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欠發達地區是一個相對的、歷史的區域范疇,其基本含義是指某一地區在發展程度上較低或發展不充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欠發達地區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諸多、甚至更多的挑戰。欠發達地區不可能完全照搬發達地區曾經走過的路,必須切合實際,不斷探索加快發展的新機制。黨的十七大提出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是我國對外開放實踐的科學總結與升華,其基礎是科學發展觀,研究、探索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要求。
[關鍵詞] 開放型經濟體系 欠發達地區 建設
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突破了國家和地域的限制,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聯系日益密切,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能孤立地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其它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相互合作對欠發達地區尤為重要。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欠發達地區不但可以引進大量的資金、技術、管理經驗,推進地區經濟發展;而且還可以使欠發達地區的人們開闊視野,促進其思想觀念的轉化,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縮小與經濟發達地區之間差距的捷徑,是克服自身弱點,發揮自身優勢,盡快擺脫不發達狀態的必然出路和現實選擇。
一、加強投資環境建設
如今的對外開放已經由過去的依靠政策優勢、區位優勢逐步轉移到依靠環境優勢上來,可以說,投資環境水平將決定對外開放水平。廣義地講,投資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兩大類。其中硬環境包括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各種基礎設施以及自然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平,人力資源狀況等諸方面;而軟環境則包括宏觀政策,法律制度,文化背景,思想觀念,辦事效率等。
1.加強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在發展經濟學家被稱為社會先行資本投資。意思是說,在一個區域里基礎設施的投資帶有先行的性質,一個區域只有基礎設施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其他投資才能隨后跟進。許多國家的許多地區在進行開發時,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了首要位置,如美國在19世紀向西部開發時,交通運輸發展起到了獨特的作用,1830—1880年期間,美國建成15萬公里的鐵路,便捷的交通運輸條件加快了西部地區與外界的溝通,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一般需要大量的投資,周期較長,投資收回較慢,所以政府應該積極加強對欠發達地區基礎設施的投入,尤其是公益性基礎設施的投入。基礎設施的建設應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在投入有限的情況下,一些項目的安排應有所側重,分清輕重緩急。同時,要對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之前進行充分的評估。
2.要加強欠發達地區的軟環境建設。相對于硬環境建設而言,軟環境建設所需資金要微乎其微,而一旦形成良好的軟環境,即使不用花很大代價到處招商引資,也會收到“花香蝶自來”的效果。在軟環境建設中最為重要的是政府機關的作為。隨著改革的推進,政府由依靠行政手段直接管理經濟體制轉到用市場規律、經濟手段間接管理和依法行政上來,但這種轉換并不徹底,許多地方還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反映尤為突出的是項目的審批管理問題。個別行政干部吃、拿、卡要的情況依然存在,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在企業界中造成極壞的影響,在社會上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要大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程序,下大力氣推行“一站式服務”。各級政府的涉外部門都要公開本部門的工作職能、職責和工作標準、公布本部門的辦事程序,尤其是要公布是否收費及收費標準,實現“陽光作為”,杜絕體外循環。還要為外商創造公平、公正的司法環境,對現行的規章、文件進行一次全面清理,對于有礙于擴大對外開放的有關規定立即進行修訂或廢止。建立健全各級政府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中心,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及時穩妥地處理好各類投訴案件。各地區、各部門要組成專門小組,對積壓的涉及外資企業權益的案件進行排查,對重大案件實行主要領導包案制,給予盡快解決,不能久拖不決,貽誤大局。
二、加強同國內外發達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就整個開放政策和開放戰略來講,應包括對內、對外兩個方面。既要做好吸引國外投資工作,又要注意發展同國內發達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存量較少,更要外引內聯并進,在內聯上實現突破。
1.政府在促進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要為地區間的交流與合作提供監督和服務。制定鼓勵發達地區企業與欠發達地區企業相互合作的各項優惠政策,建立地方或區域經濟信息系統,向企業從事跨地區的活動提供準確的信息。其中定期舉辦洽談會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它以直接便利的特點能迅速地達成意向,實現企業間的互惠互利,促進企業共同發展。
2.欠發達地區的企業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主動地與發達地區的企業合作。發達地區的企業在科技開發、人才培訓、信息咨詢、生產管理及市場營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通過合作,欠發達地區的企業可以利用對方優勢彌補自身的不足,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一些企業開發的重大項目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資與許多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一個企業單獨開發常常顯得力不從心,應與發達地區的企業合作進行開發。通過一些項目的開發,不僅可以提高欠發達地區企業的經濟實力,而且可以增強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薛榮久:我國“開放型經濟體系”探究[J].國際貿易,2007,(12)
[2]薛榮久:我國開放型經濟體系構建的綱領與重大意義.《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7,(6)
[3]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王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J].金融教學與研究, 2005,(05)
[5]吳奕新:市場經濟與區域經濟合作[J].特區經濟,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