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醫療衛生單位經濟活動的重要監督手段。通過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運用,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保護資產的安全,防范欺詐和舞弊,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關鍵詞:醫院 內部控制 運用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8-171-01
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保證信息質量真實可靠,保護資產安全和完整,促進法律法規有效遵循和發展戰略得以實現等,由單位管理層及其員工共同實施的一個責權明確、制衡有力、動態改進的管理過程。內部控制制度劃分為內部管理控制制度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兩大類。2006年衛生部下發了《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試行)》的通知,要求各醫療衛生機構認真貫徹執行。
一、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
內部會計控制是醫療衛生單位經濟活動的重要監督手段。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不僅能使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運用,提高醫院會計信息質量,對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保護資產的安全,防范欺詐和舞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現在一些醫療機構發生的經濟案件,大都是因為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監督管理不到位。尤其是要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實施經濟活動的關鍵崗位、關鍵環節的互相監督、互相牽制。
二、內部會計控制采用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職責分工控制,包括不相容職務的相互分離和關鍵崗位輪換控制,不相容職務分離的核心是“內部牽制”;授權批準控制是指單位在辦理各項經濟業務時,必須經過規定程序的授權批準,明確批準的范圍、授權批準的層次、授權批準的程序、授權批準的責任;會計系統控制主要是通過對會計主體所發生的各項能用貨幣計量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歸集、分類、編報等而進行控制;預算控制,它的內容涵蓋了單位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單位通過預算的編制和檢查預算的執行情況,可以比較、分析內部各單位為未完成預算的原因,并對未完成預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進措施,確保各項預算的嚴格執行;財產保全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定期盤點、記錄保全、財產保險;內部報告控制是為了提高單位內部管理的時效性和針對性而實施的控制;此外還有電子信息技術控制,經濟活動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內部審計控制;組織規劃控制,人員素質控制等。它能有效的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治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和舞弊行為,從而達到保護國家資產安全和完整的目的。
三、內部會計控制的運用
1.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措施。
(1)發票、收據的控制。購進的票據要按票據的種類、數量、用途、號碼以及購入日期進行登記,并由專人保管。使用人員領用時,要在《收據領用登記本》上填寫領用日期、票據名稱、起止號碼、領用數量等內容并簽字。票據管理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收費存根進行繳銷,對作廢的票據進行標注說明。
(2)收入的控制。財務部門作為醫院唯一合法辦理現金收付業務的部門,加強內部控制尤為重要。由于我院規模較小,每個收費員既收掛號費、門診收費又要辦理費用的收取和結算,加強現金管理的內部控制尤為重要。除對財務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外,還要用制度來管理人,約束人。門診收費員必須每日隨門診收費日報表上交門診收據存根聯并有專人進行復核;對住院預交款建立明細賬實施控制,尤其是沖、退費環節要實行授權批準控制,嚴格審批程序。
(3)支出與成本的內部控制。{1}支出的內部控制。醫院要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和重大經濟事項的集體決策制度,明確審批權限、審批程序、審批人員的責任。會計人員要嚴格審核原始憑證的合法性、完整性,審核票據種類與經濟業務內容是否一致,是否符合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有關人員簽章是否齊全。對不符合規定的及時予以糾正或拒絕報銷。{2}成本的內部控制。建立合理的成本費用核算制度,嚴格費用的開支范圍和標準,嚴格控制各項費用的開支。根據成本預算的內容,層層分解成本費用指標,落實到各個科室和各個崗位。做好成本費用的各項管理工作,落實獎罰措施,降低醫療成本,達到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的目的。通過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控制人工成本,在不影響醫院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減少人員,降低人員支出,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按照成本費用的確認標準和計量方法,不得虛列、多列、少列或不列費用。
2.設備、藥品及庫存物資的控制。必須加強請購、審批、合同訂立、采購、驗收、付款等環節的內部控制,減少采購風險,防止采購過程中個人收受“回扣”現象的發生。一是要明確崗位責任制,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監督、制約,不能一人辦理采購、付款業務的全過程。二是建立付款授權批準制度,明確審批人的職責、權限、范圍、程序。審批人在規定的范圍內審批,經辦人在職責范圍內辦理業務。三是健全設備、藥品和庫存物資的采購制度,健全倉庫保管的驗收和盤點制度。設備、藥品和庫存物資實行統一招標采購,應納入政府統一招標的,必須按照政府有關規定執行。對盤盈、盤虧的設備、藥品和庫存物資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及時處理。
3.預算控制制度。醫院的各項收入和支出應全部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并將預算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科、到人,建立預算的分析與考核制度。定期檢查預算的執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預算的執行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考核。
4.內部審計監督。內部審計既是醫院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強化內部會計監督的重要手段。在醫院內部設置獨立于財務部門之外的專門的機構和人員,參與醫院經濟活動的全過程,以達到查錯防弊、改進管理、強化監督的目的。
5.電子信息控制。實現內部控制手段的信息化,盡可能地減少和消除人為操控的因素,變人工管理、人工控制為計算機網絡管理和控制。加強對財務會計信息系統開發與維護的控制、數據輸入與輸出的控制、文件存儲與保管的控制及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促進作用也愈加重要。
[作者單位:河南省職業病防治研究所(河南省職業病醫院)河南鄭州 450052]
(責編:賈偉)