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兩年多來一直在努力防止投機性資金涌入,但目前正面臨著資本外流的全新挑戰。
2006年和2007年,股市和房地產價格暴漲,以及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走高,吸引了數百億美元流入中國市場。
但股市目前正處于下跌態勢,同時許多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亦開始逐月下滑。
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勢可能暫緩或甚至出現反轉,因為美元在全球反彈,且中國背離了人民幣強勢政策,以為正在放緩的經濟提供支撐。這可能導致資本外流,其力度會與此前的資本流入近似。
中國銀行分析師石磊表示:“我們預計人民幣可能于2009-2010年間步入貶值趨勢。如人民幣貶值預期強烈,將引發大量資本外流,資本外流的現象可能很快出現。”
目前尚無短期資本凈流入量的可靠統計數據,但2006年和2007年中國外匯儲備超出其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的總和達1180億美元。分析師認為,以上差額是流入的所謂“熱錢”。
鑒于中國外匯儲備高達1.8萬億美元,上述規模的資本外流并不會造成國際收支危機,但可能會動搖中國市場的穩定,這令央行甚感擔憂。
中國人民銀行上周五發布2008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稱,要“防范外匯資金大規模流出”,這是近年來央行報告中首次如此強調。
為實現這個目標,央行可能于未來數月出臺新的、更為嚴格的針對資金流出的監管措施。本月已頒布了修訂后的外匯管理條例,此為11年以來首次;央行還宣布新設匯率司,以制定實施相關匯率政策;這些都為新措施出爐奠定了法律基礎。
央行亦或將嚴格控制人民幣匯率,力求避免形成強烈的貶值預期。這意味著,暫緩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只能逐步實現,至少在未來幾個月內,人民幣或將保持升勢,但步幅將放緩。
從長期來看,央行亦或將按計劃控制匯市預期。上周央行宣布,新設立的匯率司將根據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國有銀行將對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市場的定價擁有更大的影響力,該市場對于人民幣走勢預期最為激進。
資本外流的威脅同樣或將促進中國證券和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變化。
分析師猜測,穩定股市的措施可能包括調整交易稅,政府承諾國企不出售上市公司股票,如果必要的話,甚至會設立“緩沖基金”來支撐市場。
如果房地產市場衰退加劇,則過去兩年中頒布的抑制投機的措施可能會被部分取消。這些措施包括,提高購買第二套住房的房貸首付和稅費以及限制向開發商貸款。
深圳第一創業證券經濟學家王皓宇說:“中國在過去幾年中沒能阻止大規模資本流入,我認為也將無法通過資本管制來控制資本外流。保持資產價格穩定,特別是人民幣幣值穩定,將是控制資本外流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