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共同關注的時代課題。筆者認為,提高政治教師的監控能力應作為政治教師培訓的關鍵,提高政治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的具體策略是引導政治教師教學反思和參加教科研實踐。
[關鍵詞]政治教師 實踐反思 行動研究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共同關注的時代課題。筆者認為,提高政治教師的監控能力應作為政治教師培訓的關鍵,提高政治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的具體策略是引導政治教師教學反思和參加教科研實踐。
一、實踐反思
實踐反思是政治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教學活動出發,對自己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反省式深入思考,發現并分析自己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具體問題,并通過自我學習及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探求改進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的學習行為發生良性變化。
國外埃拜模型包括反思性計劃、反思性教學和反思性評價三大環節。借鑒國外反思性教學模式,我們采用:“反思診斷——反思學習——反思計劃——反思調節——反思評價”五大環節來引導教師反思,培養政治教師。
政治教師開展反思研究的過程:
⒈開展臨床診斷。政治教師發現問題是實踐反思的第一步。政治教師只有意識到自己教學中存在問題,才會改進自己的實踐。在政治教師培訓中開設“自我系統分析”研究,每個教師都把自己作為個案研究對象,分析自己,形成自我反省意識,強化自我批判能力,使每一個教師認識自我,開發自我,超越自我。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了解自我,規劃自我,激活發展動力,開發自我潛能,終身學習,奠定個人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自我診斷。政治教師自我診斷是政治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作正反兩方面總結,尋找包括教育思想、教學方法等問題。具體可能是教學過程某一環節,或教育教學某一方面內容。具體診斷措施是:記好教育教學診斷筆記,或教學心得,不間斷記錄自己的教學事件和過程,反思自己教育思想火花。如聽課評課“具體行為”分析,考察設計,論文“具體作品”分析。對比個案分析,自己平時的錄像課與特級教師、名師錄像課對比分析,明確分析標準、找出問題,逐條改進,在“導師”指導下再次上課、錄像,前后兩次對比分析。
集體診斷。依靠集體交流研討等方法發現和認識自己或他人存在的問題。為了提高診斷能力,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兩種方法診斷,外出學習觀摩、來反思自己,請專家來,共同研討,與專家交流,認識自己的問題。
⒉反思學習。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組織政治教師開展反思學習,既有針對性又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反思學習可采取個體學習和群體學習相結合的方式。
⒊制訂反思計劃。問題找到后,如何解決問題,要制訂反思計劃。指導政治教師制訂反思計劃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正確分析自己問題的基礎上,確定突破的主題。具體方式是制訂“改進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可以針對某一典型問題,制訂系列教學改進計劃,也可以針對某一具體問題,設計一個新的教案。
4.反思調節。制訂的反思計劃,要在實踐中適時調節,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主要方法有:自我觀察調節,審視自己教學改革措施所產生的教學結果,進一步改進完善。提示式觀察調節。把課堂教學內容錄下來,自評自悟,并設計一系列提示性問題,如“這節課提了多少問題?”“提的最有意義的問題是什么?”,自己反思,自己感悟。
5.反思評價。只有形成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才能激勵教師不斷反思,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引導教師成為研究型教師。評價反饋的主要方式有:學生全面點評、領導監測調查、總結交流,以加強結果反饋。
二、行動研究
1.行動研究的含義。行動研究是實踐者在實際工作中為解決自身面臨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
行動研究基本特征:行動研究是在實踐中、在行動現場中進行的研究;行動研究最終目的:是提高實踐者對實踐情境的認識水平,改進實踐者的實踐。
2.教育行動研究。教育行動研究就是教師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不斷地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研究方法。其實質是教師在實踐中通過行動和研究的結合創造性地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去研究和解決不斷變化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合理、科學和有效,不斷提高教育教學實踐的水平和質量。
3.行動研究方法和步驟。預診——收集資料初步研究——擬定總體計劃——制定具體計劃——行動——總結評價。
⑴預診: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發現問題。對學校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反思發現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得出行動改變的最初設想。在各步驟中,預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確定問題。A.列出您期望改進的教學中的3至5個重要問題。B.選擇最重要問題,并解釋為什么目前它對您十分重要。
⑵收集資料初步研究:這一階段成立由教研人員、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問題進行初步討論和研究,查找解決問題的有關理論、文獻,充分占有資料,參與研究的人員共同討論,聽取各方意見,以便為總體計劃的擬定做好診斷性評價。
⑶擬定總體計劃:這是最初設想的一個系統化計劃。行動研究法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系統,所以總體計劃是可以修訂更改的。
⑷制定具體計劃:這是實現總體計劃的具體措施,它以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為前提,有了它,才會導致旨在改變現狀的干預行動的出現。
尋找解決途徑。A.通過回答三個下列問題開始尋找解決途徑:①我們對問題了解些什么?②關于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什么?③怎樣尋找解決途徑?尋找途徑可能包括請教同行、查閱參考書、研究電腦軟盤上的教學案例、參加培訓和計劃構思等等。B.您所發現的其他解決方法是什么?
⑸行動:是整個研究工作成敗的關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在實施計劃的行動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動的反饋信息,可行的,則可以進入下一步計劃和行動。反之,則總體計劃甚至基本設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調整或修改。這里行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檢驗某一設想或計劃,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
應用解決途徑。A.其他解決方法中哪一種最合適?B.實施這個解決方案需要什么?C.什么時候,在什么情況下您可以運用這個解決方法?
⑹總結評價:這是對整個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評價。這一階段除了要對研究中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科學處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結論外,還應對產生這一課題的實際問題作出解釋和評價。
理論發展。A.您對于自己的實踐有哪些看法上的轉變?B.在您將來的實踐中會有哪些方面的變化?C.分享的您的好主意?
在行動中研究,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己。這是一種螺旋式的提升過程。
一個教師,也只有走教學和教研相結合之路,才能將教育教學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在行動中研究是教師發展之本。政治教師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將反思行動與研究相結合,走“教、學、研”之路,必將會成為“研究型”的教師。
(作者單位:河南濮陽市油田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