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闡述了旅游服務供應鏈構成形式和重要意義;并對江西旅游服務供應鏈構建的有利條件、差距和對策進行了評述,以促進江西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旅游服務 供應鏈 構建
近幾年來,旅游服務供應鏈管理理論研究在不斷發展;旅游服務供應鏈也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完善。這將進一步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江西作為自然風光秀美,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遍布全省的革命老區,具有很高的旅游價值。江西省著名風景名勝有廬山、龍虎山、三清山和井岡山等,另外江西省境內還有眾多的革命遺址。例如,我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心瑞金、我國工人運動發源地之一的安源以及八一起義的英雄城市南昌等地。旅游業是一項以資源優勢為依托的新興產業,江西旅游業發展有著極好的資源優勢,其在促進江西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做出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決定,提出把旅游業作為江西的重大支柱產業來抓,江西旅游業取得了超常規的發展。但對江西旅游服務供應鏈構建問題的研究卻很有限,這必然會不同程度地制約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對江西旅游服務供應鏈構建進行述評,旨在為江西旅游服務供應鏈構建提出合理的對策。
一、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構成和經營方式轉變的重要意義
1.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構成
旅游業內相關企業以旅行社為核心,聯結成一個服務于旅行者的服務系統,這種面對旅行者的、以旅行社安排的旅游活動順序為依據的旅游服務組合產品,實際上就是一條服務于旅行者的服務供應鏈。旅游服務供應鏈其構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以旅游景點為依托的相關旅游產品和服務,包括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相關企業提供的配套旅游產品和服務,它們相當于制造業供應鏈中的供應商角色;二是以旅行社為核心所構成的旅游中間商,包括旅行社和其代理商,這部分相當于制造業供應鏈中的制造商和經銷商,它們負責采購相應的旅游產品然后進行組合設計再賣給旅游者;三是旅游者,相當于制造業供應鏈中的消費者,他們對相關旅游產品和服務進行購買。旅游產品的質量取決于旅游者對組合產品的整體期望與感知之間的差別,由此決定旅游者的滿意度,也決定了旅游服務成功與否。
2.旅游企業經營方式轉變的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旅游企業的總體狀況是數量多規模小、且分屬于不同的部門,為了提供讓游客滿意的旅游產品,傳統的做法是靠旅行社自身的實力來實現,即通過兼并、重組或自己投資辦企業來滿足游客的各種需求。但是,由于旅行社產品結構單一、重復且產品趨同。因此績效偏差,也就是說,單靠企業自身的實力是很難滿足顧客的多樣需求。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應用,顧客的知識水平不斷提高,其獲取信息也越來越變捷,所以顧客的期望和要求也越高。在這種以消費者為主導的時代,旅游企業只有通過建立供應鏈管理的運作模式才有可能滿足顧客易變、多樣性的需求。因此,旅游企業腳踏實地的構建旅游服務供應鏈的管理機制,已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
二、江西旅游服務供應鏈構建的有利條件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外出旅游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目前,江西旅游業超常規的發展已為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構建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旅游品牌基本形成,配套設施初具規模
隨著對旅游業投入的不斷加大,江西旅游資源開發取得較大進展,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等7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得到進一步開發利用; 南昌、景德鎮、贛州3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14處國家森林公園加快了開發建設步伐,一批省級景區景點也不同程度地納入了開發范圍。隨著旅游產品向多元化深層次推進,旅游干線則逐步形成,特別是三條黃金旅游線(皆以省會為中心):南昌-九江(廬山)-景德鎮(婺源)名城名山瓷都文化旅游線;南昌-龍虎山-三清山名城名山道教文化旅游線;南昌-井岡山-贛州(瑞金)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線。使江西省旅游業的知名度不斷擴大,并形成品牌效應,帶動省內其他旅游區旅游經濟的發展。近幾年來,江西的旅游接待條件明顯改善,接待能力有了較大提高,旅游星級飯店總數從“十五”初期的70余家增加到2005年的284家,其中四、五星級飯店近30家。旅游交通條件明顯改善,京九鐵路和浙贛鐵路兩條大動脈,在江西省成“十”字型交叉而過,另外還建有許多通往鄰近省份的高速公路和五個機場。
2.旅游人數和收入逐年增加,旅游業已成為江西的主要支柱產業
“十五”期間江西旅游業獲得較快發展,旅游人數和收入大幅增加。如表1所示,2000年江西省接待旅游總人數為2553.69萬人次,其中國內旅游者為2537.3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34.6億元人民幣,占全省GDP比例為6.72%。而到了20005年江西省接待旅游總人數為5095.2萬人次,其中國內旅游者5057.9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為320.02億元人民幣,占全省GDP比例為7.89%。從表中入境旅游者和國內旅游者的數據可看出江西旅游業主要以國內游客為主,另外除2003年入境旅游者人數受非典影響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的數據基本上是呈逐年遞增的,旅游總人數和旅游收入是以每年14.8%和18.9%的速度遞增,旅游業已成為江西經濟發展中的主要支柱產業。
表1 江西省2000~2005年旅游人數、收入的情況
資料來源;根據江西統計信息網www.jxstj.gov.cn公布的統計公報數據整理
3.旅行社的數量增長迅速且競爭實力有所增強
江西旅行社在“十五”期間增長迅速,具體數據如下表2所示,江西2005年合格旅行社總數為520家,其中國際旅行社為29家,國內旅行社為491家,并有2家旅行社進入全國百強旅行社的行列。而在2000年旅行社總數為255家,其中國際旅行社為19家,國內旅行社為236家,無全國百強旅行社。從這些數據可看出,2005年江西旅游社總數和國內旅行社數量都比2000年翻了一番,增長是非常迅速的。
表2 江西省2005年年檢合格旅行社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根據江西旅游網www.jxta.gov.cn有關數據整理
三、江西旅游服務供應鏈構建中的差距
隨著國家長假制度的建立,使旅游經濟對江西省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但由于宣傳力度不夠、投入不足,再加上有關配套措施跟不上,江西旅游業的發展尚未形成經濟、產業優勢,與沿海省市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這與江西旅游資源在全國的位置是不相適應。
1.旅游產品形式單一且宣傳不得力,難以滿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發展的趨勢是從單純的觀光旅游向觀光度假休閑旅游發展,具體的旅游形式包括觀光旅游、度假旅游、會議旅游、商務旅游、文化旅游、健身旅游等。江西旅游景點很多,但旅游產品的開發目前仍以數量擴張的觀光旅游為主,難以滿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需求。面對國際旅游產品的多樣化和快速更新的激烈競爭形勢,各地開發的旅游產品在品種、創新和綜合配套方面遠不能適應旅游市場發展的需求。雖然江西省在旅游宣傳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由于宣傳對象細分不夠且宣傳方式方法陳舊,宣傳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
2.旅行社的協調能力比較弱,相關旅游設施建設還不配套
目前,江西全省范圍內尚無大的國內旅行社、大的旅游集團,旅行社規模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等特點。具體數據如上述表2所示,2005年底江西的旅行社通過年檢的只有520家,其中國際社29家、國內社491家。年檢結果顯示,江西的旅行社數量雖然較多,但大部分規模比較小且分工不合理,這難以發揮旅行社作為核心企業的協調功能。另外由于江西旅游業規模還比較小,加上受經濟實力的限制,江西各大旅游景區的旅游服務配套設施較少。雖然近幾年不斷加大投資力度,使接待能力迅速增長,食、住、行等硬件設施已有很大的改善。但景點建設中的高速度與低質量并存,特別是有些景區的道路交通建設嚴重滯后。旅游飯店的地區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南昌、九江、贛州三市,而且飯店檔次不高,星級飯店數量不多。服務質量較低,服務意識不強。特別是游、購、娛的開發建設明顯滯后,反映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匱乏,旅游商品嚴重趨同。
3.景區(點)管理體制不順,制約了旅游資源的可持續開發
江西旅游業在景區建設、管理及旅游投資決策方面問題比較突出。例如廬山是江西高知名度的旅游產品,但因管理體制不順,廬山出現了由管理局、墾殖場、自然保護區、廬山區,星子縣和九江縣6家分而轄之的局面,這大大約束了廬山風景區的統一規劃和市場準入。導致山上景區有限的空間、水源、景區不能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這大大束縛了廬山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4.構建江西旅游服務供應鏈的對策
旅游服務供應鏈管理運作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適用于旅游業各經營企業,特別是對一些革命老區和西部地區旅游企業顯得尤其重要。供應鏈的主要作用表現在既能滿足顧客的多樣化的需求,同時又使供應鏈上的協作企業達到整體上利潤最大化的目的。江西旅游服務供應鏈要想真正達到上述目標,主要應抓好旅行社自身實力的提升和協調功能的發揮、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以及景區(點)資源的合理開發這三方面工作。
(1)旅行社實行專業化經營,提升其協調能力
旅游運作模式的創新應以旅行社為核心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務供應鏈體系。也就是說,旅行社內部應進行分工協作,形成旅游經營商和零售代理商的垂直分工體系,而旅游經營商和零售代理商又可根據市場狀況和企業實力在各自的領域中進行了橫向水平分工,實現專業化的經營。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旅游業提供給旅行者的服務組合產品的整體性、協調性依賴于旅行社的組織協調能力。旅行社是旅游服務供應鏈的核心組成部分,它起著協調相關旅游服務企業的作用。旅行社應著重解決其與景區(點)、交通運輸以及餐飲和住宿等企業間相互協調和集成問題。旅游服務供應鏈的穩定與否,關鍵在于其協調和激勵約束機制是否完善。通過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將有利地鞏固旅游服務供應鏈上下游結點之間的忠誠度、保證了風險及利益的共享,業務集成,有利地減少企業的無效率的重復運作。要實現江西旅游業的大發展,必須按市場規律,建立新型的旅游運作模式。即可通過兼并重組或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積極培育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優勢以及新產品開發實力的大型旅游企業或旅游集團。如可組建江西旅行社集團,以便充分發揮旅行社的協調功能;
(2)提供高品質的旅游服務產品,以增強顧客的滿意度
旅游業是一個以旅游者為服務對象,以旅游市場為聯系紐帶,以旅游資源和設施為基礎,以旅游經營活動為中心,將相關行業和企業集合起來,向旅游者提供旅游過程中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的綜合性產業。旅游產品和服務涉及到了旅游者食、住、行、購、娛、游各方面的需求,江西旅游業要使旅游者對所提供的旅游服務產品感到滿意,必須加強旅游業內各相關企業服務設施的配套建設。即在各大旅游景區(點)必須建立較為齊備的游樂休閑設施、購物中心,并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餐飲住宿服務等,這樣才能保證旅游服務產品的高品質。
(3)理順景區(點)與旅行社管理體制,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景區或景點是吸引游客旅游的主要吸引物。要發揮景區或景點的吸引力,必須要做好景區或景點的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這里的旅游資源是指客觀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間并因其所具有的審美和愉悅價值而使旅游者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歷史文化遺產或社會現象。旅游資源有物質的、有形的,如山川、園林等;也有非物質的、無形的,如民俗文化、旅游服務等。旅游資源與環境是旅游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它不僅包括旅游資源本身的保護,使之不受破壞、特色不受削弱,而且還涉及到其周邊自然生態與社會環境的保護問題。江西省旅游資源從總體上來說具有總量大、類型多、品種高的特點,但空間差異十分明顯。對于江西的景區(點)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時首先要解決管理體制問題。其次解決好景區(點)與旅行社之間的協作問題,以實現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為旅游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在旅游旺季時旅游人數往往超過了景區(點)的接待能力,這容易對旅游資源和環境造成破壞,不利于其可持續發展。而在旅游淡季時旅游人數又太少,使旅游資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產生不了應有的經濟效益,這不利于旅游資源的再開發和保護。所以景區(點)只有加強與旅行社的協作,充分發揮旅行社的協調作用才可能使景區(點)的旅游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和保護,從而實現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路科:旅游業供應鏈新模式初探[J].旅游學刊,2006,3:P30~33
[2]鄧燕萍:江西旅游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4.6:P60~61
[3]付美蓉丁武軍:江西旅行社發展模式探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4.8:P227~230
[4]陳建:江西旅游業核心競爭力構成分析[J].求實,2006,10:P70~72
[5]趙波:江西旅游發展新思路論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2,10:P236~238
[6]黃小軍甘筱青:旅游服務供應鏈管理初探[J].商業時代,2006,25:P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