勞苦干,靠拼命的加班加點,只能逞興于一時,但絕非長久發展之計,并且不以整日都在忙忙碌碌傲視天下,那也許說明我們這個社會又進步了一大塊。□
(作者單位:天津財貿管理干部學院)
責任編輯:張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