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
【本刊訊】(實習記者 徐超)6月23日至27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大會,于1955年首次在北京召開;受“文革”影響,從1961年到1980年中斷。中國工程院成立暨首屆院士大會于1994年在北京召開。每兩年召開一次的“兩院”院士大會,是中國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界最高學術團體的一次重要會議。
此次“兩院”院士大會,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章程》進行修改。修改后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將院士候選人的差額比例從40%降低為20%,以便維持新增院士和去世院士數量上的基本平衡。
而《中國工程院院士章程》的修改,則涉及19處,包括增加品行端正要求,并強調外籍院士不僅要對中國的科技事業有所貢獻,也必須具有相應的工程科學技術水平以及良好的國際聲譽等。不過,由于投票人數未達到非資深院士人數的三分之二,整個表決被推遲到大會結束后通過網絡進行。
此外,“兩院”均表示,將把汶川大地震災后重建有關科技問題,作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的一項迫切工作來抓。其中,中國工程院的九個學部,更是已經承擔了11個相關專題,并有望于今年11月完成最終的專題報告。
環境
吉林立規松花江治污
日前,吉林省正式通過了《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下稱《條例》),條例將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松花江是吉林省境內流域面積最大的水系,同時也是吉林、黑龍江兩省一些沿江城市的重要水源地。2005年11月下旬,吉林省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曾發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大面積污染。
《條例》共有六章51條,適用于吉林省內松花江流域的江河、湖泊、水庫、溝渠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
除了把水環境保護目標列入年度和任期考核以及超總量排污地區將“區域限批”,《條例》還要求,流域內的礦業、石油化工、造紙、醫藥、食品加工等排污單位,要制訂水污染事故防范應急預案,并建立車間、廠內、廠外三級防控體系等。
科技
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提速
科技部于7月2日宣布,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專家組、咨詢委員會已經正式成立。
領導小組組長由科技部部長萬鋼、鐵道部部長劉志軍擔任。總體專家組由18名專家組成,負責編制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實施方案等。咨詢委員會則由相關領域的13名院士組成,將對兩部委今年2月份共同制定的《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的重點任務提出咨詢建議,供領導小組決策。
根據《行動計劃》,將重點實現四個方面的目標,包括研制新一代時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車,建立并完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強的時速350公里及以上中國高速鐵路技術體系等。
新知
玻璃之翼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玻璃,實際上是一種奇特的物質。因為它雖然看上去外表堅硬,但內部卻始終存在著緩慢的物質運動,并非嚴格意義上的固體。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希望弄明白玻璃到底是什么。在近日出版的英國《自然材料學》雜志上,來自英國、澳大利亞以及日本的科學家終于揭開了這個謎底。

研究發現,秘密在于被冷卻時,由于內部形成的特殊原子結構,玻璃無法像其他一些材料一樣,通過結晶過程形成規則的晶格。早在半個世紀前,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查爾斯弗蘭克(Charles Frank)爵士就預測,玻璃原子在冷卻過程中會形成不規則的20面體結構;如今,人們終于有能力通過實驗來證實這一點。
對冷卻玻璃內部原子結構的認識,可以說是一個重大的突破。它使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亞穩態材料的特性,并且去開發類似金屬玻璃這樣的材料。
金屬冷卻時就會結晶,不幸的是,沿著結晶的邊界,往往會積蓄起應力,并最終導致金屬疲勞。英國制造的全世界第一架噴氣式客機,就是因為金屬疲勞而不得不告別藍天的。如果金屬冷卻時能形成類似玻璃的內部結構,而不是形成晶粒界面,就有助于消除金屬疲勞。
具有這種特性的金屬玻璃,不僅可以用來制造機翼,同時還能用于高爾夫球桿、發動機部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