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我國的城市步行商業街建設現狀可以看出,步行街建設投資多,工程量大,其商業價值卻未能充分實現。本文通過對城市步行商業街交通系統研究,通過合理組織步行商業街的交通流和停車場,創造宜人的商業交通空間,來實現對步行街商業價值的有效提升,為城市步行商業街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 步行商業街 交通系統 商業價值
“愚者衛馬,智者用車,賢者徒步”,可見人們對交通的關注由來已久。路易斯?康曾經說過:“城市始于作為交流場所的公共開放空間和街道,人際交流是城市的本原?!币蚨?,城市的意義與交通系統息息相關。路易斯?康曾經說過:“城市始于作為交流場所的公共開放空間和街道,人際交流是城市的本原?!币蚨鞘惺墙涣?,甚至是交通活動的化身;交通是城市的意義的體現。
到了交通日益發達的今天,嚴重的人車矛盾,給我們帶來生活上的極大不便,不少城市又在城市中心區恢復步行系統,把購物人流集中的傳統商業街對車輛封閉。有人認為隨著機動化時代的到來,商業與交通之間的兼容性已不復存在,禁止機動車交通是解決商業街矛盾的唯一良藥,只是目前還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只能暫時委屈目前存在的人車混行的商業街,等待時機成熟?,F代的步行街不同于古代的步行街,人的需求、各種社會因素的變化、不同的城市形態、歷史文脈和步行街的所處的部位以及周圍環境,對步行街的交通組織,包括步行街附近的公共交通和停車安排,以及如何為步行商業街內活動的人們創造一個便捷、舒適、安全的交通系統提出了新的課題。
一、合理組織步行商業街的交通系統,提高步行商業街的商業價值
步行商業街的交通空間是一個半封閉空間,可以分為內部交通系統和與周圍道路銜接交通系統兩部分。因此,步行街的交通規劃按對外交通系統和內部交通系統兩部分分別進行交通組織對策研究。現代步行商業街“在布局形態上,從商業干道發展到全封閉或半封閉的步行街,從自發形成的商業街坊發展到多功能島式步行商業街,從單一平面的商業購物環境發展到地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的立體化巨型商業綜合體,從地面型步行區發展到第二層平面系統的步行天橋商業和地下商業街。”這一發展過程揭示了這樣的三個功能設計上的基本原則,即在交通系統上,多向發展、多功能轉換和立體的步行系統。
從實踐上來看,步行商業街交通組織對商業價值的開發與實現著實有著重要的影響。只有使步行街充分展現出商業開發的潛能,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的目光。研究步行商業街交通系統,以有效提升城市步行街的商業價值為目的,對于推動城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合理設計停車場,提升步行商業街的商業檔次
近年來我國的出租車、私人小汽車等小型交通發展迅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私人機動車輛,停車場的問題越來越突出。交通系統規劃設計應考慮停車的位置、規模和形式,以及建立高效智能的停車管理體制,才能滿足人們的停車需求。
1.停車場的位置選擇
《商業建筑設計規范》規定:步行商業街的各個出入口附近應設置停車場地?!冻鞘械缆方煌ㄒ巹澰O計規范》規定:商業步行區附近應有相應規模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或多層停車庫,其距步行區進出口的距離不宜大于100米,并不得大于200米。在停車場與城市道路之間應設置緩沖區,使車輛借助緩沖區來實現從城市快速交通到停車場慢速交通的轉換。
2.停車場的形式和規模
停車場一般有三種停車方式:
(1)地面停車場。設置在建筑物的附近,使用方便,但是占地面積比較大。所以在用的緊張的情況下不宜采用。應該多利用與商業街垂直的道路設置。另外要注意同人行廣場明顯區分開,避免人車的相互干擾。這種方式在郊區商業街中適合使用。在市內,除保留少數地面停車之外,盡量采取別的方法。
(2)附設式停車。在建筑物的頂層或者地下層設置,即屋頂停車場和地下停車庫。可以節省用地。地下停車庫可以避免氣候的影響。
(3)立體式停車樓。立體式停車是停車建筑物,它又包括兩類:升降式,主要通過升降機把汽車送到各個樓層。坡道式,般與建筑物合并成塔式獨立設置,容量大,較為經濟。
三、創造宜人舒適的步行商業街交通空間環境
對商業街的交通的改善手段有多種,應因地制宜,視具體情況而定。并應從被動解決交通矛盾與城市商業蕭條問題,逐步轉向主動地創造以“人”為主導、一切為“人”服務的步行商業街上,創造舒適宜人的城市空間環境。若要使步行商業街空間舒適、宜人,必須使形成步行商業街空間的界面之間的關系符合人的視域規律。當高寬比為1∶4時,空間的界定感不強,要對步行商業街進行空間的二次劃分。當高寬比為1∶2時,空間的界定感較強,這時步行商業街的設計不宜布置過多過大的環境設施。當高寬比為1∶1時,空間的界定感很強,步行商業街的設計應注意建筑與街道一體化的處理,注意街道和建筑在裝飾上的協調。
街道的空間序列是一種多層次秩序的組合,步行商業街的這種特性為界面的變化提供了基礎,既豐富變化,又統一有序。步行商業街空間界面的變化和裝飾的對比應在人的視覺秩序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不然會造成混亂和支離破碎的空間效果。
另外,在城市商業步行環境的可持續性設計中,要重視從人的需要出發,綜合考慮它的物質環境與精神因素,解決人類所面臨的需要與限制,現在與未來的雙重矛盾,達到對土地、人力、物力等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人們購物環境的改善,提升步行商業街的商業價值。
總之,通過對城市步行商業街交通系統研究,合理組織步行商業街的交通流,創造宜人的商業交通空間,實現對步行街商業價值的有效提升,為城市步行商業街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陳宇:城市商業步行街規劃建設的探討.浙江建筑2003年第2期
[2]譚穎:商業步行街外部空間形態及環境塑造.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