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對職教學生的英語閱讀教學作探析,旨在通過對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激發、閱讀習慣的養成以及閱讀技巧的掌握等方面的闡述,來進一步地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整體理解與感知,也為他們英語知識的獲取與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礎。
[關鍵詞]職教 英語 閱讀興趣 閱讀習慣 閱讀技巧
職教英語的教學除了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文本知識外,還應該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語言材料來進一步的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這些知識地獲取,更能為學生今后自身專業知識的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大量的英語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主要途徑,閱讀有助于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這也是當今信息社會所必需的。
一、依據教材文本進行“五步閱讀”教學,讓學生掌握積累一定的語言知識技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職教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較差,我們必須緊扣教材文本作基礎性的教學,同時還應該根據學生能夠掌握的知識技能情況作一定的拓展延伸教學。職中的英語教材文本編撰起點較低,盡管如此,但很多同學就是連文本閱讀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對此,我們可根據課文的語言,情景、情節、詞匯、語法等知識進行有條理的閱讀,讓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從而理解文章的內容。筆者在授課時向學生明確提出閱讀教材文本的標準是:不一定要正確讀出每個單詞的讀音,但必須能正確理解該課文的大概意思。閱讀教學時向學生闡明,讀懂課文應是他們每天必做的功課。我們在進行課文閱讀教學時,首先要把課文作為一篇閱讀材料,讓學生自己閱讀,從整體去理解課文內容,而不是局部地學習和思考,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智力發展和閱讀能力的提高。
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把閱讀課作為講授語法句型的途徑,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思考太少,抑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閱讀技巧與技能的培養。長此下去,學生的閱讀興趣就難以得到培養,閱讀能力就更難得到提高。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才有積極的探索、敏銳的觀察、牢固的記憶、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性的運用,從中體會到學習樂趣。
根據當前國內的教學環境及職教學生的特點,筆者認為在課文教學中采用“提問——閱讀——思考——復述——鞏固”五步法,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較有幫助的。下面以職中英語教材第二冊Unit 5 Text 1:I am not a patient為例,可按上述方法進行如下教學設計:
第一步:提出問題。要求學生自己瀏覽閱讀課文,并找出下面這個問題的答案: Why “I”am not a patient and who is the real patient?很快,幾個基礎稍好的學生就舉起了手,他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I”came here to get some medicine for my father.這樣,等待更多的學生舉起手發言后,教師就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進行討論,給他們留下一個閱讀懸念。
第二步:閱讀文本。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并回答了上述所提問題之后,要求學生再次閱讀課文,仔細閱讀每一段落,找出每一段的主題句,并針對教材文本設計出如下幾個是非判斷題:1.All the people in the waiting room looked sad.2.Billywere telling the patients some interesting stories.3.Billy didn’t say anything because the doctor didn’t give him any chance.當學生對課文進行了第二次閱讀后,讓他們依據文本猜測這幾個句子是否正確。
第三步:思考難題。在閱讀全文后,可以讓學生提出幾個難懂的句子,全班一起討論,教師也就趁機講解一些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心思想,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文章的含意所在。同時讓他們更好地思考上面提出的幾個問題,并給出正確的答案。
第四步:復述課文。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內容,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掌握課文內容及培養閱讀能力的同時加強對口語能力的培養。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差異,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分段或全文進行復述的方法,并給學生提供主題句,以便讓學生復述時進行參考:例如,針對這篇我就給出了以下可以參考的主題詞或主題句:look sad , except Billy,jump up,Before Billy could answer a word,try to sit up ,but...
第五步:鞏固復習。這一步主要是復習鞏固教材課文內容及課文難點、語法等。教者也可將文章改編成完形填空,或將課文縮寫后讓學生填上關鍵詞或語言點。還可讓他們完成課文后面的閱讀理解題目,以此達到完全消化課文內容的目的。
“五步”閱讀教學方法體現在教學中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上述五個步驟的教與學,改變了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和依賴老師的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二、利用課外讀物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的速度與質量
職教的學生因英語基礎較差,常常存在自卑感。對此,我們應鼓勵他們從基礎的文章讀起,并對他們的進步予以表揚,激發他們英語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同時,我們給他們指出一些錯誤的閱讀方法。
閱讀速度的快慢是閱讀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在提高正確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閱讀速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無聲地直接理解文字符號,一定不要一個詞一個詞地出聲朗讀;按意群閱讀,一定不要一個詞一個詞地咬讀;擴大視幅,爭取眼睛的覆蓋率同時看見七至八個單詞;減少回視,不要反反復復地看同樣幾個單詞;邊閱讀邊理解、邊猜測不認識的單詞;限時閱讀,并記錄閱讀的時間和閱讀的字數,以便計算自己的閱讀速度;閱讀時盡量少查字典,堅決不要一遇到生詞就查,只有當這篇文章閱讀完了后,再去查找一些出現的頻率多的單詞。
同樣,我們必須要求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用來彌補課本上面閱讀教材的不足。我們可幫他們精心選擇如名人軼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科普文章等思想性與趣味性教強的閱讀材料。還可以幫助他們介紹一些簡易的英漢對照讀物,如“書蟲”系列等。這樣,讓他們從較短的讀物開始,逐漸過渡到較長的文章,從較容易的讀物開始逐漸過渡到難度較大的文章。每天堅持閱讀,他們的閱讀興趣自然就會得以提高,閱讀能力也就自然增強。
三、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解題效果質量
筆者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運用一些閱讀教學方法,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幫助、誘導,并結合實例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漸漸地提高了許多。筆者是這樣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的:首先,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猜測不認識單詞的意思,仔細默讀文本材料,了解大意;其次,要求學生認真地閱讀文后題目,做到心中有數,明確解題方向;再者,要求學生根據題目要求再次閱讀對應的語段;最后要求學生對自己所做的題目來一次檢查,以確保正確而不失分。
在上述的閱讀技巧培養訓練過程中,文本大意的理解始終是閱讀教學中應該把握的一根主線,教者許多閱讀技巧的訓練應緊緊圍繞文本的大意的理解所服務。這也是眾多技巧中的一大“技巧”。
(作者單位:江蘇江都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