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飲食易誘發心臟病
研究發現,全球心臟病發作的人群中,以油炸食品、咸味食品和肉類飲食為主的人約占35%。這項涵蓋52個國家的研究顯示。食用主要由紅肉、油炸食品、奶制品以及咸味零食組成的“西式”飲食的人更可能出現心臟病發作,而那些吃較多的水果和蔬菜的人則風險較低。
雞湯有助于對抗高血壓
據日本科學家報道,雞湯可能有助于對抗高血壓。這是因為,雞胸肉包含的膠原蛋白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有類似作用,而ACEI是治療高血壓的主干藥物。但是,雞胸肉中這種膠原蛋白含量太少,不足以用來發展生產治療高血壓的食品和藥品產業。但用它作為熬湯的原料。也許有助于對抗高血壓。
美國耶魯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體溫較高的人對他人的性格評估相對友善,同時更愿意把自己的物品贈予他人;體溫較低的人則相反。雖然尚不清楚體溫改變人們對他人性格評估的確切原因,但研究人員認為,人們總是趨向于尋找溫暖,體溫度升高可能無意識地向腦部傳達了某種積極信息。當人們身處痛苦和孤單時,通常會感覺寒冷;而人體溫度升高時,則更容易產生積極、愉悅的想法。研究人員說說:“體溫升高使人們對他人的評價變得友善,同時也使自己待人接物時更加熱情、寬容。”
饑餓讓人不再抑郁
你知道嗎,對食物的渴望能讓人感到更加幸福。《自然》雜志剛剛發表了一項在美國進行的研究,表明饑餓有效防止沮喪情緒的產生。研究結果顯示,當饑餓荷爾蒙處于低水平時,實驗鼠表現出了沮喪和孤僻的癥狀,而較高的饑餓荷爾蒙水平讓它們更有活力。而這種饑餓荷爾蒙在老鼠身上和在人類身上的作用機制相同,讓人變得更有活力以便尋找食物。當然,這種饑餓應有個度。
街頭奶茶不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對珍珠奶茶提出了質疑,她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奶茶多是奶精、香精、色素、糖和淀粉珠的混合物,幾乎沒有營養價值。奶精中的氫化植物油含有較大比例的反式脂肪酸,如果長期食用,會提高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還會影響兒童健康。據研究,一杯500毫升的奶茶里所含的反式脂肪酸最多可達5克,而國際上一致認為。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一日不應超過2克。顯然,常喝奶茶不利健康。范教授建議市民應盡量少喝這種用奶精制作而成的奶茶,特別是不要讓幼兒和老人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