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越來越多的高端職業經理人成為企業核心管理資源的組成部分,因此,企業對于職業經理人的需求日益增大,另一方面,需求緊迫性日趨增強。]
職業經理人市場需求很大,對于公司來講,尋找到合適的職業經理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同時,手握公司重權、收入頗豐,職業經理人作為職業階級的成功代表快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30歲為跳槽頻繁年齡
被稱為“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的唐駿從盛大網絡跳槽到民營企業新華都集團出任總裁,“轉會費”現金加原始股約合10億元人民幣。
職業經理人似乎成為了高收入的標簽式人群,但并不是所有職業經理人都有如此待遇,年薪高低的決定性差別主要體現在行業、公司性質、公司規模、個人素質等多個方面,而薪酬標準則從10萬到1000萬不等,其中,年薪在10萬到20萬的職業經理人相對比較集中。
在薪酬制度方面,50%以上的企業都很相似,主要分為年薪、底薪和年底獎金三種形式,只有少數企業給予職業經理人股權和股票期權的薪酬激勵機制。
企業在尋找職業經理人,授權的過程中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風險,據了解,尋找職業經理人的兩種主要的方式,一種是通過人脈接觸尋找合適的人選,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獵頭來尋找,更為常見,效率也更高。
“一般來講,被獵職業經理人都有職位和薪資方面的晉升,25%~30%的薪資提升比利是比較合理的。”Minihunter獵頭公司首席顧問趙成龍告訴記者,“80%的職業經理人在跳槽時會選擇留在原行業,而且我們也建議職業經理人為了今后的發展能夠在同一行業堅持穩定下來。”
據了解,30~35歲這個年齡段是職業經理人跳槽比較頻繁的階段,經過近十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各方面的能力趨于成熟,并且工作精力處于較旺盛的階段,另外,30歲左右對于很多職業經理人來講是一個關鍵的轉型階段,很多人希望通過一些變化來追求更高層次的職業發展平臺。
金融高端人才最搶手
“企業的需求一般會比較多,求職者的數量往往更多,但是越是金字塔的頂端需求人員緊缺情況越嚴重。”某獵頭公司老總如是說,在基數龐大的職業經理人求職中很少有符合招聘企業要求的合適人才,而那些公司比較關注的候選人往往是一些目前在職的工作狀態穩定的職業經理人,而這批人往往很難被其他公司的相似職位所打動,因此,通過獵頭公司來尋找合適人才往往成為企業招聘人才的另一種有效形式。據了解,某中型獵頭公司客戶需求基本上都是年薪20萬以上的職業經理人,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接到了近200個職業需求。
目前,一般的公司在招聘計劃中都會為獵頭公司預留預算,與傳統招聘形式的預算相比比例已經達到了1:1,某些公司的預算甚至高達幾千萬,由此可見,高層管理人才的自行流動性并不高。
行業的趨勢同樣影響著職業經理人市場的供求關系,近幾年IT等高科技產業對人才需求旺盛,李開復、唐駿等成為了職業經理人行業中的表率人物,另外,公關、廣告、咨詢、金融等第三產業勢頭勁猛,這些行業職業經理人的薪酬水平也遠遠高于其他行業的平均標準。其中,金融行業的高端人才缺口最為嚴重,中國正逐漸放開金融領域,很多外資應行逐漸進入,由于原有金融體系并不健全,人才培養機制薄弱,因此,既有良好業務能力又能用英語做到流暢交流的復合型人才緊缺現象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