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就業一直倍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尤其是隨著每年大學畢業生的增加,大學生就業難的話題始終是一個熱點。由于中國的國情和現行制度,大學生群體自身和家長,對大學生就業擁有很高的期望值,甚至把大學生就業當作家庭的全部希望。另一方面,隨著就業市場的不斷完善,就業的方式和市場的需求的多樣化,大學生從單純的就業轉變要高質量就業,所以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在高校日益迫切和重要。雖然高校經過努力逐步在適應市場經濟下人才市場的變化,轉變了就業指導的理念和工作方式,但是就業指導工作還依然存在“行政色彩”,就業指導還存在許多誤區。本文擬針對目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改進高校就業指導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高校 大學生 就業指導
一、深化政策解讀,加強企業制度解讀
就業政策是高校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對大學生自主擇業和就業具有方向指導性和程序性意義。如何透徹理解就業政策,對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具有現實意義。因此,就業政策解讀自然而然成為一個就業指導工作的一個重點。但是,在就業指導實際工作過程中,學生對政策的解讀似乎總不“理解”,認為對自己的就業沒有多少意義。事實上,就業政策作為主管就業的有關部門下發的文件,對高校主管就業部門的意義大于對學生的意義,更多的是宏觀上對就業給予指導,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政策中有現實意義的進行解讀,其余由有關人員自己在實際工作中予以掌握。
相反,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我認為應該加大對相關企業制度的解讀。目前在許多高校就業指導過程中都加入了相關法律的講解,諸如《勞動法》、《合同法》等知識,對簽訂合同有幫助,但是對企業法律制度講解的很少。為什么要加強企業制度解讀呢?第一,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各種形態企業的運作和管理,可以了解應聘崗位在企業中的作用和地位,從而在擇業過程中可以給自己定位,突出自己適合該崗位的能力和特長,做到“知此知彼”,從而應聘成功。第二,對自主創業的學生來說,了解企業法律制度,對創業有指導意義。比如:《個人獨資企業法》、《合伙企業法》、《公司法》等當中,都有設立企業的程序和條件,這些有助于大學生未來自主創業時加以運用。
二、傳授就業技巧,構建模擬職場實踐
傳授就業技巧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環節,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在我們北方工業大學在就業指導課中,專門設置了這方面的內容。從如何寫一份簡歷到就業禮儀、談話技巧、面試技巧等方面,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指導,特別是堅持把本校成功就業學生的案例編輯成冊,供大家參考。幾年來效果明顯,大學生覺得對就業有很多幫助。但是在工作中,有時候覺得這些技巧略顯“空洞”和“單薄”,有些學生過于模仿而失去特色,而且大多數學生在實際擇業過程中不能很好運用或生硬使用。
如何克服這一現象呢?我們嘗試了“模擬職場情景應聘”。首先,通過聯系一些用人單位,特別是一些著名企業的人事部門進校,在學校舉辦“模擬招聘”。雖然是模擬,但所有的程序和要求與正式招聘一樣,應聘人員必須精心準備。這些企業大多數可能不一定要人,但是,有些企業在這種模擬過程中發現自己中意的學生也會簽約的。通過這樣的活動,大學生對就業技巧有了“真實認識”,尤其是在心理上有了準備。其次,等應聘完了以后,我們會張榜公布各單位擬“任用”人員名單,給大家一個排序,讓學生自己去“查遺補漏”。有時候會請其中一家或幾家單位的人事主管對應聘給予點評。通過這種模擬職場實踐,大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運用已經掌握的就業技巧,在心理上做好求職準備。
三、減少就業說教,給予個性就業指導
目前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有些人主張要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教育,這種觀念本身已經脫離現實,不符合市場經濟“自主擇業”的導向。換句話說,這是計劃經濟時代大學生就業分配體制的“遺留問題”。一方面,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畢業時已經形成,就業是大學生第一次離開校園,對社會的了解和感受才剛剛開始,或許是幼稚和單純。但是不能否認的一個現實是:在就業時大學生往往是很“現實”的,這又是大學生“成熟”的一面,畢竟在市場經濟大潮下,“自我價值”的實現對每個人來說都提供了機會。另一方面,社會的需求多樣化,對人才的衡量標準正在改變,這種社會的變化對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會產生影響。現實需要大學生自我決策,而不再是年長者的說教和“代勞”,真正實現“自主就業”。要實現之一目標,就必須要逐步實現“就業個性化指導”。
“個性化就業指導”就是在就業指導的基礎上,對不同就業需求群體采取不同的就業指導。通過建立全面科學的測試手段,綜合大學生大學期間的綜合表現和個性特征,結合大學生自己的就業去向,具體進行科學指導。同時,對那些不知道自己就業方向的可以提出建議,供參考。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第一,就業指導者要明確各專業培養方向,要分析本校本專業學生近幾年就業的基本情況,指出專業就業特色和學生專長。第二,學校管理者要給予就業指導在人物方面的進一步支持,解決人手問題。第三,學校就業指導要有四年規劃,從大學生入學開始就要關注,到二年級結束時,就要實現就業“分流指導”。比如,升學的要提早確定方向,出國的要幫助他們了解相關知識,對大部分要就業的大學生進行性格特征和自我評價,幫助他們分析自身的優劣條件,在接下來的學習期間,逐步培育符合社會需求的特長,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
總之,大學生就業是社會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只有不斷改進,不斷按照大學生群體變化和社會形勢的變化,不斷更新就業指導的理念和方式,就能夠給處在就業迷惘中的大學生給予幫助。
參考文獻:
[1][美]梅爾#8226;希爾伯曼.如何做好生動培訓.機械工業出版社.
[2][美]洛克著.時勘,曾垂凱譯.求職指導.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3]王沛.大學生職業決策與職業生涯規劃.科學出版社.
[4]胡劍鋒.大學生職業指導:精彩人生從此開始.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北方工業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