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要做大做強,必須堅持品牌戰略,不僅要在擴大辦學規模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在辦學特色、教育質量上闖出一條路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高職院校 品牌戰略 辦學特色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8-140-02
在企業的經營中,強勢品牌往往意味著長盛不衰。可口可樂的總裁曾經說過:“即使全球的可口可樂公司全部毀于大火,我仍然可在一夜之間重新建立起全球最大的飲料帝國?!庇纱丝梢?,品牌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一種難以準確估量的巨大的無形資產。品牌的創立、品牌的打響、品牌的維持已在企業界倍受關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在激烈的商戰中,最終要靠品牌取勝。但是,在職業教育日益市場化的今天,高職院校如何創立、打響和維持自己的品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的品牌戰略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因為高職院校要生存、發展,必須創建自己的品牌,必將其做成強勢品牌,以此來增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
一、與就業市場零距離對接,是創立品牌的關鍵
隨著教育產業化的進程,就業市場的需要就成為檢驗人才產品的質量和適銷對路情況的標準。就像企業的產品要接受市場的檢驗一樣,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是否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是否能夠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也要經過就業市場大風大浪的檢驗。因此,與就業市場“零距離”對接,就成為創立職業教育品牌的關鍵。
據《光明日報》的報道: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緊緊圍繞著當地經濟建設的需要,把過去的與就業市場的終端對接,轉變為與就業市場的“零距離”對接。所謂“零距離對接”,就是職業教育與就業市場的全方位全過程對接,從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的改革,到調整專業方向,調整學院的工作流程,始終圍繞著就業來進行,力求最終達到同就業市場“零距離”對接的結果。長春職業技術學院為職業教育界樹起了一面旗幟。被有關領導譽為“辦得非常有特色、非常實用、非常適合第一線需要,能真正學到東西,是中華第一職校。這個“中華第一職校”的美譽,來之不易,它是該校把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零距離對接的結果,是該校的品牌戰略的成功典范。
高職院校大都是為了服務地方經濟而創立的,只有與本地區就業市場零距離對接,才能認真地研究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并據以設計相關的專業和專業課程;才能精心地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才能培養出符合當地經濟建設需要的“星級藍領”。只有這樣,高職院校的知名度才能搞上去,強勢品牌才能創立、維持和發展,有了這樣的品牌效應,高職院校的招生、就業局面就會大為改觀,地方經濟發展中的藍領匱乏的問題也隨之解決。
在專業設置方面得到社會認可的,還有大連職業技術學院。據《光明日報》報道:“緊密結合大連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實施步驟的需求設置和調整專業,‘石油化工、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是大連的三大支柱產業’,他們設置了‘數控機床加工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汽車檢測與維修、機電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軟件設計、計算機網絡設計、電子商務等專業’,以適應大連市經濟發展的需要?!逼渑囵B的人才,得到了地方就業市場的認可,大連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戴克敏教授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的采訪時,重點介紹了這方面的經驗。
由此可見,職業教育與就業市場的零距離對接,不僅是就業辦公室的工作,它涉及到招生、專業設置、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一系列職教全過程與就業市場的零距離對接的問題。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它要求我們在專業設置上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品牌專業,各專業要有精品課程。這不是僅靠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必須經過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因此,我們必須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和挑戰能力的教職員工隊伍。
二、建立一支師資力量較強的教職員工隊伍,是創立品牌學院的必要條件
常言道:“名師出高徒。”要使我們的人才產品——學生,經得起人才市場大浪淘沙般的檢驗,要建立高職院校的強勢品牌,離開一支由名師組成的師資隊伍是不行的。這個問題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工作,工作中需要消除一個思想誤區。
1.首先應當明確:師資隊伍的建設問題,不僅是教師隊伍的素質問題,校長的素質和水平是師資隊伍素質的首要問題,有一個好校長,才能帶出一個好學校。以往的許多有關師資隊伍建設的文章,從未提到校長的素質問題,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思想上的誤區,必須消除之。校長的素質是師資隊伍建設中的首要問題。許多事實證明:素質高的校長,本身就應該是一代名師。比如:廈門大學的王亞南先生(即《資本論》的翻譯者之一)在經濟理論方面的造詣是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有名的。其領導下的廈門大學,才有大家風范,且這種風范延至今日,長盛不衰。當然好校長不僅僅是名師,還應該是好的管理者,像廠長和經理一樣,是一位內部管理和外部公關的行家里手。因此,校長是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官職。校長要把學校的管理當作一種事業,要以敬業精神管理學校。從這方面講,校長是學者型的管理者,而不是官僚。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有些較差的學校,由于換了一位好校長,一躍成為教育行業的名校。這足以說明,校長的作用是以一當百的。總之,要使高職院校創立品牌學校,必須有一位思想和道德上光輝照人,專業素質上可稱名師的好校長。
2.要創立品牌學校,應該有一支由專家為首的各專業名師隊伍。這不僅是高等學歷或“雙師型”教師就能解決的。在高職學院,要創立品牌專業,由各品牌專業組成品牌學院,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素質的水平。教師的學歷要求和具備除了教育職稱以外的其他專業證書是必要的,比如,教法律的教師,除了具有碩士文憑以外還應該持有律師證書;教會計的教師,應該持有注冊會計師證書;教計算機軟件的教師,應該持有高級程序員證書等等。更重要的是教師的理論工作和實際工作水平也要達到雙師型、名師型。高職院校要培養高技能的人才,教師必須是“星級藍領”的師傅,要求學生掌握的技能,教師必須首先掌握。
可是目前,有些持有“經濟師”、“會計師”證書的專業教師,對企業的生產和實際管理狀況,一無所知,不敢深入工廠和車間,有“雙師證”之名,卻無雙師之實。因此,教的學生也只會夸夸其談,不會使用“真刀真槍”。
要解決以上的問題,必須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去實習,代職,使他們成為各專業的技術能手,成為最好的車工、銑工、操作工;成為最熟悉業務的營銷員、會計師、編程人員。這樣再回到學校的教學崗位上工作,一定可以很好地教書育人,培育出各專業的“星級藍領”。高職院校也會因為有了名師和名徒而成為品牌學校。
3.除了教師隊伍以外,職工隊伍的專業化建設,也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以往人們談師資隊伍建設時,往往漏掉了教輔人員的素質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是教育服務的消費者,學院的教輔人員,都應該經過專業培訓,能夠為學生、教師、教學第一線提供優質的服務。
但是,目前許多高職學院,職工隊伍嚴重超編,職工素質較差,成了被社會淘汰下來的人員的“收容所”或避難地。他們不懂教學工作,不懂如何服務教學第一線。卻成了學校效益的共享者或多享者。這種局面,必將影響到教學一線的教師的思想穩定和敬業精神,必須加以整頓。實行定員管理,持證上崗,優化職工隊伍建設,是學校名牌戰略不可缺少的一環。
三、人力資源的引進要打破舊框框,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選人才,是創立品牌院校的必由之路
職業學院的創立品牌策略,離不開以人才為本的原則。以上所講的教職工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種種弊端,單靠內部培訓和提升遠遠滿足不了職業教育突飛猛進的發展的需要。學院必須要在短期內,擁有優質的人力資本,最好的辦法是人力資源的引進。
在人力資源的高質量、快速引進方面,民辦學院走在了前面,而公辦高職院校,由于種種原因,總是不盡人意。
例如,有所市立職業學院,在人才市場上物色到一個學軟件設計的本科生,該人雖然沒有碩士學位,但卻在幫碩士生導師輔導在校碩士生,所做的研究課題,受到省科委的好評,被評為二等獎兩次,此人的特點就是動手能力強,善于排除計算機的災難性故障。對于一所新建職業學院來說,這是一位難得的人才。可就是因為人事審批制度繁雜,重學歷、輕能力等問題,讓這位喜愛教師職業的年輕人,傷心極了,只好放棄了從教的打算,選擇了一家新成立的計算機軟件公司。
由此可見,人力資源引進中的條條框框,已經制約了優質人才的引進,而一所高職院校,沒有優質的人力資本,是創立不了品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沖破人力資源引進中的各種舊框框,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選人才,這可以說是高職院校品牌戰略的必由之路。
以上所談,著重于教學軟件方面的品牌戰略,并非說明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和優質的硬件建設不重要,而是針對我們目前重硬件建設,諸如校址的選擇、教學樓的建設、多媒體教學設施的購置等,相對來說忽視了軟件建設的情況下提出來的。綜上所述,高等職業學院的品牌戰略,是學院發展、擴大、持續下去的根本所在,也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必須引起職業教育界同仁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光明日報,2004.6.25
2.成明著.品牌實物與案例.九州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煙臺職業學院 山東煙臺 264001)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