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證高校教學質量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務,事關教育事業之發展,事關民族振之大業,本文從辦學理念、師資建設、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討了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對策。
[關鍵詞]教學質量 管理制度 辦學理念
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突出特征,就是創新為上,改革為強,保守即弱,固陋難存。在這種背景下,高校要在各種困難和壓力之下求得生存和發展,確保教學質量,更好地完成社會交給的培養一批批創新人才的重任,就必須努力進行管理創新。學校發展是學校生命力的體現,管理創新又是學校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培養出符合時代特征的優秀人才,學校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發揮好班主任及班委會的作用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
當代社會是一個素質教育和文化教育并重的時代,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現代學校教育中日益顯示出重要性。培養同學們的道德文化修養、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增長學生的見識及才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涵。
選擇好班主任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在某種程度上,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學校工作質量的縮影。可以說,學校的全部工作都與班主任有關,班主任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學校的辦學質量,影響著未來公民的素質。因此,首先,要注重班主任的培養及日常管理,從學校整體來看,班級是教學工作的基本單元,學校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通過班級組織來完成的。班主任是班級中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中堅和骨干,是學校內各種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紐帶,也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三種教育渠道的橋梁。班主任既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教育者,也是學生的知心朋友,還是學生的直接引路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及人生態度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鑒于班主任工作對班級管理及學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所具有的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橋梁、紐帶作用,發揮其教育主體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針對性,使班主任能夠適應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及多樣性,才能使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班主任應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道德素質及文化修養,努力學習各種業務知識,樹立為全體學生服務的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有用之才。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班干部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力量,是搞好班級工作的關鍵,班干部隊伍的建設對良好的學風、班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班干部是從全體同學中選出來的領導者和組織者,是聯系老師和同學的紐帶、橋梁,起著上傳下達、下情上傳的作用,是學校學生管理工作最直接的執行者和參與者。由學生干部直接參與學生管理工作,能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加強日常學生管理工作的力度,有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
二、加強教學督導工作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
高等教育教學督導是對高校的教學活動、教學環節、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改革方案等實施檢查、監督、評價和指導,為高校決策部門提供改進教學及管理工作的依據和意見,保證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教學督導制度在我國早已有之,之前主要是政府對基礎教育進行督導,沒有涉及高校。之所以出現高等教育教學督導,而且越來越被業界所重視,主要原因是社會對高等教育給予了史無前例的關注,教學質量成為大眾談論頻率最高的話題。
要發揮教學督導在教學質量保障上的作用,建立教學質量保障的長效機制,就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幾種關系。
1.督“教”與督“學”的關系,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表現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種互動關系,是一種溝通合作的關系,是教與學這一對矛盾的統一體。所以,教學督導不僅在于了解教師的教,也應該檢查學生的學,既要督“教”,同時也要督“學”,把兩者結合起來,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教”與“學”雙贏的效果,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督”與“導”的關系
在教學督導中,監督與指導是密切不可分的。教學督導人員在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督導時,往往只“督”不“導”,這是當前高校教學督導工作中出現的最大弊端。教學督導工作從形式上看主要是“督”,但從實質上看更應該注重“導”,“督”僅僅是手段,“導”才是目的。在督導工作中,要在“導”字上下功夫,達到教學督導的最佳效果。在具體工作中真正做到“督要嚴格,評要客觀,導要得法,幫要誠懇”,使被督導者能心悅誠服地接受指導,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3.教學督導與教學管理的關系
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教學管理質量的優劣,必然取決于管理模式的合理性、管理思想的先進性、管理制度的科學性。教學管理對高校教育質量保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一所高等學校的經費、師資、教學設備等教育要素,只有在有效的管理制度下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其功能。
4.教學督導與校風建設的關系
校風是一所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并保留下來的具有特點的思想、觀念、制度和表現出來的意志和作風。它是經過學校師生共同努力,在長期教育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精神力量和行為規范,是一個學校區別于其它學校的風氣。校風是學校領導干部作風、教師教風、學生學風的集中反映和總和。好的校風對保障教學質量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學生日常教學管理工作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通過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強化組織紀律觀念,是形成良好學風的重要手段,“組織紀律”是搞好班級工作的保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再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實干,是沒有用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都是為了維護學生的根本利益,教育學生遵章守紀,嚴格自律,強化組織紀律觀念,是培養學生實現自身理想的根本保證。良好的法紀意識和道德觀念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一個素質,它對大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準確掌握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及時反映學生思想、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教育本班學生自覺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從而維護正常的教學、學習、生活秩序,從而促進教學相長,保證教學質量。
四、創新管理理念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源泉
學校要發展,管理要創新。只有不斷開拓創新 ,學校才能更快地、更好地、更有效地發展。恩格斯說“再完善的現代化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進的技術工藝,也會在傳統人的手中變為廢紙一張?!币虼?,學校管理創新,要求管理者和管理對象必須在具有歷史視野、世界眼光、現實依據和超前思維、辯證頭腦的基礎上形成先進的觀念。
1.樹立以“法”治校的理念。學習法律和法規,了解學校新情況、新動念,經常給師生上法治課,學生的法治觀念是今后成才的前提。
2.樹立以“情”治校的理念。學校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必須注重人的情感,尊重人的情感,做到以情感人,形成和諧的校風。
3.樹立以“德”治校的理念。學校工作同社會上其他工作一樣,用好人是教學工作成敗的關鍵。
4.樹立“藝術”治校的理念。講究工作藝術,調動師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優化師資管理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
教師是學校的第一教育資源,學生主體地位靠教師去實現,只有培養出教師人才,才能培養出學生人才。應注重對教師這一特殊教育資源的人才開發,使教師把學習和研究養成習慣,形成風氣,從而不斷生長教育智慧,增強創新能力,提升育人價值,增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張馳有度的教師管理模式,把制度管理和人文關懷結合起來,把利益驅動和精神激勵結合起來,尊重教師的勞動,給教師創造機會,打造平臺。關心教師的生活,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盡可能滿足他們的精神和物質需求。加大青年教師和優秀教師培養力度,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把錢花在最需要做的事和最值得花的人身上。在教師使用上,著重看實際工作才能和潛在能力,力求用人之長,容人之短,念人之功,諒人之過。采用民主、平等、和諧的管理模式,創設一種和諧的學校小氣候,讓每一位教師都奮發向上,努力進取,從而獲得學校工作整體創新發展的合力。
總之,保證高校教學質量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務,事關教育事業之發展,事關民族振興之大業,必須從辦學理念、師資建設、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平生.教學督導在教學質量與監控體系中的作用探討.華東交通大學學報.
[2]易蘭.關于高校教學督導的工作的幾點思考.宜賓學院學報.
[3]穆嵐.我國教育督導制度存在的問題與改革對策.教育探索.
[4]梁文明.著眼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學督導工作的核心.高教論壇.
[5]莊東紅.高校教學督導的實踐與創新.中國大學教育.
[6]朱繼洲.高等學校開展教學督導的理性思考與實踐.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作者單位:湖北武漢科技學院計算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