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8年1月1日,新勞動合同法正式開始實施,新法引發了社會的諸多爭議,本文將新勞動合同作為一項財政政策進行論述,并對其政策效果進行分析。
[關鍵詞] 新勞動合同法 財政政策
2008年中央經濟會議文件顯示,目前中國實行的是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對于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財政政策是一個國家政府對經濟工作的指導,從中可以看出國家經濟的走向。財政政策主要分為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兩部分,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購買,轉移支付等,政府收入包括稅收政策等。
新勞動合同法于2008年年初開始實施,其對經濟層面的影響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本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即將新勞動合同法作為一項財政政策進行論述,并對其政策效果進行分析。
一、新勞動合同法的是財政政策嗎
根據財政政策的定義,財政政策是一種政府計劃。內容包括: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及轉移支付等支出;稅收的數量和種類。從定義上來看。一部關于勞動者的法律很難和政府購買,轉移支付和稅收相關。然而,筆者認為,如果政府直接采取的一項非金融類政策對宏觀經濟層面存在一定積極和消極的影響時,那么這項政策就可以被稱為財政政策。因為,它與書面意義上的財政政策有同樣的政策效果。
稅收被公認為是一種財政政策,稅收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影響市場交易的數量,并表現為將私人的一部分貨幣轉移給政府或相關部門。同樣,一項旨在影響勞動力市場的法律我們同樣可以認為是一項財政政策,只是這里的貨幣轉移較為隱蔽而已,這些將在后文進行敘述。
二、新勞動合同法為什么是緊縮的財政政策
在明確了新勞動合同法是財政政策之后,下文將論述新勞動合同法是緊縮的財政政策的原因。
首先,一項法律或管制,無論是處于什么原因,一定會減少市場的作用。用最基本的經濟學例證,最低工資減少了就業的數量,租金限制降低了出租房屋的質量。因此,僅從政策性質來說,一項作為管制和具有強制力的政策一定會減少市場的交易,即緊縮的財政政策。
其次,從新勞動合同法的內容來說。這里僅以無限期合同和須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為例。新勞動合同法引入了無限期勞動合同這個“時髦”的名詞,然而其效果并不“時髦”,反而引發比較“時髦”的事情——華為用工門事件,企業以用腳投票的方式表示對新勞動合同法的不滿。華為為什么從上到下都要重新簽訂合同,就是因為無限期合同給企業帶來的成本太高,企業無法承擔。世界上有采取終身雇傭制度的國家——日本,然而,日本不是人人都是終身職工,只有雇員人數超過999人的大企業才會采取終身雇傭制,且終身職工的數量還在不斷下降。中國的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這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一般勞動合同的形式,有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兩種。口頭形式適用于一些靈活的,臨時的用工場所。根據合同的定義,只要是當事雙方自愿平等達成的協議都應該被當作合同履行。因此,書面合同的規定會不會減少對這種用工的需求呢,至少可以說它降低了勞動的靈活性。
從上述可以得知,新勞動合同法無論從本質還是其內容均體現了和稅收類似的緊縮特征。新勞動合同法的種種規定很有可能以增加就業成本的代價減少勞動力市場就業的數量,增加企業的用工成本。并且,通過比較各國在勞動立法上的成敗經驗,凡是有過多的立法來干預勞動力市場的國家,比如德國、印度,盡管立法者的初衷都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福利,最后都事與愿違,出現了長期持續失業和勞動者福利下降的情況,國民經濟長期不景氣。因此,新勞動合同法是緊縮的財政政策。
三、新勞動合同法作為緊縮的財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作為一項緊縮的財政政策,新勞動合同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勞動合同的不公平現象。但是如果一個社會大量勞工都是在比較低工資的條件下工作,這說明社會經濟是相當不發達的,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是提高經濟效率,促使經濟的發展。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和市場上其他產品的價格是一樣的,本質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一個蓬勃發展的經濟,形成對勞動力的旺盛需求,工資就會節節上升。一個落后的經濟,就業機會非常稀有,勞動供給大量過剩,工資水平就會非常低,無論政府做什么,工資水平都高不了。過度的管制只能增加勞動力的雇傭成本,使勞動力市場萎縮,進而造成失業的增加。
同時,面對增加的失業人群,政府將提供更多的救濟金(最低生活保障)來維持其基本生活。也就是說,政府的轉移支付有一部分是因為不當的勞動合同法規所造成的,這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隱蔽”的貨幣轉移。并且,新勞動合同法不同于稅收,稅收政府在扭曲市場交易的條件下還可以獲得一部分收入,而新勞動合同法在政府扭曲勞動力市場后還要提供更多的轉移支付來維持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所以新勞動合同法不僅是一項緊縮的財政政策,還是一項政府、民眾兩邊都得不到好處的政策,這樣的政策有使用的必要嗎?
四、關于新勞動合同法作為財政政策的使用問題
有人也許會問,難道政府不應該維護勞動者的公平和合法權利了嗎?是的,政府應當維護,但政府管的不應過多。政府應管的是兩件事:一是保證勞動者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勞動時間過長、強度過大、勞動場所的不安全性等。其次,政府要幫助維護勞資雙方合同的嚴肅性,幫助勞資雙方認真地執行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而不該過多干預合同里應該包含什么內容,比如工資、福利、勞動時間等。在不損害勞動者健康的前提下,勞資雙方可以根據供求關系、工作內容,以及工作需要來決定勞動時間的長短。
因此,筆者認為,新勞動合同法是一項對國民經濟有著一定負面影響的財政政策,對其實施應抱有謹慎態度。對于當年的中國,如何增加企業的效率,增加就業的數量和經濟發展的質量才是關鍵。
參考文獻:
[1]格里高利·曼昆:經濟學原理,第三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李麗林:勞動合同法:一部不可能執行的法律.經濟觀察報,2008(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