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破產實施辦法已由有關部門起草出草稿,目前正在修改中。但存款保險制度還在研究當中,暫時沒有出臺的時間表。”6月2日,人大財經委一位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在6月1日召開的“第一屆中國破產法論壇”上,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曾透露,4月23日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后,銀監會也已制訂完成商業銀行破產實施辦法草稿,目前正在組織修改。
一位知情權威人士表示,在新《企業破產法》起草過程中,關于金融機構是不是適用,一直存在爭論。最后經過反復討論,在134條中作出規定,“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有本法第二條(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規定情形的,國務院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該金融機構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
同時,134條還指出,“金融機構實施破產的,國務院可以依據本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實施辦法。”
不過,由于中國對金融機構實行分業監管,在制訂與破產法相配套的金融機構破產管理辦法時,一直沒有制訂出統一規定。近日,《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的出臺,被視為與破產法銜接的管理辦法。上述人士透露,最近有關部門正在組織修改《保險法》,其中對保險公司的破產內容有所涉及;銀監會也已經完成商業銀行破產實施辦法草稿,目前正在組織修改。
他表示,該辦法對商業銀行破產提起的主體及程序均做出規定,并與《企業破產法》做了必要銜接。他認為該辦法的實施范圍,應該至少包括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
銀監會政策法規部主任黃毅也表示了制定商業銀行破產實施辦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表示,長期以來,商業銀行破產法的缺失,社會和政府在處置1000多家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的過程中,付出了極大的成本,也影響著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黃毅表示,這個情況在2006年新《企業破產法》出臺后,已經有所改善。“從那時起,我們開始著手準備其它工作。”他說。
黃毅認為,目前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爭議。比如,國務院的行政法規能否規定司法機關的責任;商業銀行破產是由法律,還是行政法規安排;行政權和司法權,誰應該發揮更多作用;破產重組應該由市場、行政、還是司法來主導;有問題的金融機構退出市場后,清算程序是由中央銀行再貸款優先,還是按照破產法的規定來做等等。
此外,從國際經驗來講,商業銀行破產法存款保險制度需要與存款保險相結合。在商業銀行破產過程中,存款保險機構會清償存款人債務,并取得相應債權,成為最大的債權人,一方面減少在破產程序中債權人的數量,同時使破產程序的成本大大降低,有助于維護維持社會穩定。
但據記者了解,中國在存款保險制度建設方面至今還未有實質性進展,這也為商業銀行破產管理辦法的出臺增加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