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種植黑芝麻的歷史悠久,相傳漢張騫得其種于西域,原名胡麻。晉時改名芝麻,又名脂麻、油麻、巨勝,種子有黑白二種,皆可榨油。《神農本草經》記載:芝麻補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久服輕身不老。《本草綱目》稱服(黑芝麻)至百日,能除一切瘤疾;一年面光澤不饑,二年白發返黑,三年齒落更生。
祖國醫學認為,黑芝麻味甘性平,為滋補強壯之品,有補血、潤腸、生津、通乳、養發、滋養肝腎、養血潤燥的作用。據營養學家科學分析,每百克黑芝麻中含蛋白質19.1克,脂肪46.1克,鈣780毫克,磷516毫克,鐵22.7毫克,還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櫚酸、硬脂酸、甾醇、卵磷脂、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正因為芝麻含有如此豐富的營養,因而能在延緩人的衰老及美容方面起到極大的作用。黑芝麻含有的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在維生素E、維生素B、的參與下,能加速人體的代謝功能;黑芝麻含有的鐵和維生素E是預防貧血,活化腦細胞,消除膽固醇的重要成分;黑芝麻含有的脂肪大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中醫認為,黑芝麻具有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暈、須發早白、脫發、腰膝酸軟、四肢乏力、步履艱難、五臟虛損、皮燥發枯、腸燥便秘等病癥,在烏發養顏方面的功效,更是有口皆碑。素食者應多吃黑芝麻,而腦力工作者更應多吃黑芝麻。黑芝麻還有健腦益智、延年益壽的作用,是中老年人常用的保健佳品。
黑芝麻特別適合以下人群食用:肝腎不足所致的眩暈、眼花、視物不清、腰酸腿軟、耳鳴耳聾、發枯發落、頭發早白者;婦女產后乳汁缺乏;貧血、高脂血癥、高血壓病、老年哮喘、肺結核患者,蕁麻疹、習慣性便秘患者;糖尿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神經炎、末梢神經麻痹、痔瘡等患者。但是患有慢性腸炎、便溏腹瀉者忌食芝麻,男子陽痿、遺精者也應忌食。
由于芝麻所含的脂肪酸是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如果保存不當,比較容易氧化變質。因此,保存芝麻食品時,最好采用密封的方法,并存放在陰涼的地方,避免光照和高溫。
購買黑芝麻時一定要慎重,最好用一點水放在手心,輕輕地搓揉,手上留下異樣的顏色就可能是染過色的。真正的黑芝麻顏色呈深灰色,不會黑得發亮,更不會掉顏色。
最后給您介紹幾款簡單易學的芝麻菜肴:
芝麻核桃乳蜜飲:黑芝麻炒香研末,核桃肉微炒搗爛,貯瓶內,每次各取1匙,沖入牛奶(或豆漿)1杯,并加蜂蜜1匙調服,有滋補肝腎、明目潤燥的作用,可以輔助近視及雙目干澀、大便干燥的治療。
芝麻核桃粥:黑芝麻50克,核桃仁100克,一起搗碎,加適量大米和水煮成粥。此粥補肝腎,對繼發性腦萎縮癥有食療作用。
黑芝麻棗粥:粳米500克,黑芝麻炒香,碾成粉,鍋內水燒熱后,將粳米、黑芝麻粉、紅棗同入鍋,先用人火燒沸后,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時加糖調味即可,具有補肝腎、烏發等食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