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課堂教學要講究科學性和藝術性,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籌劃教學的全過程,以形成自己獨特精湛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
[關鍵詞]會計課堂 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依靠教師與學生的默契配合,通過多種手段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復雜過程。運用綜合藝術搞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師來說,不僅是完成工作任務,更是一項恒久地科學課題和持久的藝術追求。特別是會計教學,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學生普遍覺得難學、難懂、難掌握。我在多年的會計教學實踐中,運用科學與藝術的教學方法,明顯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注重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的指路人,在講解教學內容的同時,還要把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的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也就是在安排怎樣教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啟發學生如何學,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設計教學過程的主要出發點,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成為提高教學效果的根本保證。
1.采用靈活生動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選擇靈活生動的教學方法,如采用談話、討論、實踐練習、講授和交流讀書技巧、師生互動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主動地學習專業知識,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習題教學,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知識的掌握,離不開一定量習題的演算練習,在給學生講解例題和習題時,要注重啟發式教學,講解解題思路、分析方法,并嘗試在教學和測驗中運用自編題目。如,可以在題目中一是設置隱含條件,以鍛練和培養學生形成慎密的解題習慣,二是設置多種因素,以培養學生提高分析判斷能力,教會學生怎樣分析已知條件,挖掘隱含條件,排除干擾條件,準確嚴謹地表述解題過程。
3.旁征博引,提高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教師精通教學內容,了解學科發展的整體進程和前沿知識。而學生往往是處于入門學習的初級階段。因此,教師在把自己掌握的系統化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還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導入與之相關的專業知識,并把自己如何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思路和心得體會傳授給學生,拓展思路,讓學生學會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學會對系列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實現解一題會一類,解一類會多類,觸類旁通。
4.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要指導學生:“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做作業;先閱讀,后總結”。給學生上每一堂課,都要介紹本節課的特點及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少走彎路。每學習完一章節,都要讓學生自己做小結,并選下一章節中的一定內容讓學生自學,提出問題和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對有代表性的問題,要適當誘導啟發,讓學生自己去分析、總結、歸納,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不論是在以后的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都能夠應對自如。
二、注意口頭語言、板書語言、形體語言的結合,運用現代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1.講究語言技巧,突出授課的啟迪性、誘導性,創設愉悅的教學環境。語言是傳遞信息的“載體”,教師的語言不僅應該做到準確、清晰、生動、邏輯性強,而且還應具有簡明、形象、親切、風趣等特色。形象、生動、幽默,充滿個性化的語言,比空洞的說教有用的多,它會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2.講究板書技巧,突出每節課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及注意事項。課前要對板書的布局,板書的的內容,板書的時機做合理設計。板書整體布局要合理完整,有條理,要突出重點和難點,要簡潔扼要。既便于學生做筆記,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基本線索,又對口頭語言起到輔助襯托作用。每堂課下課時,所講的主要內容及注意事項最好都完好地留在黑板上,便于下課前做總結。
3.講究形體語言,使課堂講授立體化、生動化。形體包括面部表情、手勢、身體姿勢等。授課時教師應使自己的形體語言讓人覺得舒服、自然、得體,與口頭語言配合默契,以便更好的增強口頭語言效果。
4.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顯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助于避開繁瑣的教學,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信息量。例如,放映一些教學錄像片,聲色并茂,直觀性強,范圍廣,花費時間又短,其效果遠遠大于教師課堂講授。投影儀也是教師的好幫手,其方便快捷,既可以加快講課進度,又可以多展示相關知識。其信息量大、科技含量多、示范性強,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把握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本科要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熟悉教材內容,明確大綱要求,清除每個學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和知識水準,做好因材施教,分類教學的準備。同時,作為基礎課教師,必須要注意課堂內容和后繼專業課的聯系,清楚在后繼專業課中用到哪些自己所教課程的知識,所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便在授課時重點講解,使授課內容有的放矢,保證學生熟練掌握,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學生學習專業課打好基礎。
2.注重整體設計。對整個課程、每個章節、每個單元、每節課的教學過程都要做精心設計。尤其對每節課,如何復習舊知識,怎樣導入新課,選擇什么方法講授,怎樣總結,留什么作業等都要認真考慮。引人入勝的開頭,興趣盎然的教學主體,耐人尋味的結尾,優美的語言,得體的教態,簡潔的板書,合理的節奏……使學生上一節課就如同欣賞一件藝術品一樣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3.課堂教學注重貫穿“四給”:即充分給學生“說”、“想”、“看”、“練”的機會,講究講授、誘導、提問的手段性,避免“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過程應突出對規律性知識的講解,縮減不必要的重復,重點啟發學生發現各種會計處理方法的內在處理規律。例如,教師在講解原材料采購的帳務處理時,可重點講述資金類帳戶與材料采購帳戶之間的對應關系,并舉出一個對應分錄,而不必詳細講述同一類型的其他會計分錄,并要求學生思考總結這些分錄的共同規律,鍛煉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確定學生的學習活動應做到有張有馳,聽想配合,學練相輔。
4.優化課堂結構,規范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實施目標教學。目標教學以提高每個學生的基本素質為目的,在教學中要求。一是制定師生都明確的、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二是精講多練、師生默契配合;三是貫徹反饋矯正原理,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設計。充分體現以訓練學生為主、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以教師指導為主的教學模式。
總之,教學過程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而是一種結合學生情況的再創造。會計課堂教學要講究科學性和藝術性,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籌劃教學的全過程,以形成自己獨特精湛的教學藝術和教學風格。
(作者單位:河北蒼州財稅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