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因為不同而豐富多彩。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個性,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在課堂教學中,我對課堂中不同的聲音產生的原因,為什么要關注不同的聲音,怎樣做才會在課堂中出現積極的不同的聲音這三方面作了探索與研究,并在課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關鍵詞]個性發展 學會傾聽 鼓勵 不同聲音
在新時期的教育中,學生由于所處的成長經歷、文化環境、家庭背景不盡相同,因而每個學生形成了他們獨特的個性。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就可能出現不同的思維形式和思維結果,這些不同的思維形式和思維結果,我們稱之為課堂中的不同聲音。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關注這些不同的聲音,展現出學生的不同認知個性。在不同聲音的演繹下,讓課堂呈現出色彩斑斕的景象。
一、在課堂教學中為什么要關注不同的聲音呢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要通過反饋、交流和評價,讓學生體驗、學習別人的思維活動的成果,掌握適合自己的一種或幾種方法。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存在差異,學生考慮問題的角度不盡相同,因此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用一個統一的標準、模式去培養學生,而應當關注學生的這種個性差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獲得發展。
其次,這是全體學生的共同要求。每個學生都渴望獲得成功,并得到更好的發展;每個學生都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而在課堂中每個學生都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欲望,都希望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能拿出體現自己獨特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課堂中不同的聲音表現出來,盡最大可能地滿足學生的愿望和要求。
再次,關注課堂教學中的不同聲音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維度”方面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去關注學生的不同聲音,才能正確處理學生的不同聲音,使學生在課堂中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關注、被信任、被重視,由此而獲得一種成功感和滿足感,幫助學生建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使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怎樣做才會出現積極的、不同的聲音
首先,在課堂中,教師應給學生適量的思考時間。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時,不要催促學生,要留給學生適當的時間去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有的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以后馬上就讓學生回答,或者是當只有少數幾個學生舉手示意能解決問題時,教師就開始剝奪大多數學生的思考時間,這種方式不妥。其實當我們更耐心一點,把“等的時間”再延長一點時,可能大部分學生將有更清晰的思路,回答得更合邏輯、全面、更有創造性。在學生獨立思考后再給學生適當的時間去相互交流,教學效果可能更加顯著一些。如果“等一等”就可能齊頭并進,作為教師為什么就不能多給學生一點點時間呢?
第二,正確處理這些不同的聲音,可能激發出更多的有價值的聲音。在上課之前,我們要去預測學生在課堂中會出現哪些不同的聲音,以應對課堂教學中的不同聲音。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時并沒有按老師課前預想好的方案去解決,這時教師要十分珍惜學生的獨立的見解,既尊重那些堅持自己觀點(不管正確與否)的學生,也尊重那些質疑老師、對老師說“不”的學生。在強調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要求學生必須懂得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分享其他同學的思維成果。
第三,教師要學會傾聽。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學會傾聽。安鴻鎮先生(三星電子常務)說過:世上所有人都把傾聽自己心聲的人當作朋友。學生發言時,教師不能顯露出不耐煩的神態,也不能表現出左顧右盼心不在焉的樣子,更不能隨意打斷學生的發言。老師要用心靈去傾聽。傾聽的時候,眼睛要看著發言的學生,聽明白學生要表達的主要意思。這樣有利于對學生的發言做出正確的評價(發展性的和鼓勵性的)。同時我們要讓學生能體會到教師對他的尊重,讓學生能感覺到老師期待與信任的目光,從而拉近師生心靈間的距離。
第四,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做出激勵性和發展性的評價。鼓勵他們“標新立異”的理解和有創意的回答,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不管學生發言的價值的大小,也不管他的發言與眾相同或是與眾不同,只要是他們自己的勞動成果,老師都要給予積極的評價,因為這些都是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索的成果。尊重不同聲音的學生,有助于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優化學生的解題策略,培育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
總之,在寬松的、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課堂中的不同聲音,共享不同的聲音。在不同聲音的演繹下,讓課堂呈現出色彩斑斕的景象。
(作者單位:新疆庫車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