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中國主要污染物首現“拐點”
6月4日,環境保護部正式通報2007年中國環境狀況,其中,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兩種主要污染物雙雙呈下降趨勢,治理工作初現“拐點”。
2007全年,中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1383.3萬噸,比2006年下降3.14%;二氧化硫排放量2468.1萬噸,比2006年下降4.66%。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火電機組的脫硫率,從2005年的12%提高到去年的48%;而城鎮污水處理率,同期也從52%提高到60%。
同時,中國還提高了鋼鐵、電力、石化等13個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環境準入門檻。總投資接近1.5萬億元的377個項目,被處以不予審批或者暫緩審批的處罰。
此外,共有十家公司的84億元上市融資申請,因環保問題被否決或暫緩。
不過,通報也顯示,中國仍有接近四成的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而在監測的500個城市(縣)中,有超過56%的仍然出現了因為二氧化硫排放導致的酸雨。
水污染形勢也同樣嚴峻。中國七大水系中,屬于I類到III類的較好水質,仍然不到總數的一半。在近海海域中,毗鄰長江三角洲的東海仍然呈重度污染。
此外,中國農村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農村面臨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雙重威脅。生活污染加劇,工礦污染凸顯,飲用水存在安全隱患,生態退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健康
藥品現場核查定規
為從源頭上保證藥品的安全性,6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發布實施《藥品注冊現場核查管理規定》(下稱《規定》)。
據悉,從去年5月起,中國開始著手《規定》的起草工作,并分別于2007年9月和2008年2月兩次上網公開征求意見。
《規定》共分七章59條以及五個附件,以確保藥品注冊現場核查的內容合法、程序清晰、標準統一以及分工明確。
比如,《規定》將核查工作分為臨床前研究現場核查、臨床試驗現場核查、申報生產研制現場核查和生產現場檢查四個階段;對每個階段的執行主體、程序、資料和樣品的交接作了詳細的規定,以保證核查工作的可操作性。
此外,《規定》還將仿制藥和補充申請的臨床試驗納入核查范圍,以體現全程監管理念。
科技
中國軟件盜版率下降
近期,一份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委托完成的調查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盜版軟件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價值上,所占比重都呈下降趨勢。
調查顯示,在2007年中國軟件業(包括計算機軟件、嵌入式軟件、服務以及集成)整體5800億元的銷售額中,盜版軟件按市值計算的比重僅為五分之一。即使就單純的計算機軟件而言,其盜版率也從2006年的52%下降到去年的41%。
實際上,與上一年對比,正版軟件銷售量增長了44%,盜版僅增長了6%;若以價值量來計,正版增長了47%,盜版反而下降了7%。
業內人士認為,操作系統的強制安裝政策,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此外,開源軟件以及免費軟件的快速發展,也給用戶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前沿
人生的軌跡
雖然了解一個人的行動模式,對于城市規劃、交通流量設計以及傳染病防治都十分重要;但由于受到技術手段的限制,長期以來,科學家對于個人的行動方式了解甚少。
之前,主流認識是,雖然人的行動軌跡受到交通手段和養家糊口的壓力限制,但本質上仍是一個隨機散漫的行走模式。不過,美國科學家發表在6月5日《自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成果,卻給人們展示了不同的畫面。
這次幫助他們進行人的方位定位的,是在美國已經相當普及的手機。他們在600萬手機用戶中,隨機匿名選取10萬人作為研究對象。一旦研究對象撥打或接聽電話,或使用短信,距離最近的無線基站就能鎖定其位置。
通過為期六個月的研究,他們發現,這些個人的行動軌跡,往往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存在非常強的規律性。也就是說,雖然其行走的具體時間變化很大,但空間分布卻往往是非常簡單而且容易復制的。
有些人會出沒于多達50個地方,但絕大部分時間,實際上都在少數幾個地方。從這種意義上說,人類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種被習慣所支配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