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芥末,亦稱青芥辣,它跟中國傳統(tǒng)的芥末是不同的,雖然兩者都有類似的沖和辣,但卻來自不同的植物,中國的芥末,是芥菜的成熟種子研磨成的一種辣味調(diào)料。它的歷史悠久,據(jù)說,從周代起就已開始在宮廷使用。而綠芥末,原產(chǎn)日本,是用植物山葵的根莖磨成的醬,色澤鮮綠,具有強烈的香辛味。綠芥末含有烯丙基異硫氰酸化合物,也就是其獨特的香味和充滿刺激辣嗆味的來源,它能除去魚的腥味,并有殺菌消毒、促進消化、增進食欲的作用。
用于制作綠芥末的山葵,它的栽培很講究。它生長在山谷的溪水田里,并且必須是朝北的山谷,不能有直射陽光。那里的環(huán)境還不能有絲毫的污染,否則山葵難以成活。山葵的生長周期很長,一般要四年才可以收獲。為了不損傷山葵枝,摘取時必須用手去完成。然而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擋人們制作綠芥末的熱情。
綠芥末有泥狀、粉狀和膏狀三種。泥狀的綠芥末來自于現(xiàn)磨山葵,是將新鮮山葵洗凈后,用細(xì)眼刨茸器刮擦成茸,或以鯊魚皮做砂皮,磨擦成茸,口味最好。泥狀的綠芥末可以捏塑各種形狀,如秋葉形、心形等,然后放在生魚片旁邊,除了起調(diào)味作用以外,還能起點綴、襯托的作用,增加美感。粉狀的綠芥末要先用水調(diào)和以后才能使用,粉和水的比例為1:2。調(diào)和均勻以后,還應(yīng)當(dāng)靜置2至3分鐘,以便其刺激的辣嗆味和獨特的風(fēng)味產(chǎn)生。不過調(diào)好后應(yīng)當(dāng)盡快使用,否則辣沖味會揮發(fā)。而膏狀的綠芥末是成品,像牙膏一樣,用時擠出即可。我們通常在商店里可以買到的都是這種膏狀綠芥末。
綠芥末在使用時,總是與醬油為伴的。它提供刺激味,解除生料的腥味;醬油則提供咸味、鮮味,調(diào)和整體的美味。
不過,可能很多人第一次吃綠芥末的經(jīng)歷都不是很愉快。我第一次吃是有一次朋友請我吃壽司,那時,我還只在電視上見過這種美味,所以心情還是非常興奮的。當(dāng)朋友幫我點了幾盤壽司以后,很快拿上了配料,就是一小碟那種膏狀的綠芥末和醬油。我夾起一塊,像吃火鍋那樣往醬料上滿滿一按,直接放進了嘴里,然后就覺得一股辣味直沖鼻腔,眼淚非常不自覺地沖了出來,我迅速地喝了桌上配的茶,然后拿起紙巾做“感動”狀。咽下這塊后,我喝了很多茶也沒多少信心再吃一塊。看著朋友吃得一邊不斷的拿出紙巾擦汗和眼淚,一邊繼續(xù)津津有味,心里的確佩服。后來又嘗試了用一點點芥末配醬油,慢慢體會芥末提升海鮮的鮮味的感覺。之后,才慢慢地對這種調(diào)料著了迷。
綠芥末還是一部電影的名字,中文翻譯是《綠芥刑警》,講述的是一個法國刑警亞伯和他的女兒的故事,爸爸是暴力男,女兒是野蠻叛逆女,兩人拼湊在一起就像芥末的嗆人般讓人無法接受。但是隨著劇情的慢慢發(fā)展,搞笑的成分慢慢升級,笨蛋壞人受到了懲罰,讓男主角用一種嚴(yán)肅搞笑的方式弄得不成人形,實在是讓人捧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