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投資系列之三十五
新的半國有化銀行體系意味著什么呢?它們將運行得更像公用事業機構
前一段時間,我在美國參加了2008年國際金融學會年會和世界銀行等組織的幾場研討會,經歷了有生以來最難忘的一個周末。這個周末讓人恐慌之余,又略有振奮。
周五和周六兩天,知名教授和銀行家們都處于恐慌和絕望之中,討論著這次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大家對當前領導力的缺乏提出了許多批評,在時間如此緊迫之時,歐洲仍不能統一行動。當時,大多數人都覺得,保爾森將7000億美元援助計劃集中在購買不良資產上是行不通的。但是,我隨后就聽到法國財政部長Christine Lagarde女士用流利的英語告訴大家,飛回巴黎后,她將如何促使歐洲人采取共同行動,并告訴銀行家們不要絕望。
官員們意識到,周一開市前,政府必須傳達一個強烈信息:有個計劃可以讓大家不再恐慌。星期天,我聽到一位美聯儲高級官員果斷地告訴銀行家們,美聯儲將盡一切必要努力來保持銀行間市場開放。
在一個集中了許多資深銀行家的研討會上,我發現沒有幾個亞洲人。日本人禮貌地提醒美國,他們是如何處理十年前的危機;拉丁美洲人為他們受到危機侵襲,導致貨幣貶值和股市下跌而懊惱;歐洲人表示,他們的程序可能較慢,不過,仍能處理自己的問題;美國教授們則為保羅克魯格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興高采烈,但是,每個人仍擔心著美國經濟。
周二上午,《華盛頓郵報》的頭條新聞是:“美國迫使九家主要銀行接受部分國有化”;與此同時,《今日美國》宣布,道瓊斯指數上升11%,為“史上最大反彈”。一些基金經理說,這個熊市中的反彈是個賣出機會,而不是買入的時機。但是,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如果可以確認底部,這可能是個一生難遇的投資機會。
我們是怎么陷入這場混亂的?每個人都歸咎于次級抵押貸款,它提供給沒有還款能力的購房者。然而,我發現,真正的問題是美國抵押貸款合同里的無追索權條款。這意味著,如果不能負擔抵押貸款,購房者可以放棄房子,銀行將出售它;但是,如果房價低于抵押貸款,銀行就要承擔其中的損失。這鼓勵購房者選擇違約退房。銀行大量出售違約回收的房產,又會導致房價進一步下跌,致使損失更多。這個惡性循環將持續到房價停止下跌為止。
頂尖經濟學教授們都在說,貪婪和恐懼如何將我們帶到這一步。但是,人們容易忽略的是,并不是大街上普通人的貪婪和恐懼把我們帶入危機,而是少數華爾街人造成了今天的惡果。2008年10月的金融恐慌,將像1929年10月29日的“黑色星期一”那樣被銘記。它將改變至少一代的政治進程。當保爾森救市計劃送到國會時,政府以為計劃可以快速得到批準;但是,結果卻相反,憤怒的反對者否決了第一個提案。美國廣大的普通勞動者認為,這種拯救說穿了就是“大人物在幫助他們的朋友們擺脫困境”。美國最大的工會組織勞聯—產聯(AFL-CIO)主席John Sweeney說:“現在只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那就是,任何人,無論是政客、投資銀行家、電視評論員還是經濟學家,都再也不能面無表情地告訴世人:在美國,所有問題都會由市場自行解決?!?/p>
政治上對華爾街的強烈反對將會是巨大的。2008年2月,美國CEO平均年薪為1880萬美元,增幅為20.5%,同期GDP增長卻低于3%。不要忘記,安然公司的崩潰導致了嚴厲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產生,用來整頓公司治理結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此次金融危機的產生根由,已經不是某個公司好像安然那樣玩弄金融衍生工具和SIV(特殊投資公司)來隱藏利潤,而是整個美國金融業在玩弄表外杠桿和衍生工具。
下個定時炸彈,可能是目前具有55萬億美元規模的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貸違約掉期)市場,其規模大于全球GDP的總和。據說,美國國際集團(AIG)擔保了價值4400億美元的這類合同。如果AIG倒閉,大批作為AIG交易對手的其他金融機構也將隨之崩潰。
在歐洲和美國,新的半國有化銀行體系意味著什么呢?它們將運行得更像公用事業機構,好像供電和供水公司。它們將因為保證支付系統正常運行和向公眾提供信貸,受到嚴厲監管。這意味著他們的杠桿率不可能再高達30倍(如果將表外杠桿計算進去,雷曼的杠桿率可能超過50倍)。銀行利潤相應將大幅減少。政府注資,也意味著現有的股東權益將被稀釋。如果政府購買了所有的優先股,現有股東將變成第一個承受損失的人。另外,紅利支付也會被大幅削減。
我們正處在艱難時期。如何在熊市中投資的確是一個挑戰,但是,危機也一直是勇者的機遇。對于那些想在夜晚睡安穩的人來說,現金為王?!?/p>
作者為《財經》雜志特約經濟學家,香港證監會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